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溫度、有文化、有趣味,打開工業旅游新“視”界——
在硬核工業中邂逅詩與遠方
沐浴著新春佳節溫暖的陽光,來一場工業旅游吧!
如今,作為融合工業生產、文化體驗與現代旅游需求的新型旅游模式,工業旅游已成為人們沉浸式旅游體驗的新選擇。記者走訪發現,工業旅游在給游客帶來別樣體驗的同時,也是傳播企業文化、提升品牌知名度的窗口,展現出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和文化傳承的多重價值。目前,一些企業正以工業旅游為支點,創新業態模式,探索產業發展的更多可能。
工業展示窗口
具有鮮明“地標性”特質
工業是城市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鮮明的地方特色使其天然具有“地標性”特質。
陶瓷作品展廳
走進位于德化的臻峰藝術館,在三樓的大師館內,德化傳統白瓷作品可謂琳瑯滿目,莊嚴肅穆的渡海觀音、英姿颯爽的穆桂英、栩栩如生的孔雀掛盤……徜徉在館內,傳統題材的白瓷作品、各個時期的英雄人物、風姿綽約的當代雕塑、形態各異的陶瓷器具應有盡有。
“大師館面積約3500平方米,我們為工藝、陶藝大師創作的精品提供一個兼具展示與銷售的窗口,目前有約100位大師的作品入駐。”臻峰文創園董事長李傳芳告訴記者,整個藝術館分為三層,其中,一層設置為研學基地;二層為陶瓷體驗館,是日用陶瓷集中展示與銷售區。
走訪中,記者發現,工業旅游因其定位不同,呈現出不同的格調與風貌。同樣以陶瓷為主題的龍鵬藝術館,以館內造景與作品展示融合的方式,突顯傳統與現代的交匯。置身于龍鵬藝術館中,長度200多米、高4米、厚度近1米的夯土墻讓人難以忽視,這面夯土墻貫穿于館內整個空間,壁龕上陳列的陶瓷散發出熠熠生輝的光芒。“這個設計帶著對傳統工藝的尊重,以現代留白處理手法,再塑空間崇尚自然的生命力。”龍鵬藝術館館長蘇曉麗告訴記者,整個藝術館分為古瓷展區、現代瓷藝大師展區和家居日用陶瓷展區。
蘇曉麗說,這只是一個環節,整條工業旅游線路涵蓋陶瓷制作流程、兩個產品展廳。游客可以看到原材料、設計、模具制作、倒模、成型、修坯、晾坯、窯爐燒等陶瓷制作的全部流程,還可以欣賞陶瓷作品。除藝術館外,作為出口型生產企業,公司出口歐美市場的西洋小工藝陶瓷產品則陳列在另一個展廳。
古法釀醋
當下,工業旅游已成為人們找尋文化再生的重要途徑,是一種生活方式差異化的具象載體。來到永春僑新紅曲醋觀光工廠,記者感受到新與舊的融合與碰撞。這個觀光工廠原址為國營火電廠,一根直立高聳的煙囪留存著舊時光的味道,時間廣場上陳放著2000多個以古法純手工釀造工藝生產的醋缸,邊上28個可容納100噸醋的高大罐體則是現代釀造陳釀罐。走在參觀通道上,透過玻璃可以看到古法老醋的生產流程、現代自動化灌裝流水線。
“2019年拿地,分為兩期建設。一期以旅游觀光和生產為一體,占地16畝,至今這個項目已投資1.2億元,2023年園區對外試營業;二期全部用于生產,目前仍在建設中。”福建永春僑新釀造有限責任公司文旅部經理郭霜霜透露,公司在設計階段就已經將工業旅游納入并作為重要板塊。“我們的初心是發展旅游觀光業務,希望將永春老醋文化和閩南文化呈現給消費者。工業旅游也是企業的展示窗口,我們希望人們在吃每一瓶醋時都能安心。”
以工業旅游為載體
探索多業態發展模式
在業內人士看來,工業和文旅的“雙向奔赴”,既為滿足人們美好生活需求創新了路徑,也成為企業傳播工業文化、弘揚工匠精神的有效載體。這些年,泉州不少企業以工業旅游為載體,探索延伸業態模式。
在臻峰藝術館一樓,寬敞的空間里擺放著許多座椅、制作工具,這里是該藝術館的陶瓷研學實踐基地,占地面積約5000平方米,提供手拉坯、彩繪、泥塑等陶藝體驗項目。“我們是2019年開始涉足工業旅游板塊的,隨著展館逐漸成形,又逐步嘗試做陶瓷研學旅游項目。目前,藝術館已經基本具備承接學校大型研學的條件,且與多家景區、旅行社、學校等單位機構有較為深入的合作。”李傳芳透露,目前,藝術館一年平均接待三四萬人,其中以研學居多;此外還承接與旅行社合作的團體游;同時,園區還被納入一些知名景區的旅游線路當中。“陶瓷是德化地標性產業,我們也在思考規劃以德化陶瓷文化為元素設計衍生文創產品,通過挖掘IP推動工業旅游延伸發展。”
如今,龍鵬藝術館吸引了不少明星、網紅前來打卡。“起初我們想抓住喜歡大師傳統雕塑的群體,自從被評為3A景區后,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喜歡有意境與氛圍的旅游點,于是轉變了設計思路,引進年輕人喜歡的快消品,同時設置了陶藝制作體驗、咖啡屋等業態。”蘇曉麗說,除了接待散客外,藝術館與旅行社、學校也有合作。“在研學項目上,為了保證環境第一、服務第一,目前主要面向高端定制客戶,根據他們的具體需求制定方案,主要吸引那些喜歡藝術化氛圍的更加精準的群體。對我們而言,工業旅游仍處于沉淀階段,我們更在意長遠的發展。”
在永春僑新紅曲醋觀光工廠展銷廳內,記者看到了多款永春老醋IP產品以及周邊文創產品。“在產品設計上,我們推出了功夫醋。功夫是需要付出很多努力才能做好的事,永春是一個慢節奏的地方,愿意花更多時間做好一件事。我們認為花時間和心思才能做出好產品,所以稱為功夫。我們還推出方七娘IP,這是一個嬌俏可人、有著俠女風范的IP形象,一經上市就獲得年輕人和訪客的喜歡。”在郭霜霜看來,要先把產品做好,再去做其他事。“老醋與紅曲酒是我們的主營產品,我們會聚焦主營產品,然后根據潮流趨勢,開發周邊延伸文創產品,這樣才能避免顧此失彼。”
據悉,去年僑新在游客接待量上已超4萬人次,這些人多為散客。“在研學上,根據場地情況,我們目前接待的都為精品團。”郭霜霜透露,去年,他們接待了來自清華大學、福州大學、廈門大學等高校的六七十個團來這里做課題研究。
真金白銀賦能
多元化工業旅游活動全面鋪開
這些年,泉州也在不斷挖掘工業旅游價值內涵,探索工業旅游創新路徑,讓工業旅游成為令人向往的“詩與遠方”。新年伊始,在我市出臺的工業經濟穩增長28條措施中,發展工業旅游相關措施也位列其中。
以真金白銀賦能工業旅游發展。市工信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泉州鼓勵以帶貨直播、觀光工廠、游學培訓等形式開展工業旅游促消費活動,對事先報備市工信局的,單場給予不超過10萬元補助。同時,結合我市地方特色和產業特點,開展市級工業旅游示范點創建工作,對列入市級工業旅游示范點的,給予5萬元一次性獎勵。此外,對新評定為國家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福建省金牌觀光工廠、福建省觀光工廠、市級觀光工廠的,分別給予一次性獎勵30萬元、20萬元、15萬元、10萬元;對認定為國家級工業遺產、省級工業旅游示范基地的,一次性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
今年1月,2025年泉州市工業旅游活動安排計劃出爐,泉州工業旅游消費季、德化縣春節工業旅游節、私域團長·遠方探廠尋寶對接會(晉江食品專場)等豐富多彩的工業旅游活動持續鋪開。(泉州晚報融媒體記者黃文珍通訊員林思棋李少志廖彩瓊文/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