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張永杰
河南省十四屆人大三次會議開幕(張永杰 攝)
1月18日,河南省第十四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在鄭州召開,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劉寧主持會議,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王凱做政府工作報告(以下簡稱報告)。
中共河南省委書記劉寧(張永杰 攝)
河南省人民政府省長王凱(張永杰 攝)
從報告中可以看出,河南省政府一年來的成績令人鼓舞,主要體現在以下八方面。
一經濟運行持續向好。全年生產總值6.36萬億元、增長5.1%,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長8.1%,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工業投資增長21.6%,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2.7萬億元、增長6.1%,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5.4%,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實施“三個一批”項目1.68萬個,其中先進制造業項目9718個。318個“兩重”項目全面開工,汽車以舊換新超40萬輛、家電超450萬臺。經濟運行呈現穩中向好、穩中向新、穩中向優的良好態勢,扛起了經濟大省挑大梁的責任。
二創新能力起勢躍升。中原科技城國家級科研平臺23家,河南省科學院在先進材料、量子科技、人工智能等領域形成一批重大科技成果。中原醫學科學城智能醫學研究設施、質子醫療中心啟動建設,國內首個眼科大模型“伏羲慧眼”發布運行,國家醫學中心(中醫類)落地實施。中原農谷集聚種業研發團隊53支,培育優良品種161個。省實驗室27家、產業技術研究院6家、產業研究院55家,創新平臺體系更加完善。高校“三個調整優化”縱深推進,92個學科進入ESI全球前1%,中國現代農業聯合研究生院完成首屆招生,校企共建研發中心2560家。新引進頂尖人才22名、領軍人才189名。榮獲國家科學技術獎15項。技術合同成交額1759億元。
三新興產業加速成長。“7+28+N”產業鏈群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達72.4%,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9.2%。汽車整車產量突破140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突破70萬輛,超聚變國產化服務器銷售額居全國首位。國家數據要素綜合試驗區獲批建設,河南空港智算中心揭牌投運。全球“燈塔工廠”3家、國家卓越級智能工廠10家、國家級智能制造示范工廠14家,規上制造企業智能應用場景覆蓋率一282.4%。培育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14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51家,規上工業企業2.8萬家,高新技術企業1.3萬家,科技型中小企業2.9萬家。超硬材料集群、現代農機裝備集群獲評國家先進制造業集群。
四鄉村振興有力有效。克服極端災害天氣影響,糧食總產量1344億斤,連續8年穩定在1300億斤以上,耕地面積連續4年凈增累計超過170萬畝。新建改造高標準農田550萬畝,恢復改善灌溉面積833萬畝,建成區域性農業綜合服務中心286個。累計創建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15個、優勢特色產業集群9個、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122家,培育農民合作社20.3萬家、家庭農場27.5萬家、農業社會化服務組織12.7萬個。農村自來水普及率94%,新改建農村公路6842公里。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6.4%,脫貧縣農民收入增長6.9%。成功舉辦中國農民豐收節全國主場活動。
五改革開放深化拓展。國企戰略性重組和專業化整合順利推進,省管企業凈資產增長8.9%、研發投入增長34.4%,實施省管金融企業“五定”改革。出臺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政策舉措,分型分類支持小微企業和個體工商戶發展,經營主體達1127.8萬戶,民間投資增長10.5%。營商環境綜合配套改革持續深化,數字政府加快建設,17項“高效辦成一件事”上線運行,197項高頻事項“免證可辦”。鄭州航空口岸240小時過境免簽政策落地實施。鄭州機場貨郵吞吐量突破80萬噸,鄭州入選全球性國際郵政快遞樞紐承載城市。建成內陸地區首個國際公路運輸集結中心,中歐班列累計開行1.3萬列。內河航運集裝箱吞吐量增長20.4%。自貿試驗區新設企業2.3萬家。有進出口實績企業1.3萬家,進出口總額8202億元。在盧森堡成功舉辦第二屆“空中絲路”國際合作論壇。
六綠色發展提質增效。黃河干流水質持續保持Ⅱ類,修復歷史遺留礦山14.4萬畝,完成中小河流治理651公里,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876平方公里。完成丹江口庫區周邊石漠化治理100萬畝,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水源地及干渠水質穩定在Ⅱ類及以上。全省160個國控斷面中Ⅲ類及以上水質占比86.1%。重點行業綠色化改造覆蓋率85.6%,實施節能降碳改造項目208個,新增零碳工廠11家、超級能效工廠8家、綠色工廠301家、綠色工業園區21個,能耗強度降低5.4%。可再生能源發電量超1000億度、裝機占比突破50%。
七民生保障不斷增強。城鎮新增就業120萬人,新增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50.6萬人。職業技能培訓363萬人次,新增技能人才272.8萬人。新設高等院校7所,普通高中多樣化特色發展、義務教育集團化辦學持續深化,擴充幼兒園公辦學位7.6萬個。新增國家臨床重點專科項目10個,80%的縣級醫院達到三級綜合醫院水平,首批100個縣城醫療衛生次中心建成。殷墟博物館新館建成開放,永城王莊、鄭州商都書院街遺址入選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大河安瀾》等6部作品榮獲“五個一工程”優秀獎。文旅市場持續火熱,接待游客突破10億人次,旅游收入超萬億元,“胖東來”頻頻出圈,被網友稱為“沒有淡季的6A級景區”。400個鄉鎮敬老院轉型區域養老服務中心,布局老年助餐場所8367個。累計建設人才公寓30萬套,新籌集保障性租賃住房4.7萬套。新改造老舊小區31.8萬戶,更新改造老舊管網5048公里。十項重點民生實事順利完成。
八各類風險有序化解。保交樓任務總體完成,保交房項目交付率94.6%,1071個征收安置問題項目整改交付。地方中小金融機構改革化險取得階段性成效。地方債務風險整體可控,118家企業退出融資平臺,漯河清“五高”做法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深化新時代“楓橋經驗”,平安單位(村、社區)創建根基不斷夯實,社會治安整體防控體系持續完善,信訪積案化解成效明顯。安全生產形勢總體穩定。
一年來,河南深入開展黨紀學習教育,全面正確履行政府職能,自覺接受人大及其常委會監督、政協民主監督,強化審計監督、統計監督,集中整治群眾身邊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持續為基層減負賦能,政府治理效能和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國防動員、雙擁共建、退役軍人事務等工作取得新成效。工會、共青團、婦女兒童、科協、殘疾人、紅十字、慈善等事業實現新發展。氣象、地質、地震等工作得到新加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港澳、對臺、參事、史志、文史、檔案、援疆等工作邁出新步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