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孟凡君
春運關系著億萬家庭新春團圓、平安出行、順利出行,是民之所望、心之所向。1月8日,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2025年春運形勢和工作安排情況。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李春臨表示,春運關系著經濟社會發展和人民群眾切身利益,國家發展改革委聯合相關部門和單位及早研究謀劃,綜合采取多項措施,盡最大努力滿足群眾出行需要,增加運力、引導出行、保障暢通和優化服務。
“2025年第一次將除夕列入法定假期,春節前后客流集中度較高,全國鐵路發送旅客有望突破5.1億人次,日均1275萬人次,同比2024年春運增長5.5%。”李春臨說。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有關方面加強煤電油氣等要素綜合協調,加強重要線路、重要樞紐綜合能源、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保障,通信管理部門將做好通信設施防范惡劣天氣及應急搶修工作,加強信息共享和服務銜接。
春運高峰期間能源電力保障更為關鍵
現代交通運輸體系高度依賴能源電力保障。特別是春運高峰期間,各種運輸工具持續滿負荷運轉,能源電力保障更為關鍵,而且春運恰值冬季,在低溫雨雪天氣下,一旦能源電力保障出了問題,交通運輸正常運轉將受到很大的影響,由此也會衍生一些問題。中國氣象局應急減災與公共服務司司長王亞偉提醒,要密切關注西部、東北等地階段性低溫雨雪天氣導致的供暖用能需求增加,以及輸電線路和電力設施覆冰風險。應急管理部安全協調司司長汪崇鮮表示,應急管理部強化物資隊伍準備與培訓演練,提前配置了一批重型除雪除冰裝備,狠抓大跨度建構筑物等重點領域隱患排查整治,進一步提升了電力、高鐵的融雪除冰能力。
公安部交通管理局局長王強介紹,春運期間,特別是集中出行的高峰時段,公安交警將充分依托各類媒體媒介以及雙微平臺、地圖導航、12123“云哨”提醒等一些新手段新應用,及時發布路況資訊、交通指引、安全提示等信息,嚴禁不合格的車輛參加春運。國鐵集團客運部負責人朱文忠表示,國鐵集團科學利用通道能力,優化調整裝車結構,優先保障發電供暖用煤運輸需求,全力保障節日生活物資、糧食農副、春耕化肥等重點物資運輸,有效助力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為國民經濟平穩運行和人民群眾生產生活需要提供支撐。
李春臨告訴記者,國家發展改革委一直以來高度重視能源保供工作,會同煤電油氣運保障工作部際協調機制各成員單位做好迎峰度冬能源保供,在保障能源生產供應、提升頂峰保供能力、民生用能供應保障、低溫雨雪天氣防范應對等方面已經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做了充足準備。截至目前,全國煤炭產量、鐵路煤炭運輸量均保持在較高水平,全國統調電廠存煤平均可用天數達到27天。“考慮到煤電是電力保供的兜底電源,東北三省電廠的存煤水平達到31天,天然氣儲氣處于高位,足夠保障冬季天然氣需求。”李春臨表示。
具體到交通運輸領域,國家發展改革委將會同相關部門強化突發情況下重要線路、重要樞紐場站綜合能源保障,重點做好鐵路特別是高鐵、以及高速公路沿線供電保障,加強沿線重要的設備及線路巡檢,及時開展融冰除雪工作。比如,一到冬季下凍雨,兩湖一江地區經常發生接觸網覆冰情況,影響高速鐵路運行,因此一定要確保交通運輸電力可靠供應。同時,加強對高速公路服務區充電設施的運維保障,合理布設移動充電設備,科學安排應急充電設施設備,努力滿足高峰時段充電需要。
統籌推進充電基礎設施發展
中國工業報記者注意到,近年來,我國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有不少朋友選擇新能源汽車自駕出行,非常關心關注有關新能源汽車充電服務保障情況。李春臨特別提到,針對保障新能源汽車充電的問題,2025年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家能源局會同相關方面統籌推進充電基礎設施發展,充電基礎設施體系規模持續擴大、網絡加快完善。僅就高速公路來講,截至2024年11月末全國已經有超過5800個高速公路服務區安裝了充電樁,覆蓋率已經達到97%。“后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加快推進公路沿線、老舊小區、農村地區等區域充電設施建設,持續提升運營服務水平,以此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出行充電需求。”李春臨強調。
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負責人高博表示,充電排隊是新能源汽車快速發展帶來的階段性挑戰。交通運輸部門一方面指導各地加快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一方面建立重大節假日高速公路充電繁忙服務區調度保障機制,最大限度滿足新能源汽車充電需求。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含停車區)累計已經建成充電樁3.31萬個、充電停車位4.93萬個,較2023年底分別增加1.21萬個、1.66萬個,已建設充電設施的高速公路服務區占比從2023年底的85%提升到了97%,可以說除少數高海拔服務區外,基本實現了全覆蓋。
事實上,針對瓊州海峽新能源汽車過海問題,交通運輸部采取了“專班專船”運輸模式,新投入了2艘新能源專用運輸船,高峰期每天可保障3500輛新能源汽車過海。高博表示,交通運輸部正在會同相關方面全力以赴,持續優化提升各項充電服務,更好保障人民群眾便捷綠色出行。同時,呼吁廣大車主在出行前盡量做好車輛電量規劃,高峰時期盡量錯峰充電、少量補電,提升整體充電效率。交通運輸部在做好公路沿線充電服務保障方面,具體做了四方面準備工作:第一,加快快充、大功率設施應用。全國高速公路服務區廣泛應用120千瓦及以上的快充設施,浙江、江蘇、廣東等省份還建設了600-800千瓦的超充電站,盡量滿足短時快充的需求。
第二,合理布設移動式應急充電設備。根據充電繁忙服務區分布情況,相應地增設移動充電設備,提供靈活充電服務。四川、湖南、新疆等省份將移動充電機器人引入到高速公路服務區,實現了從“人找樁”到“樁找人”的轉變。第三,統籌做好充電資源調配。加強與城市側充電資源的共享共用,將繁忙服務區排隊充電車輛及時引導到高速公路出入口充電區域和周邊空閑服務區,緩解充電排隊壓力。第四,共享充電設施狀態信息。出行時可以通過高速公路可變情報板、導航App、“e路暢通”小程序等,提前了解充電設施設備的使用狀況,合理選擇充電地點,做好行程規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