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邢丹
2024年是習近平總書記提出“推動中國制造向中國創造轉變、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轉變、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轉變”重要論述十周年。這一重要論述的提出,為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和打造中國品牌戰略均指明了方向。從勇攀科技高峰的格力空調,到科技賦能生活的小米智能生態產品;從掌握核心技術的華為手機,到揚帆出海的問界汽車;從火爆出圈的故宮博物館文創周邊,到備受年輕人追捧的中國黃金首飾,中國品牌品質立本,創新驅動,用心用情講好中國故事,為消費者呈現“百花齊放”的“黃金時代”。
步履堅實,逐光品牌強國路
“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十年來,中國品牌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中國建設品牌強國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有方向、更有底氣、更有力量。
著名經濟學家、中國發展戰略學研究會常務理事宋承敏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品牌是企業的無形資產,也是商業競爭的核心要素。優秀品牌是國家的響亮名片和寶貴財富,優秀品牌的多少是衡量一個國家經濟實力的重要標志。在經濟全球化時代,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正逐步從“制造大國”向“品牌強國”轉變,是否擁有一大批全球知名品牌,在很大程度上影響這個國家在全球經濟體系中的話語權。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對品牌建設作出重要指示,為推動產業轉型升級、加強品牌建設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我國也密集推出相關政策舉措,為中國品牌高質量發展保駕護航。從2017年首次設立“中國品牌日”、印發《關于新時代推進品牌建設的指導意見》《質量強國建設綱要》等文件到實施制造強國戰略,提高制造業的創新能力和產品質量,再到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更多叫得響的品牌……中國品牌正成為推動高質量發展、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有力支撐。
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品牌強企工作委員會會長楊峰表示,品牌不僅僅是一個標志或名稱,它代表著企業的價值觀和承諾。一個強大的品牌能夠在消費者心中建立信任,激發情感共鳴,從而為企業帶來長期的競爭優勢。品牌信任是消費者購買決策的重要因素之一,消費者信賴品牌通常具有良好的品牌形象、過硬的產品質量、高水平的技術創新及可靠的售后服務。打造具有高度信任的品牌,會贏得消費者的滿意度、忠誠度,從而在市場上占據有利地位,同時通過長期的品牌建設和維護,贏得消費者的信任感、認同感。
中國工業報社中工智庫及活動組委會秘書長、《中國機械》雜志社副社長孫崇銘表示,建設品牌強國的重要意義在于,它不僅是提升國家整體經濟實力和國際競爭力的關鍵一環,更是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實現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途徑。品牌強國戰略能夠激發企業創新活力,提升產品和服務質量,增強消費者信心。
十年來,中國品牌在全球市場的拓展和品牌價值的提升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超六成品牌實現了價值攀升,顯示出強大的品牌韌性和創新驅動力。通過品牌建設,企業可以不斷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推動技術創新和產品創新,進而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企業通過品牌建設,可以促進消費升級,推動經濟向內需主導型轉變,為中國經濟的持續增長提供新的動力。近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強調,2025年要實施提振消費專項行動,創新多元化消費場景,擴大服務消費。為更好促進消費提質擴容,營造敢消費、愿消費的消費環境,不斷釋放居民消費潛力;企業還可以通過品牌建設,推動中國本土品牌的崛起,在家電行業、日化行業等領域的市場占有率不斷提高,消費者對本土品牌的接受度和喜愛度也在不斷增強。與此同時,中國品牌在全球化發展的過程中,經歷了從“業務出海”“資本出海”到“品牌出海”的轉變。隨著中國與世界的融合加深,知名品牌能夠為企業贏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和信任,進而擴大市場份額,提升企業的盈利能力和抗風險能力。
但目前,中國的國際知名品牌數量還不夠多、實力還不夠強,尤其在西方市場還缺乏競爭力,中國制造往往被認為“質低價廉”,這種情況還沒得到徹底轉變,中國品牌躋身品牌強國之列,仍然任重道遠。企業品牌全球化過程,必須從頂層戰略、戰術執行、方法論等層面想清楚。宋承敏表示,好的企業全球化品牌戰略是可以“一望到底”的,可以貫穿到戰術組合、目標設定以及最后收獲價值,并且能夠倒推回來,對企業品牌戰略的實現有足夠的支撐作用——簡單來說就是可閉環、可循環,品牌是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的綜合載體,品牌還是一個民族的形象。奮起直追打造中國的高端品牌,才能真正走上高質量發展之路。
楊峰補充道:“目前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的認知度和影響力仍有待提升,部分領域品牌建設略有滯后,品牌文化內涵挖掘不夠深入,甚至在市場中還面臨無序競爭和仿冒行為等挑戰,需要通過政策引導、市場機制和企業自身努力,加強品牌建設、品牌保護和品牌創新等方面的工作,以推動中國品牌的崛起與話語權的提升。”
多維精耕,聚力打造中國品牌
科技創新能夠催生新產業新模式新動能,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核心要素,也是助推品牌升級與轉型的關鍵驅動力。如何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打造更多叫得響的品牌?品質立牌、科技創牌、匠心護牌,中國企業給出了這樣的答案。
千年舟新材科技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千年舟”)執行總經理田茂華在接受中國工業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做好品牌建設主要從以下三個維度發力。一是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是企業的動力之源,是企業安身立命之本,企業需要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推進科技自立自強和成果轉化,在關鍵核心技術上取得重大突破,進而保持競爭力并引領行業發展。二是注重質量和安全。企業不再僅追求速度和數量,更加注重質量和安全。在發展的道路上,企業需要提供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以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度。三是具有國際化視野,企業需要實施品牌國際化戰略,積極參與全球市場競爭,包括在國際市場上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以及通過國際合作和標準化工作,提升品牌的國際認可度。
千年舟自創立以來,秉持“為人民造一張好板”的初心,在企業創立初期,就將品牌、環保、品質作為一張好板的核心要素。始終堅持以客戶為導向,堅持工藝高標準、質量高標準、環保高標準,踐行“締造健康居家、引領品質生活”的企業使命。經過25年的發展與沉淀,始于板、立于板,同時深入構建“材·板·柜·居·筑”五位一體的綠色健康家居產業生態鏈。“如今,正是對品牌戰略的不懈堅持,對產品品質的不斷追求,以及對社會責任的積極承擔,使千年舟持續獲得成功,成為國家林業重點龍頭企業,獲得中國馳名商標、浙江省‘品’字標認證、中國板材國家品牌、杭州亞運會官方指定板材等多項榮譽和稱號,這不僅是社會、行業和消費者對千年舟品牌的認可,更是對我們更高的要求和期待。”田茂華表示。
杉杉品牌運營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杉杉”)品牌企劃中心總監朱珺表示,對中國企業而言,一個有價值的品牌應當具備高度的市場認可度、卓越的消費者口碑以及不竭的創新驅動力。杉杉自1996年上市以來便成為“中國服裝第一股”,開創了中國服裝行業的先河。在品牌發展的歷程中,杉杉始終將卓越品質與科技創新視為品牌的核心價值所在,不斷突破自我,持續成就多個行業首創,成為傳承與發揚“紅幫裁縫”精湛技藝與匠心精神的突出代表。一系列具有開創性、引領性、創新性的舉措,有力地塑造了杉杉作為中國西服行業領軍品牌的卓越形象。
明珠家具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掌上明珠家居”)內容品牌負責人鐘嵐表示,建設品牌強國不僅是提升綜合國力、展現國家形象的關鍵所在,更是推動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實現高質量增長的重要驅動力。強大的品牌如同國家的名片,能夠顯著增強在全球經濟舞臺上的話語權,促進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同時深刻影響國民的生活品質與文化自信。對中國企業而言,有價值的品牌不僅要有卓越的產品質量和服務體驗,還要具備深厚的文化底蘊、獨特的市場定位和強大的品牌影響力。這樣的品牌才能夠贏得消費者的信任和忠誠,為企業帶來持續穩定的收益和市場份額。
作為國貨家居行業的領跑者品牌,掌上明珠家居35年來,通過1個核心+3個重要模塊深耕品牌建設。1個核心即堅持深化“分享美好成就生活”的品牌戰略建設核心,確保品牌理念貫穿于企業運營的每一個環節,為品牌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3個模塊即加大品牌傳播和營銷力度,提升品牌影響力;加大品牌創新投入,包括但不限于產品設計審美提升、產品功能細節優化、整家模式深耕等多個層面創新突破,以更契合當下消費群體的需求和喜愛,努力打造具有獨特魅力和核心競爭力的優質品牌形象,力爭讓品牌創新能力成為品牌脫穎而出的關鍵;進一步發揮“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這一平臺優勢,通過強化質量保障、優化服務體驗、加強品牌傳播、拓展跨界合作等多種方式,進一步鞏固和凝聚品牌向心力,提升自身競爭力,努力在國際舞臺上展現中國品牌的魅力。
固達電線電纜(集團)有限公司企劃部經理鄭玉華表示,14年來,公司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及發展布局,實現光伏電纜、柔性礦物絕緣防火電纜、雙層防護防潮電線電纜等多款高品質線纜成果轉換,填補了國內防火電纜、防潮電線市場技術空白。同時發展成為世界超級工程“中國天眼”優秀供應商,為國家電網、南方電網、大連灣海底隧道、成都天府國際機場、天津華電海晶“鹽光互補”光伏項目等重點工程項目提供產品及服務。未來,固達將持續聚焦市場需求,重點做好“三結合三加強”:一是做好數字化轉型與智能制造結合,加強科技創新,走科技強企之路。二是做好人才引進和培養結合,加強企業人才創新培養,走人才強企之路。三是做好國內、國際兩個市場雙循環結合,全面拓展海內外高低壓電力電纜傳統市場、新能源“新三樣”市場,走國際化發展之路。
內蒙古陰山優麥食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陰山優麥”)品牌總監張雅瓊則表示,在打造強勢品牌方面,一是堅持品質為先。公司始終將產品質量放在首位,通過從農田到餐桌的燕麥全產業鏈,為消費者提供高品質燕麥產品。基于強大的全產業鏈實力,陰山優麥品牌定位“有機”“鮮糧”“國產”等特點,在中國燕麥行業中異軍突起,成為“中國有機燕麥第一品牌”“中國裸燕麥領導品牌”“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二是健康賦能。公司深入挖掘燕麥的營養價值,將品牌與消費者健康需求相結合,提升品牌影響力。三是創新驅動。公司不斷研發新產品,滿足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同時加強品牌營銷和渠道建設,提升品牌的市場影響力。截至目前,陰山優麥有機麥片銷量連續四年全網第一,“有機大粒燕麥片”單品累計銷量近200萬桶,成為公司第一大單品,贏得了消費者的廣泛信賴與好評。
在普洱銘成實業集團董事長、普洱景谷多上果汁飲品有限公司總經理魯永明看來,有價值的品牌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第一,品牌知名度。品牌知名度是衡量品牌價值的重要指標之一。一個高知名度的品牌能夠更容易被消費者識別和記住,從而增加市場競爭力。第二,品牌美譽度。美譽度反映了消費者對品牌的正面評價和信任度。一個具有良好美譽度的品牌能夠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青睞,提升品牌形象和市場地位。第三,市場表現。品牌的市場表現包括銷售數據、市場份額、用戶反饋等。市場表現優秀的品牌通常能夠獲得更高的用戶滿意度和忠誠度,從而提升品牌價值。未來,多上果汁將圍繞以上維度打造強勢品牌,同時,采取差異化策略,滿足消費者的特定需求,從而建立品牌忠誠度。
作為知名玩具品牌,寧波怡人玩具有限公司(以下簡稱“Hape”)集團執行副總裁周寨盛認為,強大的品牌實力能讓中國玩具行業在全球市場更具話語權,擺脫低附加值的加工制造形象,向高端設計、高品質制造轉變,推動整個行業的升級轉型。
對消費者而言,品牌強國意味著消費者能享受到更多高質量、有保障的產品。做好品牌建設,首先,要深度挖掘品牌文化內涵,以Hape現有的玩具產品線為載體,將更多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巧妙融入其中,從玩具的外觀設計、玩法創意等全方位傳遞中國文化魅力,使品牌成為文化交流的窗口。在產品創新上,持續加大在綠色環保材料應用方面的研發投入,開發既環保又獨具創意的玩具新品類,滿足現代消費者對環保產品的高要求,進一步鞏固品牌在環保玩具領域的領先地位,以高品質、安全環保的產品形象提升消費者信賴度。在品牌拓展方面,計劃進一步拓展中國市場。在國內市場深化渠道建設,加強與零售商、母嬰店、教育機構等合作,提高品牌的市場覆蓋率,將品牌推廣到全國更多地區。同時,踏出品牌IP塑造與推廣的第一步,通過嘗試與優質兒童教育內容、熱門IP等領域開展跨界合作,拓展品牌的影響力范圍,線上借助社交媒體、親子教育平臺等開展互動式營銷活動,線下在全球范圍內布局品牌體驗店、主題活動等,全方位拉近與消費者的距離,讓品牌IP深入消費者心中,從而聚力打造中國品牌。
厚植平臺優勢,成就品牌影響力
《創新與突破:2024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發展研究報告》指出,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企業要強化創新主體地位,錨定發展新質生產力,注重創新成果應用,提升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支撐能力,推動科技成果加快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通過“三品”戰略的實施,推動制造業產品“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提升我國優質企業核心競爭力,打造一批“世界領先”的中國品牌。
品牌是企業重要的無形資產,是核心競爭力的綜合體現。許多企業在制定新時代的企業戰略時,將“消費者滿意”作為企業戰略的核心,關注消費者、研究消費者、探討“如何使消費者滿意”已經成為新時代企業取得競爭優勢不可或缺的要素。從制造到創造、從模仿到創新、從跟跑到領跑,讓中國品牌在產品力、發展力、創新力、文化力、影響力等多個層面取得創新突破,這將對我國經濟增長產生持久性拉動作用,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此背景下,2024年2月,由中國工業報社主辦,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品牌強企工作委員會協辦,中國工業報社中工智庫落地執行,以“中國制造信的力量——讓中國制造贏得世界尊敬”為主題的“2024(第二屆)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推介活動拉開帷幕,截至目前,申報企業已達188家。2024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課題組萬俊杰、鞠立新、姜榮文撰寫的《創新與突破:2024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發展研究報告》指出,2024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活動開展至今呈現以下四個特點:第一,品牌形象顯著提升。“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從服務體驗、新品迭代、技術創新、質量保障等方面多維度發力,不斷活躍品牌形象,隨著國際知名品牌的陸續加入以及申報企業數量的增多,這些標桿企業在品牌建設中積極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帶動一批又一批企業脫穎而出,擴大了品牌影響力,優化了品牌形象,提升了品牌價值。同時將“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打造成長青品牌、百年品牌的理念和信心更加堅定。
第二,區域差異度較為明顯。我國地理單元被劃分為東北、華北、華東、華南、華中、西北、西南。從各區域的分布來看,地理位置、經濟水平、城市規模與品牌的發展密不可分。2024年,“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入圍企業以廣東省、山東省、江蘇省、北京市居多,入圍企業華東地區占據近四成的份額,其次為華南和華北,兩地區差別不大,明顯高于其他地區,西南、西北、東北地區仍需加速追趕。
第三,品牌形成重要增長極。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程中,區域一體化已經邁向更深層次,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更是區域協調發展的重要平臺和參與全球科技競爭的重要載體,品牌集群效應已經顯現。不但如此,“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涵蓋金融、快消、時尚、旅游、生物科技、數據科學、人工智能、智慧家居等近20個行業領域,有些領域在商業模式創新、產品技術創新、數字化創新、消費體驗創新、品牌營銷創新等方面邁出新步伐。
第四,“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進入精耕時代。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消費者擁有了前所未有的選擇權和信息獲取能力,他們不再被動接受品牌信息,而是主動尋找、比較、評價,甚至參與到企業品牌的創造和傳播中來。這要求企業品牌實現真正的“以用戶為中心”,通過講有溫度、有共鳴的故事,與消費者建立更深層次的情感鏈接,提升品牌認同感和忠誠度。將AI、VR、AR、元宇宙等前沿技術有效融入品牌建設,為品牌創造更多元化的互動體驗和營銷場景。消費者與企業的互動溝通機制,已經進入深耕細作時代。
中國民營科技實業家協會品牌強企工作委員會會長楊峰表示,作為中國制造·消費者信賴品牌的協辦單位,看到企業的踴躍參與深受鼓舞,也深感責任重大,同時也突顯了企業對品牌建設的重視及對提升品牌價值的追求。我們將繼續支持和引導企業,通過強化科技創新、強化質量引領、豐富文化內涵等方式,聚力打造中國品牌。發揮大型品牌企業示范引領作用,講好中國品牌故事,傳遞中國品牌的正能量,共同推動中國品牌走向世界,實現從中國制造到中國創造、從中國速度到中國質量、從中國產品到中國品牌的轉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