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洲四大頂尖研究機構(比利時imec、法國CEA-Leti、德國Fraunhofer-Gesellschaft和意大利CSIC)宣布首批五條歐盟芯片法案試點生產線的啟動,其中包括一個名為NanoIC的試驗線,該試驗線專注于從1nm到7A的工藝技術。
NanoIC試驗線由imec主導,投資金額高達14億美元,旨在超越目前的2nm工藝技術,進一步推動半導體制造技術的發展。其他合作伙伴包括芬蘭的VTT、羅馬尼亞的CSSNT、愛爾蘭的廷德爾國家研究所以及光刻設備制造商ASML。
imec還與其他試驗線合作,由CEA-Leti協調的低功率FD-SOI(FAMES試驗線)、由Fraunhofer-Gesellschaft協調的異構系統集成(APECS試驗線)以及由ICFO協調的光子集成電路(PIXEurope),第五條試驗線由意大利ConsiglioNazionaledelleRicerche牽頭,專注于新型寬帶隙材料(WBG)。
APECS生產線已于2024年12月啟動運營。“APECS試驗線的一個關鍵資產是其分散的結構,它結合了來自德國及其他地區合作伙伴的專業知識。”FraunhoferIPMS項目經理KaiZajac表示,“APECS一站式服務中心位于柏林,為客戶提供異構集成和Chiplet(小芯片)技術的定制解決方案。在這里,客戶與APECS合作,確定最終產品的最佳路徑。一旦概念成型,APECS龐大的合作伙伴網絡將與客戶深入合作,打造最終的原型和產品。”
2024年,歐洲芯片聯合企業(ChipJU)宣布了四條先進半導體中試線項目通過初審,并已進入財務評估階段。這些項目包括:
比利時imec微電子研究中心牽頭的亞2納米前沿節點SoC中試線:該項目旨在開發2納米及以下制程技術,加速概念驗證產品的開發與設計。
法國CEA-Leti研究所牽頭的先進FD-SOI工藝中試線:該項目目標是實現7納米制程技術,開發多種先進半導體材料和器件。
芬蘭坦佩雷大學牽頭的寬禁帶半導體材料中試線:該項目專注于寬禁帶半導體材料的研發。
德國弗勞恩霍夫應用研究促進協會牽頭的先進異構封裝集成中試線:該項目旨在推動異構集成封裝技術的發展。
這些中試線項目將通過縮小實驗室與晶圓廠之間的技術差距,加速工藝開發、測試和概念驗證產品的設計,從而提升歐洲在全球半導體市場的競爭力。
與此同時,歐洲也在光子芯片領域取得了重要進展。歐盟委員會創建了名為PIXEurope的新光子芯片試點生產線,該項目旨在加速集成光子學技術在工業領域的應用。這一項目由巴塞羅那光子科學研究所(ICFO)牽頭設計,并計劃于2025年中期在荷蘭開始建設。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