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伴隨著企業對于成本、效率的精益求精,供應鏈作為生產經營關鍵的基礎設施備受關注,為了更好地幫助行業洞察采購數智化發展趨勢,近日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平臺經濟研究中心、中國市場學會、京東政企業務三方聯合打造的《業采融合發展白皮書》正式發布?!栋灼吠ㄟ^對數智化驅動業采融合實踐的系統分析研究,在業內首次提出“業采融合”概念框架及動力機制,并創新性提煉出“OEC”價值模型,加速破解采購中“價格、質量、效率”不可能三角,幫助企業構建“成本、效率、體驗”全面提升的黃金三角。
數智化采購驅動業采融合打造“成本、效率、體驗”黃金三角
《白皮書》指出,當前,隨著AI、物聯網、區塊鏈等新興技術的發展,政企采購已進入4.0的數智化階段。在數字化和智能化的驅動下,采購職能也不斷拓展,已成為推動企業戰略執行與運營效率提升的“戰略價值中心”。
具體來看,大型企業可借助智能化手段優化采購流程,整合全球供應商資源,保障產品質量與供應鏈穩定,實現采購與業務高度融合。中小企業與數智化采購基礎設施服務商合作,降低采購門檻,提升采購效率,減少資源投入,將采購作為數字化轉型的重要切入點。
為了賦予這種全新的采購管理理念一個準確定義,《白皮書》首次提出“業采融合”概念。業采融合是指在政企運營過程中,充分運用數智技術,構建采購生態,推動實現采購與核心業務環節深度協作、有機融合的一種新型管理模式。其核心在于打破采購與業務之間的傳統的職能邊界,打破采購體系的外部邊界,以業務需求為導向,結合數智技術,推進業務發展、采購管理、資產運行三個全生命周期的系統性整合優化,實現綜合成本最小化與經營效益最大化。
《白皮書》認為,業采融合能夠推動采購體系產生多方面質的變化:從關注形式合規轉變為實質合規;從關注單一采購成本轉變為全生命周期成本;從關注采購下單轉變為關注采購全周期管理;從采購體系轉變為采購生態。通過業采融合,也能夠有效破解“價格、質量、效率”的不可能三角,逐步形成“成本、效率、體驗”全面提升的黃金三角。
工業制造業率先落實業采融合數智供應鏈成關鍵推動力
工業制造業作為實體經濟的主陣地,在實踐數智化采購方面也走在了行業前列。《白皮書》指出,自2020年以來,制造業在生產輔助場景的數智化采購金額和采購占比均呈逐年增長趨勢。這表明,制造業企業在生產輔助環節的數智化投入不斷增加,反映出企業對提升生產效率、降低成本和提高智能化水平的重視。
京東工業作為國內領先的工業供應鏈技術與服務解決方案提供商,長期以來已圍繞商品、采購、履約、運營等供應鏈不同環節形成了一系列的技術服務產品,能夠為不同行業、不同數字化程度的工業企業提供滿足不同物料管理需求的全鏈路數智化服務,有效助力工業企業落實“業采融合”。
其中,商品數智化主要聚焦傳統工業品規格參數不統一、商品類別不全的問題,通過推動海量SKU參數的標準化及統一化,建立工業供應鏈上的統一“話語體系”,為整個產業協同構建數字基礎;采購數智化主要為全量企業提供一站式工業品數智化采購解決方案,解決傳統線下采購模式流程繁瑣與合規性不強等問題;履約數字化主要通過智慧決策大腦實現供需最優匹配,將制造商、分銷商及代理商等分散的產業鏈環節連接起來,建立一個萬物互聯的供應網絡,推動社會化資源的高效協同;運營數智化主要通過一體化的方式提供閉環數字化服務,從而協助企業改善供應鏈管理及內控水平,實現流暢的采購運作。
目前,京東工業的數智供應鏈解決方案已先后在汽車、能源、化工、電子、建筑、消費等行業深度落地,為新型工業化建設鋪筑了數智供應鏈高速公路。《報告》也分享了某電子制造企業同京東工業的合作成果。在生產高峰期,京東工業的數智化采購解決方案通過預測生產需求,提前配置了關鍵零部件,幫助其避免了因物資短缺而導致的生產停滯。平臺的動態補貨功能則根據實時數據調整了物資分配,減少庫存積壓并優化資源利用率。這種采購與生產的深度融合,不僅提高了制造效率,還增強了企業應對市場波動的靈活性。
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教授李勇堅表示,數智化采購不是簡單的數字技術疊加,數智化驅動的業采融合,其價值不僅體現在對政企采購經營和行業效率的提升,更在于其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全面推動。
展望未來,京東工業將繼續秉承正道成功理念,聚焦降本增效,以專業可信賴的數智供應鏈技術與服務推動“業采融合”,為工業客戶持續創造價值。(郭慶)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