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北京市經信局發布的數據顯示,北京現有人工智能企業超2400家,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已形成全鏈條布局。
人工智能是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重要驅動力,作為人工智能領域全國唯一的國家級集群,北京海淀人工智能集群聯動北京各區,輻射京津冀,賦能千行百業。
北京市經信局于1月11日發布的數據顯示,北京在人工智能創新領域成績斐然,其人工智能創新指數排名全國第一、全球第二,擁有全國最多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工程研究中心和人工智能學者,集聚了智源研究院、國地共建具身智能機器人創新中心等一批新型研發機構。
從產業實力角度來看,北京現有人工智能企業超2400家,核心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形成全鏈條完整布局。大模型備案數量全國第一,占比近四成,抖音豆包、百度文心一言大模型成為國內首批破萬億級參數大模型。
在基礎保障層面,北京市已建公共智能算力2.2萬P,形成國內智能算力和綠色算力資源最豐富的環京算力帶。率先建成人工智能數據運營平臺,匯聚高質量數據集超150個。北京重視人工智能產業政策先行和機制創新。例如,建設國內首個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創建數據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綜合試驗區、國家數據管理中心、國家數據資源中心和國家數據流通交易中心“一區三中心”;設立百億規模的人工智能產業基金;實施人工智能伙伴計劃,匯聚5類伙伴260家企事業單位;打造“人工智能+”標桿應用工程,培育一批示范性行業應用。北京市經信局黨組書記、局長姜廣智表示,未來,北京將堅持技術創新與多模態發展,加快智能體的普及與應用,協同數據、算力和算法的發展,力爭用2年至3年時間,培育10家以上世界百強人工智能領軍企業,帶動相關產業規模超2萬億元。
北京市經信局強調,下一步將圍繞以下四個關鍵方面扎實推進工作:一是核心技術攻關和科技成果轉化,加快突破人工智能芯片、算子庫等基礎軟硬件,培育國際領先的基礎大模型,加快形成全棧國產化根技術體系,期盼行業企業共同參與到產業創新工作中。
二是基礎設施核心要素布局,建設E級智能算力高地,推進算力互聯互通和運行服務平臺,匯聚更多算力資源,建好用好數據基礎制度先行區,為模型企業提供價廉質優算力供給以及數據訓練的豐富資源和安全環境。
三是持續優化產業發展生態雨林,加快培育數據要素市場,建設高水平人工智能人才特區。
四是深入實施“人工智能+”行動,建立賦能機制,推動人工智能大模型在制造業、教育、醫療等重點行業應用落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