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輝超市宣布,在北京第二家學習胖東來的自主調改店于12月27日在北京房山印象城開業。
《中國工業報》了解到,經過一個月的閉店改造,房山印象城店已經“爆改”完畢。在12月26日下午舉行的媒體見面會上,記者看到,這家老店已經煥然一新,除了整體裝潢的色調較之前有了重大變化外,還增設了胖東來品牌專區。生鮮區域的商品正在陸續被工作人員碼放到貨架上,運營人員正在為第二天開門迎客做最后的準備。
目前,永輝超市已經在全國擁有了26家“爆改”店,北京的第一家“爆改”店已經在位于石景山區的喜隆多購物中心開業。
永輝京津冀魯蒙大區負責人劉女士對記者介紹,改造后,北京房山印象城店下架了11792支單品,下架比例達到78.6%。重新規劃單品13019支,新增單品占比達70.7%,梳理后商品結構達到胖東來商品結構的90%以上。相比于喜隆多店,第二家“爆改”店面積擴大了近一倍,重新規劃的商品也多了254支。
超市相關負責人介紹,此次改造中下架了大量同質化商品,增加了許多高品質商品,商品種類更加豐富,進口產品的占比達到20%以上,既有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基礎單品,也有受年輕人喜歡的時尚單品。
于喜隆多店不同的是,房山印象城店還設置了外租區,外租商鋪為永輝超市增加了洗衣、家紡和旅游等其他業態。
改造后,房山印象城店的店員工數量從以前的100多人增加到了300多人,員工隊伍更加年輕化,“爆改”負責人介紹說,新員工的第一個培訓任務不是技術,而是文化,從文化上,要讓員工覺得自己是門店的主人。“店員工月薪從4000元提升至6000元以上,平均每日工作時間不超過8個小時,同時增加年休假,員工工作滿一年可享受10天年休假,此后還會逐步增加休假時間。”
記者了解到,第二家“爆改”店落戶房山,房山區商務局在背后出力很多。“在首家調改店開業后不久,房山區商務局帶隊開展調研,并與永輝團隊聯系,邀請胖東來模式調改店開到房山來,永輝在房山區現有4家門店,通過幫助永輝對商圈,客流,交通情況整體分析,提供創新經營思路,優中選優最終確定在房山印象城為京西南首家永輝學習胖東來調改店。”劉女士說。
永輝“爆改”后店鋪成績斐然。房山印象城店開業首日營業額超過200萬元,是“爆改”前的五倍。10月開業的北京喜隆多店十日之內也收獲了近1700萬的營收,平均每日接近170萬,是“爆改”前的6倍。“此前有同行在生意好的時候選擇延遲閉店時間,甚至24小時不間斷營業,如果我們也這么做的話,我相信肯定不止170萬這個數。”喜隆多門店店長蒲強告訴《中國工業報》。
永輝的決心“爆改”,源于業績不佳時期的自救。作為上市公司,其業績報告顯示,近年來永輝進入了至暗時刻,從2021年以來,每一年都在經歷門店數量的巨大減幅以及虧損;2024年前兩個季度一度恢復盈利,但第三季度又遭遇了3.53億元的虧損,將2024年前三季度的利潤拉至負數。
實體零售行業的蕭條與考驗,其實早就開始了。除了永輝的大量撤店,國際巨頭家樂福近年來也一直在關店,截至目前其在中國大陸地區只剩下兩家門店,同為國際巨頭的沃爾瑪也基本銷聲匿跡。
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教授張黎,曾在營銷學的角度對記者點評過實體零售行業的衰落,其實是因自身服務能力不足造成的:“所有零售商都在被網絡沖擊,但以宜家為代表的品牌,還是通過給消費者提供鉛筆、便箋等服務細節,留住了一些忠實顧客,但國內零售商卻沒有學到。”
在永輝的“爆改”店中,記者看到了充滿了諸多細節的零售場面:貨架的高度由此前常見的一米八高,降為一米六高,這樣人們可以在店里收獲更寬的視野,不“堵得慌”。此外,在服務細節上,“爆改”后消費者可以在出入口的位置使用洗手池;購買散裝商品的消費者,可以在取用塑料袋時,使用上方的潤手器;烘焙區面積被擴大,烘焙商品全部自營。
“爆改”在在諸多細節上看齊胖東來,比如老花鏡。記者看到,一些貨架上懸掛著老花鏡,為的是讓年紀較大的顧客能看清商品的細節,看清包裝上的字樣。
為了突出與胖東來的“師生”關系,永輝還為胖東來自有品牌設置了專區,品類有洗衣液以及各種食品,這也是胖東來與永輝合作的一部分,就此,胖東來的自有品牌通過永輝的貨架,進入了一線城市。
永輝向胖東來看齊的另一個結果是進口商品的占比增加。“爆改”團隊負責人告訴記者,食品類中,20%的SKU是進口商品,這個比例冠絕整個商超行業。
北京飛馬旅發起人郭昕以投資人的身份點評認為,經歷過“新零售”和“網紅經濟”后,實體零售的一個出爐是不單要線上線下結合,也要實體與網紅結合。“‘爆改’的本意也是要將舊超市打造成吸引眼球的‘爆品’,其實就是在用線上帶貨的思維做實體店。至于如何結合,誰也不知道,但胖東來和永輝開了個好頭。”郭昕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