圖為新疆阿拉爾塔里木職業技術學院醫護專業的學生參觀十二團醫院。
為深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提升醫學人文關懷,今年,新疆阿拉爾十二團醫院按照兵團黨委提出的“三重三新”工作要求,樹立以患者為中心、生命至上的服務理念,從提升人文關懷,改善醫患溝通,構建和諧醫患關系,優化門診流程等方面,持續打造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把醫院打造成為一個溫暖、溫馨、讓患者有安全感,可信賴的醫院,進一步提升患者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
圖為十二團醫院志愿者攙扶來院就醫的殘疾患者就醫。
提升醫學人文關懷,構建和諧醫患關系
醫院始終堅持團場公立醫院公益性的基本定位,把“敬佑生命,救死扶傷,甘于奉獻,大愛無疆”的職業精神貫穿醫療服務全程,為廣大患者提供便捷的就醫、明白就醫、舒心就醫、安全就醫。近年來,十二團醫院建設以患者需求為導向的醫院文化,持續改善和提升患者看病就醫的舒適感,采取一系列便民、利民措施,讓患者切身感受到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的提升,就醫環境的改善,來滿足不同人群的全生命周期的健康服務需求,努力打造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
今年,該院把人文關懷融入患者診治全流程醫療服務的各個環節,從服務細節落實人文關懷舉措讓醫院更有溫度,做到服務流程化、精細化、誠信化、人文化和親情化,不斷提升患者的就醫滿意度。在構建醫患和諧關系方面建立了文明服務用語、醫療機構從業人員行為規范,新員工入職崗前人文培訓等。窗口工作人員在面對患者的詢問時使用“請”“您”“謝謝”等規范用語,給患者以親切感、溫暖感、信任感;通過多種形式開展醫德醫風職業道德教育,不斷強化以患者為中心、生命至上的服務理念,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推動構建醫德高尚、醫術精湛、醫風清正的職業環境,于點滴服務中體現尊重患者、服務患者、關愛患者、方便患者的服務理念,爭做說話有溫度、操作有溫度、服務有溫度、心中有溫度的白衣天使。從而形成醫院的人文品牌,為患者營造和諧溫暖的醫療服務體驗。通過以上舉措,內涵質量和服務能力全面提升,文明服務蔚然成風,患者滿意度不斷提高,患者就醫體驗顯著增強。
近年來,該院投資新建安裝了貝萊特空調有限公司地緣熱泵機組,夏天制冷,冬天制熱。目前,根據冬季三九天氣變化情況,醫院動態調控地緣熱泵機組制熱系統溫度,讓患者在溫暖舒適的環境下就醫,受到患者的一致好評。
今年,醫院打造中醫藥“文化+健康”創新發展新模式,醫院中醫館按照一年四季推出多種中藥養生茶配方,凡是來醫院就診的人員都可以免費飲用中藥養生茶,讓患者既暖身又暖心。
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該院踐行人文關懷行動,發揚“敬老、愛老、助老”的優良傳統,每年為參加全民免費健康體檢的65歲以上老年(慢病、重精和殘疾人)人群提供愛心早餐。
圖為十二團醫院提升改造后的MMC門診。
優化門診流程讓人文關懷服務更貼心暖心
門診是患者體驗就診服務的最前沿,按照打造更有溫度的醫院為目標。去年,醫院優化門診就診流程,優化醫院門診布局,投入專項資金,按照國家標準化代謝性疾病管理中心標準要求,提升改造了7個門診診室,安裝了叫號系統,做到“一人一診室”,有效避免了多名患者同處一診室的候診現象,此舉措既降低了交叉感染的風險,也提高了問診效率和就醫質量,也保護患者的隱私,又維護就醫秩序。門診配備導診護士,協助患者掛號、引導就診,確保各診療環節有序銜接。醫院及時更新診室布局圖、指引標識、指示地標,不讓患者多走路、走錯路,提高了患者就診的便捷性。最大限度避免了患者來院后因對醫院不熟悉而“到處問、到處跑,多次跑,跑多次”的現象,基本解決了門診就診患者的“三長一短”問題,方便患者就醫。
圖為十二團醫院門診導醫進行門診患者滿意度調查。
智慧自助健康服務更省時更便民
今年,該院通過現代互聯網技術、信息化管理綜合平臺,采取一系列可感可及的便民、利民、惠民舉措,不斷優化就醫流程,營造人文關懷就醫環境,完善服務配套設施。去年,重新改造提升了門診綜合住院樓一樓大廳導診服務站,實施‘互聯網+醫療’等智慧自助門診掛號、門診繳費、報告打印和自助查詢服務等,有效緩解了門診患者掛號、門診繳費的排隊等候時間,為患者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自助服務體驗,從根本上提升患者就醫體驗。同時,通過智慧健康小屋、智慧中醫(舌脈象、經穴、體質辨識采集分析儀),為來院就診的患者免費量血壓、測量身高、體重和舌脈象、經穴、體質辨識采集分析等11項健康指標的健康管理服務,讓患者在沉浸式中體驗智慧醫療帶來的便利,進一步提升智慧醫療服務質效和就醫體驗感。同時還免費提供老花鏡、就診推車、輪椅等“一站式就診導診服務”。特別為一些行動不便的老年人、殘疾患者等特殊群體提供多樣化、差異化的陪診、陪檢服務,讓患者就診更省心、服務更貼心、體驗更舒心,全力打造更有溫度的醫療服務。
“智慧醫療的發展不僅讓患者受益,在提升醫療服務質效的同時,也為醫護人員的工作帶來了便利。”十二團醫院門急診副主任尹丹說道。
圖為十二團醫院外科患者為醫護人員贈送錦旗,表示對醫護人員工作的認可。
社區連隊衛生室實現就醫購藥報銷更省心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發展壯大醫療衛生隊伍,把工作重點放在農村和社區”。2023年,該院對中心連隊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進行了標準化提升改造,利用醫院信息化平臺,實行醫院、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基層連隊衛生室一體化管理,為每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和基層連隊衛生室配備了120種藥品、計算機、刷卡機以及中醫藥適宜技術等相關設備,進一步提升健康“守門人”的醫技、慢病健康管理和公共衛生服務能力。通過“一體化”管理、“一站式”結算,讓廣大患者在基層連隊衛生室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看病就醫報銷既省時、省心、省力,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患者少跑路,提升患者就醫體驗感。
圖為十二團醫院內科護士為老年人提供康復護理服務。
護理人文關懷服務讓患者更舒心更安心
今年,醫院護理部以提升人文關懷護理為抓手,把人文關懷融入到日常醫療救治、護理服務中。進一步強化責任制護理,從細節抓起,要求內外科臨床科室護理人員從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微笑、一個手勢、一個動作等細節入手,精心呵護每一位患者。同時,努力拓展護理工作的全面性和廣泛性,根據患者年齡差異改進護理新模式,為重癥患者提供床旁康復治療、口腔護理、鼻飼護理、尿管護理、吸痰護理等全方位、個性化的優質護理服務,提高住院患者滿意度。加強護理隊伍建設,持續改進護理質量,從而使護理工作更細致、更深入、更人性化,用心服務、用心溝通、用心體驗,把真誠與溫暖帶給患者,把對患者的優質服務落在實處,讓患者來到醫院就醫更放心,接受護理更舒心,住在醫院更安心,走出醫院更稱心。
“通過人文關懷服務舉措,確確實實拉近了醫患之間的距離,構建了醫患之間的和諧,增加了群眾的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該院護理部主任劉曉紅欣慰地說,今年,該院兩大臨床科室收獲了更多的表揚和錦旗。
圖為十二團醫院志愿者引導來醫院就診的患者在智慧自助服務平臺上掛號。
人文關懷讓員工更踏實更滿意
近年來,醫院采取引進與培養并重的辦法,借助臺州援疆的機遇,加大醫護人員的(進修)培訓力度,進修培訓費用按照差旅費標準給予報銷;按照職稱晉升條件,對符合職稱晉升的醫護人員進行了崗位競聘,分別取得了相應的職稱等級晉升;按照編內和備案制醫護人員實行同工同酬,穩定人才隊伍。今年,持續加強人文關懷,為全院工作人員每人提供400元的免費健康體檢項目,為全院76名已婚女職工免費“兩癌”篩查;專門為醫院、12個連隊衛室和3個社區門診的113名具有執業(助力)醫師、技師的每位醫護人員購買了醫責險。醫院職工食堂采取委托外包方式經營管理,方便患者職工就餐。目前,根據醫院高質量發展和人才隊伍的持續增加,在原有大學生公寓的基礎上,院領導又向團黨委申請了公租房,為新招聘的醫學類大學生提供免費住宿,解決了他們的后顧之憂,讓他們安心團場醫院工作更踏實更滿意。
該院作為第一師阿拉市全科醫學住院醫師規培社區實踐基地。目前,該院現有來自甘肅衛生職業學院和新疆阿拉爾塔里木職業技術學院的醫護專業的實習生50多人。根據雙方實習協議,該院科教科根據實習生教學計劃,把醫學人文實踐與臨床實踐相結合,在臨床實踐的基礎上,加強醫學生與患者及家屬溝通交流能力的培養。還組織開展醫學生參加社區連隊送醫送藥、宣傳健康教育知識等多種形式的醫學人文相關社會實踐活動,讓醫學生在實踐中提升醫學人文素養,重視醫患溝通,熟悉交流技巧。在人文關懷方面,醫院為實習生免費提供宿舍,并安裝了電熱水器,讓實習生享受與醫院職工同等標準的就餐待遇,讓實習生感到了家的溫暖。
今年,醫院在執行工作人員帶薪年休假的基礎上,首次執行醫院放射從業人員放射休假制度,激勵放射從業人員的工作熱情,也是對放射從業人員的人文關懷,保障其身心健康。
下一步,隨著醫院高質量發展,醫院堅持以群眾就醫需求為導向,從提升醫療質量水平,構建人文服務等方面持續發力,持續推出更多有溫度的人文關懷舉措,來滿足就診人群的多元化、多層次的醫療服務需求,不斷提升群眾就醫獲得感和滿意度。(梁明科)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