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eepSeek“鉆進”手機成為日常生活的“私人助理”,當國產機器人登上春晚“零幀起手”組團獻藝,當科大訊飛推動春晚在網絡直播時便有實時字幕呈現,人們不禁感嘆——那個充斥著“賽博感”的科技時代,真的來了。
這是新質生產力對傳統生活工作方式的解構與重塑。
2月5日,春節后上班第一天,安徽省委、省政府在合肥召開“新春第一會”,主題即為“科技創新引領新質生產力發展”。
剛剛過去的2024年,是安徽發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義的一年。這一年,安徽經濟實力躍上新臺階,科技創新策源地建設實現新突破,新興產業聚集地建設迸發新動能……而在蛇年開工首日新春首會,安徽再度聚焦科技創新,又有哪些新看點?
2025年安徽“新春第一會”會議現場
被“置頂”的著力點
這是安徽連續第四年召開“新春第一會”。
每年的“新春第一會”,都會以精準的主題,為全年工作定方向、劃重點。
2022年,安徽首次召開“新春第一會”,主題為“全省改進工作作風為民辦實事為企優環境”;2023年,安徽“新春第一會”主題為“發揚自我革命精神,堅持嚴的基調持續深化‘一改兩為’,全面提升工作效能”;2024年,會議主題是“創建一流營商環境暨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而今年的“新春第一會”,則將新質生產力提升至影響安徽發展的重要戰略高度。
實際上,早在春節前召開的安徽兩會上,這一方向就初見端倪。當時,無論是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還是在代表委員的交流討論中,新質生產力都是高頻熱詞。
而在“新春第一會”上,安徽省委書記梁言順明確指出,新時代新征程上,安徽要加快打造“三地一區”,最大的變量就是創新,最關鍵的著力點就是新質生產力。
廬陽三十崗大科學裝置園區
這一點也充分體現在安徽的發展實踐當中。
截至去年,安徽的區域創新能力已連續13年保持全國第一方陣,而更多的“創新力”也正“開花結果”,成為真正的“生產力”。
量子信息、聚變能源、深空探測三大科創引領高地建設成效顯著。“祖沖之三號”實現超導量子計算最強優越性;聚變能源商業化進程走在世界前列;“天都”雙星實現繞月編隊飛行;九韶內核軟件、超導質子回旋加速器等一批技術和產品打破壟斷;多語種智能語音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去年,安徽新能源汽車產量居全國第2位,整車出口量躍居全國首位,全國每出口4輛汽車就有1輛安徽造……
其時已至、其勢已成。
在安徽,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以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為代表的新質生產力發展正提質加速……加快打造“三地一區”征程上的“最大變量”和“最關鍵著力點”,安徽正牢牢握在手中、占據主動。
“打開腦洞”的新方式
科技創新,從未有“橫空出世”之說,無論是原始創新還是成果轉化,都需要優質且持久的“成長供給”。
尤其在當下,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正重新定義不同區域的競爭態勢,更需要地方加速構建適應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新模式。
“新春第一會”上,梁言順強調,各地各部門要凝聚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強大合力。要打開腦洞,創新方式方法,增強工作的前瞻性、主動性、創造性。
記者獲悉,今年,安徽將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建設體現安徽特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一系列面向新興產業、未來產業的規劃令人期待。
例如,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深度融合的“操作方式”上,今年,安徽將促進科研攻關與成果轉化同部署、同實施、同考核,催生產業新方向不斷涌現。
在培育未來產業的“生長環境”上,安徽將建立未來產業專業化工作推進機制,建立未來產業投入增長機制,探索組建未來產業發展基金。推進相關產業基礎設施、制造集群、應用場景一體化發展。
一系列推動科技與產業“比翼齊飛”的若干舉措,如今已列入安徽相關部門和單位的2025年重點工作清單。
記者從安徽省科技廳獲悉,今年,安徽將圍繞應用超導、新型顯示、空天信息、新能源轉換與儲能等領域,布局建設一批產業創新研究院。同時,將實施“衛星+”“深空+”應用場景示范工程,大力開展“人工智能+”行動,豐富“低空+”場景,賦能產業發展。
而更多的金融“支點”也將充分發揮創新“撬動”作用。
今年,安徽省投資集團也將持續加大新興產業投資力度,壯大“基金叢林”體系,在長期深耕新能源汽車、新一代信息技術、新材料、先進制造等新興產業投資布局的基礎上,充分發揮政府性母基金和國有資本投資運營公司功能作用,撬動更多社會資本前瞻性布局深空探測、聚變能源、量子信息等未來產業。
站“C位”的企業家
記者注意到,今年,眾多優秀企業家出席了安徽“新春第一會”。會議現場發布通報,表揚安徽省優秀創新型企業,省領導為受通報表揚的企業代表授牌。
在之后的交流發言環節中,共11個發言名額,企業負責人占6席,其余5席包括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等單位以及合肥、蕪湖等省轄市。
這一切都傳遞了一個重要信號——安徽,要讓創新型企業家站上“C位”,贏得掌聲。
足以見得,安徽對于創新型企業的青睞,更能看出安徽省領導希望面對面傾聽企業想法,把握市場動態,為創新主體增強信心的態度。
“對創新型企業授牌,不僅是對創新成果的一種認可,更是對科技驅動發展理念的倡導。”安徽華晟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王進說。
“這份嘉獎,是一份榮譽,也是一份責任。在量子科技‘賽道’,希望在新的一年,能夠去展現我們更強的科技的力量。”安徽省量子計算工程研究中心副主任張輝表示。
“這一次提得非常明確,就是要用科技創新作為抓手,來實現我們發展新質生產力這樣的一個核心任務。”合肥維天運通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馮雷說。
“作為一家創新型企業,蔚來會持續地在技術方面進行投入,力爭引領整個行業的技術創新的發展。”蔚來創始人董事長、CEO李斌說。
……
合肥維信諾科技有限公司柔性顯示屏應用于對折屏
曾經的中國企業,在世界舞臺上常扮演追趕者的角色,而如今,國內一眾科技型企業已成為當之無愧的創新主體和攻堅突破的主角,在諸多領域位居世界領先乃至引領地位。
在創新活力迸發的安徽,2024年,新增了高新技術企業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753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3家,這些總數均居全國第一方陣。
記者獲悉,今年,安徽將繼續強化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重點培育壯大科技領軍企業,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牽頭組建創新聯合體、承擔重大科技攻關任務,新培育科技領軍企業10家以上。同時,完善科技型企業梯次培育機制,將健全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企業發展壯大機制,新培育科技型中小企業3000家以上。
“喬木”參天、“灌木”茁壯、“苗木”蔥郁的企業創新生態正加快形成。
經過多年接續奮斗,安徽的發展格局已發生變化,正在由要素驅動加快向創新驅動轉變,由傳統農業大省加快向新興工業大省、制造強省轉變,由內陸腹地加快向開放前沿轉變。
持續用科技改造現有生產力、催生新質生產力——安徽,將努力贏得更多“刮目相看”,書寫更多江淮創新篇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