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場里面看展覽、商圈外面聽音樂;在家庭農場體驗龍蝦垂釣、非遺扎染和戶外露營;老廠區“化身”文化產業園,向市民游客展示工業發展的時代印記……近年來,南京江北新區深挖區域內的產業資源,解鎖“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促進商業、農業和工業發展,不斷優化產業布局,為區域高質量發展注入了強勁動能。
文旅+商業,讓消費熱起來
隨著消費者需求的日益多元化和個性化,傳統的商業模式已經難以滿足市場,而文旅產業的興起為商業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江北新區將文旅與商業進行融合發展,致力于實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雙贏。
去年,江北新區召開促進街道經濟繁榮發展座談會,在會上鼓勵各街道以文旅促經濟為導向,推動商業綜合體引流增收,培育商圈經濟發展。泰山街道作為新區的重要組成部分,憑借其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商圈資源,成為了這一戰略實施的前沿陣地。
泰山街道充分利用文旅和商圈資源,通過舉辦各類文化節慶、藝術展覽等活動,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游覽。
周杰倫粉絲歌友會在金象城外熱情開唱,匯集數百歌迷,拉動周邊餐飲消費;印象匯戶外火舞、火壺表演,為市民帶來了視覺與聽覺的雙重盛宴;揚子江生態公園里,江風音樂派對街唱歌手獻唱,搖滾樂隊、民謠樂隊、流行樂隊、說唱歌手,給樂迷們帶來多重享受……通過文商旅有機融合,泰山街道積極帶動商圈經濟,有效提升了消費的吸引力和輻射帶動力。
文旅+農業,讓農村火起來
近年來,江北新區加大推進“農文旅”融合力度,注重規劃先行,編制了相關村莊規劃和農業農村現代化規劃,明確了“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目標和路徑。在這一戰略指引下,盤城街道憑借其獨特的農業資源和文化底蘊,朝著“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方向走出了一條特色鮮明的道路。
盤城街道是南京市最大的葡萄生產基地,也是江蘇省首批無公害農產品生產基地、江蘇省綠色優質農產品基地。連續幾年,盤城街道都將葡萄作為關鍵元素舉辦“盤城葡萄節”,用新穎有趣的玩法,釋放出農文旅融合發展的新活力。
漫步于葡萄園內,各色葡萄如寶石般點綴在翠綠的枝蔓之間,市民游客一邊欣賞一邊品嘗,還可以逛甜蜜夜市、體驗葡萄研學,參與騎行露營、金秋童玩等活動,品味到誠意滿滿的“農文旅”大餐。此外,盤城街道還巧妙地將龍王山、滁河風光帶、王家古渡等特色景點串聯起來,打造出“四季旅游”的全新格局,進一步提升了當地的旅游吸引力,促進了地方經濟的發展與文化的傳承。
不只是盤城,江北新區許多鄉村也利用純粹的田園風光與原生態的鄉村文化,因地制宜打造出了家庭農場和研學基地,為“農文旅”融合發展增添了新的亮點,讓農民的收入水平不斷提升,錢包越來越鼓。
文旅+工業,讓閑置活起來
江北新區擁有工業基礎,特別是在大廠街道,一批保存完好、歷史底蘊深厚的工業遺產,為文旅+工業的融合發展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南鋼工業文化旅游區應運而生,該旅游區占地面積8.55平方公里,打造了南京鋼鐵博物館、南鋼黨建陳列館、霸王山紀念館、智慧中心、JIT+C2M智能工廠、同心園、九龍湖、生態濕地園、高爐下微馬跑道等一批具有時代特色和人文氣息的旅游景點。
不僅如此,大廠街道的地標——1934文化產業園,也是以老廠區打造轉型而來的文化產業園。在1934文化產業園內,過去破舊的廠房已成為花園式辦公空間。除了128家企業,在這個綜合園區,還開設有咖啡館、茶餐廳、酒吧、展覽館和運動場。市民游客可以到這里了解大廠的工業歷史,享受美食、放松心情。
為了滿足游客多元化、個性化的需求,大廠街道還依托工業遺存、老舊廠房和桃湖公園等,設置多個網紅打卡點,并通過各類文娛活動提升“大廠工業文明小鎮”品牌影響力。
江北新區正在構建“文旅+”多種產業融合發展、協同發力的新格局,接下來還將打造新鮮、多元、高品質的“文旅+”新項目、新業態,進一步激發區域經濟發展活力,提升品牌影響力,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追求。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