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近期地方兩會密集召開,部分省份2024年預算執行情況和2025年預算草案報告(下稱“預算報告”)公開了2024年財政收入,31個省份中收入規模排名前十的省份名單得以揭曉。
第一財經根據各地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或預算報告整理發現,2024年31個省份中,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位居前十的省份分別是廣東、江蘇、浙江、上海、山東、北京、四川、河南、河北和安徽。這一排名與2023年一致。
第一財政大省廣東的收入規模毫無懸念位居各省之首。2024年,廣東完成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35萬億元,這已經是廣東連續34年位居全國之首。
由于廣東收入規模領先第二位的江蘇3400多億元,這相當于一個財力居全國中游水平的陜西省的收入規模,廣東未來一段時間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穩居全國首位依然毫無懸念。而廣東財政收入規模穩居各省份之首,主要在于該省經濟體量大,產業結構不斷優化,民營經濟活躍,企業多,相應貢獻的財政收入多。
比如,廣東省今年政府工作報告預計,2024年全省GDP邁上14萬億元新臺階、連續36年居全國首位。2024年廣東經營主體突破1900萬戶,其中企業超830萬戶,總量均居全國第一。
經濟總量僅次于廣東的江蘇(超13萬億元),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10038億元,創下新高,繼2021年之后再次突破1萬億元,位居全國第二。盡管江蘇收入規模與廣東仍有明顯差距,但差距呈現縮小勢頭,江蘇正追趕廣東。
經濟大省浙江2024年GDP破9萬億元,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8706億元,位居全國第三。而上海以8374億元收入規模緊隨其后,穩居全國第四。山東和北京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規模分列五、六位。
上述全國收入規模居前六的省份均來自東部,且東部六省份貢獻了絕大多數中央財政凈上繳收入,有力支撐了國家財力和中央財政對中西部地區的轉移支付。2024年僅上述東部六省份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約5.5萬億元,占全國地方財力近半壁江山。
另外,河北去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也位居全國第九,全國財力前十省份中,東部占據七席,剩余三席分別來自西部的四川和中部的河南、安徽。
從去年前十省份的一般公共預算增速來看,增速最高的是山東,約3.3%,廣東和河南收入增速略有下滑。
事實上,去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普遍不及預期,而其中又主要因為稅收收入不及預期。從全國來看,財政部數據顯示,去年全國前11個月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本級收入同比增長1.1%。前11個月全國稅收收入同比下降3.9%。
根據部分地方預算報告分析,今年稅收收入不及預期,歸納起來有三大原因。首先是經濟增速放緩,房地產等部分重點行業低迷,影響財政收入增長。其次是受政策性因素影響,如制造業小微企業緩繳稅費在2023年集中入庫,抬高了2023年基數。另外一些減稅降費政策翹尾因素等,也在短期內帶來財政減收。最后,因總需求不足導致去年物價持續低位運行(2024年CPI上漲0.2%),生產者物價指數(PPI)下降2.2%,這就拉低了以現價計算的財政收入。
為了彌補稅收減收,不少地方都通過加大盤活存量資產資源等,帶動非稅收入保持相對較快增長。
比如,根據浙江財政廳數據,2024年當地稅收小幅下滑(-1.8%),非稅收入同比增長約16%。從全國來看,去年前11個月全國非稅收入同比增長17%,遠高于同期稅收增速(-3.9%)。
總體來看,去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保持低增長,而受房地產、土地市場低迷影響,地方政府性基金收入普遍下滑。為了穩經濟,地方財政亟待發力,推動重大項目建設來穩投資擴內需,而這就更加依賴舉債融資。
根據財政部數據,去年新增地方政府債券發行規模中,廣東、山東、浙江、江蘇、四川、河南、河北位居前七。而這些省份財政收入規模靠前,是經濟大省,這筆巨額資金投入重大項目,也推動這些省份經濟穩步增長。
比如,廣東去年打好“政府債券組合拳”,統籌用好專項債券、超長期特別國債、增發國債資金,促進全省穩投資促發展,有力助推經濟回穩向好。
2024年廣東爭取到中央新增專項債券額度5085億元,首次突破5000億元,絕大部分都用于交通、產業園區等基礎設施項目建設。其中,安排超800億元專項債券用作重大項目資本金,有力支持深中通道、黃茅海跨海通道等重大項目順利建成使用,形成了一批優質資產。
另外,為了支持地方“三保”和促進區域協調發展,去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規模預算數也再次突破10萬億元。而各省級政府也加大了對市縣的轉移支付力度。
比如,去年廣東省通過嚴控省本級一般性支出,騰出資金加大對市縣基層的支持,省對市縣一般公共預算稅收返還和轉移支付5251.47億元,有力支撐基層兜牢“三保”底線。
上述一系列舉措之下,地方財政支出得以維持一定力度,以穩經濟、保民生。
比如,河北預算報告數據顯示,2024年河北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支出10326億元,增長7.5%,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這一支出增速明顯高于全國平均水平。
河北一般公共預算支出主要投向民生、重大項目。比如,2024年全省民生支出8547.7億元,占一般公共預算支出比重連年保持在80%以上。其中,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由每人每月138元提高至168元,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平均提高3%。
從部分省份預算報告中公開的2025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預期來看,地方預計今年地方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略好于去年,但考慮增收壓力較大,普遍預計增速不高,多在3%左右。
比如,收入規模位居前三的廣東、江蘇、浙江預計2025年當地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速約為3%、2%、2%。另外,四川、河北、安徽預計這一收入增速為2%,北京預計增速為4%。
河北預算報告稱,2%增速安排是在綜合分析該省財經形勢、收入結構、增減收因素后提出的,既考慮了收入積極穩妥,也考慮了各級落實重大決策部署、民生政策等增支需要。
當然,按照預算法,2025年上述收入預算數并非剛性任務,而是一個預計值,實際執行中會受經濟社會等因素變化影響而有出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