灼灼歲序,華章日新。2024年,在黃山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黃山區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接續奮斗、砥礪前行,高水平國際旅游目的地建設步伐走得很堅實、很有力量、很見神采、很顯底氣。
生態保護:點綠成金,守護綠水青山
太平湖南岸岸線貫通工程是黃山區深入踐行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切實做到還岸于民、還綠于民的生動實踐。該工程西起漁人碼頭,東至曹家莊,全長約15.4公里,是一條集休閑、健身、觀光于一體的花園式濱湖健康步道。
抬頭見藍天,低頭見碧水,舉目遠山連連……2025年伊始,太平湖岸線游步道正式開放,吸引眾多市民、游客前來觀湖賞景、拍照打卡。湖光山色交相輝映,毫無遮擋地呈現眼前,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
讓生態環境保護更好地造福于民,讓百姓多一分實實在在的幸福感。
浦溪河,黃山區的母親河,曾經汛期容易泛濫,兩岸村民時常受災。為全面治理浦溪河,改善生態環境,黃山區結合浦溪河綜合治理工程,實施生態岸線建設、濱河濕地建設、生態廊道建設等生態治理工程。
如今的浦溪河,河床變寬了,河道不堵了,環境變美了,防洪能力大大提升,已華麗轉身為網紅打卡地。浦溪河畔十字畈村村民說,浦溪河治理后,夏季不管雨多大,家里都不進水,再也不用提心吊膽,幸福感、安全感滿滿的。
黃山區,坐擁黃山風景區、太平湖,生態資源十分優質,生態環境完好,森林覆蓋率高達80%,空氣負氧離子含量達2萬個/cm3。近年來,當地強化生態環境治理責任,持續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推動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守護藍天碧水凈土,繪就民生幸福底色。黃山區深入開展農村凈水攻堅行動,持續推進揚塵、餐飲油煙、加油站油氣回收等專項整治,多措并舉保障環境空氣質量。2024年,全區空氣質量在全省保持前列。通過實施村莊管網改造、控源截污,甘棠鎮張家埂村趙莊組40余戶村民擺脫污水困擾。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黃山區加強生物多樣性保護,扎實開展生物多樣性調查與評估工作,發現國家重點保護野生植物47種、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41種、安徽省新記錄物種24個。九龍峰省級自然保護區創新保護管理模式,實現自然資源保護與社區經濟發展“雙贏”,入選中國生態環境部生物多樣性保護優秀案例并在全國復制推廣。湯家莊村入選國家生態產品價值實現典型案例匯編。
一片葉子,成就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黃山區聚焦打造全國首個全域茶園無農殘城市、長三角綠色食品供應基地,組建太平猴魁茶產業高質量發展聯合會,全面禁止化學農藥進入茶園,積極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行動,打造了一批智慧茶園、數字茶葉加工廠,推動實現茶產業全產業鏈品牌化、優質化、數字化、可追溯化發展。
良好的生態環境是點“綠”成“金”最重要的本底。黃山腳下,位于黃山區耿城鎮溝村的黃山互助公社,以絕佳的生態環境成為康養度假的首選地之一。山好、水好、空氣好、食材好成了黃山互助公社最硬的招牌,吸引了來自北京、浙江、安徽、新疆等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的1600戶外地人相聚于此互助養老。
厚植生態“家底”,在青山綠水間書寫“綠色答卷”。黃山區將繼續在生態環境保護上擔好責,重點抓好太平湖等重點區域生態環保工作,持續開展太平湖流域入河排污口排查整治,推動太平湖“多規合一”、環太平湖區域水環境治理和生態修復項目,高起點規劃太平湖生態保護與產業發展,不斷拓寬生態產品價值實現路徑,實現太平湖和整個黃山區的高質量發展。
產業發展:向新逐綠,推動轉型升級
黃山華綠園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位于黃山太平經開區,專業從事茶、咖啡和草本植物深加工生產。公司產品展示區,袋泡茶、咖啡、飲品等上百個產品琳瑯滿目。其中,一款瓶蓋茶引人注目:輕輕一擰瓶蓋,茶粉就滑入瓶中,成為一瓶可隨身攜帶的綠茶。喝一口,茉莉花香與茶香相互交融,香醇甘爽,回味無窮。這是華綠園公司與伊利集團聯合開發的一款瓶蓋現泡茶,一經上市就受到市場青睞。
目前,華綠園公司擁有專利9個,植物萃取技術居全國前列,先后被認定為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綠色工廠、首批安徽省聯合共建學科重點實驗室、安徽省博士后工作站,現為雀巢、聯合利華、中糧、百事可樂、伊利、蒙牛、元氣森林、碧生源等100多家企業的深加工原料和成品代工合作供應商。該公司計劃投資2億元,按照智能化標準擴建植物提取和罐裝一體化生產線,助推黃山區傳統茶產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
作為國內合成生物學領域的代表性公司,黃山同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2021年落戶于黃山區,2023年獲評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是國內唯一一家集國家衛健委批件、完整自主知識產權、工業化產能于一體的人乳寡糖生產企業。該公司致力于布局生物合成未來產業新賽道,在產品研發中取得關鍵技術突破,打破該技術的“卡脖子”問題。
黃山區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大力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目前,黃山太平經開區已初步形成以綠色食品、新材料、裝備制造產業為代表的“3+X”發展格局。全區50家規上工業企業完成總產值41億元,同比增長6%。大力實施創新驅動,加強產學研協同創新,2024年完成制造業投資12.5億元,同比增長116.5%,完成技改投資8.5億元,同比增長170%,增幅均位居全市前列。鼓勵企業與高校院所合作研發關鍵技術,實現政產學研用深度融合,全年新增國家高新技術企業6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3家,備案科技型中小企業28家。
向新逐綠,堅定不移走高質量發展之路。黃山區堅持全方位提升三大主導產業、特色優勢產業招引質效,加快建成與黃山生態環境相適應、與徽州文化底蘊相融合、與黃山城市特質相一致的現代化產業體系。
全域旅游:優勢優質,打造文旅新篇
2024年,黃山區文旅煥新再出發,持續迸發新活力、涌現新氣象。
自古以來,軒轅黃帝文化就在有“黃帝之山”之稱的黃山腳下扎根生長、代代相傳。唐天寶六年(公元747年),唐明皇李隆基下旨敕改黟山為黃山。在黃山區,流傳1200余年的軒轅車會民俗表演成了黃帝文化的閃亮符號,“黃山747”也成了黃帝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黃山區通過舉辦軒轅黃帝祀典、黃山西站開通百車匯、黃馬開幕式表演等活動,設計推出“滾車童子”鑰匙扣等軒轅主題文創產品,促進軒轅車會這一省級非遺活態傳承,走進百姓和游客的視野之中;精心策劃“黃山747國風游園會”,通過NPC等方式沉浸式展示黃帝文化、李白文化,打響“黃山747”品牌。
軒轅車會非遺項目已走進安徽建筑大學的體育課,00后大學生們用新的方式傳承這一傳統文化,從操場走位訓練到電腦設計展示、短視頻拍攝,為軒轅車會賦予更多時代氣息。展示軒轅黃帝文化的中華仙源城文旅康養項目正加快推進,后期將建設軒轅黃帝宮等旅游設施,吸引游客前來黃帝得道之處感受養生游的魅力。
體育賽事和音樂會是現代服務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建設大黃山世界級休閑度假康養旅游目的地的重要力量。
以賽事之名,帶“火”一座城。2024年11月,黃山馬拉松在黃山區激情開跑,1萬余名跑者在最美賽道上躍山向湖,以奔跑之名領略名山秀水交融的獨特魅力、感受這座城市的熾熱與激情。
以音樂之名,奔赴一座城。2025年4月,將在東黃山舉辦的斑馬音樂節,必將再次引爆熱點,屆時將有近7萬觀眾來到現場,在浪漫的音樂節奏中共同見證音樂和城市的互動交融。
黃山區全力培育低山旅游新業態、拓展文旅消費新場景,與黃山風景區協同聯動推進重大文旅項目建設,山上山下攜手共進低山游低空游新賽道。
黃山東大門徐徐打開,黃山東門、北門推出低空直升機游覽,黃山西門舉辦“徽黃之路”徒步活動,黃山南門九龍瀑漫瀑咖啡嗨爆盛夏。黃山南大門商文旅融合發展集聚區入選省級商文旅融合發展聚集區行列,黃山北門的互助公社、黃山西門的途居露營地和湯家莊成為皖美消費新場景的典型代表。
新的一年,東黃山國際休閑度假區的黃山國際會展中心將投入運營,黃山建國飯店、黃山建國熹上酒店也將精彩亮相。地處大黃山地理位置中心的黃山區,將繼續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以體促旅,把黃山腳下的地理優勢變成文旅產業的優質資源,以文旅體融合發展譜寫全域旅游新華章、繪就“詩和遠方”新圖景。
優化環境:近悅遠來,助力企業發展
不久前,黃山區采取集體建設用地出讓的方式,為黃山浦溪精釀啤酒項目選址到甘棠鎮張家埂村范圍,快速高效解決項目建設用地問題。該項目計劃投資2.07億元,將建設茶飲料灌裝、精釀啤酒、黃山米酒灌裝生產線,達產后預計年產2萬噸精釀啤酒、5000噸茶飲料、5000噸米酒,可實現年銷售收入約3.2億元。
以精準的服務為企優環境、辦實事、解難題,是黃山區以營商之優促發展之勢的現實舉措。
為持續創優一流營商環境,黃山區強化組織領導,健全完善“1+3+N”駐企服務機制,選派76名駐企服務專員聯系包保109家重點企業、6個省市重點項目,常態化開展“優環境、促發展”區級領導現場集中辦公,摸排企業訴求,建立問題清單臺賬,實行“清單+閉環”管理機制,強化跟蹤督辦。通過現場辦公、駐企專員、營商環境“體驗官”、企業訴求“掛號”窗口等多渠道助企紓困。聚焦企業補鏈強鏈,分類施策,跟蹤服務好農夫山泉、金瑞泰、億利工貿、晶特美、鼎瑞新、伊勢崎等頭部企業、成長型企業等各類主體。
優化營商環境,重點在于把企業的事當成自己的事,想方設法解決困難。2024年11月,一商戶急需轉讓湯口鎮某四層商業樓,但因經營性貸款未還清,無法正常過戶。該區不動產登記中心會同稅務、自然資源技術部門、銀行機構等針對非住宅“帶押過戶”政策進行研究,并安排買賣雙方商談,細化服務各項操作流程,最終該區快速成功辦理首例商業類不動產“帶押過戶”業務,獲得商戶點贊。
黃山區出臺實施優化營商環境對標提升舉措,為企業發展注入金融“活水”,融資額達1.585億元,兌現各類涉企資金2071.7萬元;強化土地要素支撐,有力保障了太平湖岸線貫通工程、東黃山國際休閑度假區等重點項目用地需求;強化用工服務保障,組織線上線下各類就業招聘服務活動,助力企業緩解“用工難”問題。
厘清政府與市場界限,提升政府服務效能。黃山區堅持市場主導、需求引領,加強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強化各類要素保障,切實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和核心競爭力,為企業提供專業化、規范化、精細化服務,為高水平開放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招商引資:真抓實干,驅動發展加速
2024年,憑借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與日臻完善的營商環境,黃山區招商引資工作成績斐然,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按下“加速鍵”。
黃山區緊緊圍繞大黃山建設目標要求和重點任務,聚焦“休閑度假、醫療康養、文化服務、創意經濟、體育賽事、會展經濟”六大高端服務業和“綠色食品、新材料、裝備制造”三大工業主導產業,組建專業招商團隊和體悟實訓隊“叩門招商”,足跡遍布長三角、珠三角等地。黃山區委區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及駐外招商小分隊外出招商拜訪安徽建工集團、光明食品集團、榮事達電子電器集團、華潤醫藥集團等企業及商會160余批510余人次,本地接洽280批次860余人次。
精準對接下,一批重大項目紛至沓來,成為穩定經濟發展的“壓艙石”,展現出地方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2024年,該區新簽約項目50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35個,同比增長66.7%;協議投資額82.08億元,累計到位資金57.88億元,同比增長12.8%。全區頂格推進重大項目8個,計劃總投資近380億元。計劃投資50億元的黃山北門溫泉康養文旅度假小鎮項目、計劃投資3.125億元的黃山區香榧特色產業項目已簽署框架協議。
招商引資正成為助推經濟發展的“強力引擎”,全力以赴招大引強、招新引優。總投資15.4億元的農夫山泉黃山生產基地項目是省重點項目。該項目前期在市專班頂格推動、協調下,順利完成水源地尋找及水質、水流監測等工作,并初步確定場區建設地塊。2022年6月6日,農夫山泉董事長鐘睒睒一行赴黃山區考察調研并確定合作意向。黃山區項目專班按照時間節點倒排工作計劃,職能部門傾力合作、全力推進,高質量完成洪評、環評等相關工作。2022年9月2日,雙方在杭州農夫山泉總部簽訂投資協議。2024年7月,農夫山泉黃山生產基地正式上線生產。從正式簽約到開工生產,前后不到2年時間,黃山區用心用情做好招商、真心實意服務企業,以一流營商環境促成該項目快速落地投產,贏得農夫山泉的認可和信任。
為進一步盤活存量資源,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能,黃山區加強對文旅資源招商信息庫、閑置景區資源招商信息庫、制造業資源招商信息庫等進行動態更新、充實完善,積極做好項目招商引資資源儲備。2025年,全區第一批計劃開工招商引資項目41個,其中億元以上項目23個,入園工業項目7個,產業能級穩步躍升,發展動能強勁澎湃。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