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時強調,要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守好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加快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壯大戰略性新興產業,超前布局未來產業,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安徽各地牢記總書記囑托,瞄準科技前沿,以“只爭朝夕”的干勁、“久久為功”的韌勁突破技術壁壘,培育壯大新興產業,競逐未來產業,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注入創新活力。
現在是在位于六安金安開發區的應流航空產業園展廳,在我身邊這臺就是企業自主研發生產的混合動力系統,它適用于大載重長航程的低空飛行器。通過不斷的技術攻關和迭代,達到了行業領先水平。
相比于傳統動力,混合動力系統具有高功率密度、高安全性等特點,是低空飛行器的重要動力來源。應流航空與高校和科研院所研制的航空渦輪混合動力系統已經應用在多個低空平臺。
安徽應流集團常務副總裁林欣
現在我們承擔了國家幾個重大的項目的聯合試制,同時還有5到10家的客戶,我們現在在共同加速這款系統開發。我們將繼續地加大研發投入,讓我們的產品逐代地疊加,成為全球高端零部件的供應商。
得益于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這個大山里原本默默無聞的小鑄造廠,撕掉低端制造的標簽,成長為一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前瞻布局未來產業新賽道,越來越多的創新型企業在安徽茁壯成長起來。最近,國產人工智能大型語言模型DeepSeek火爆出圈,位于合肥高新區的這家信息技術企業,率先完成DeepSeek-V2版本在國產服務器上的模型適配以及相關性能調優工作,讓國產大模型更好落地。
安徽百信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鞠榮榮
我們自主研發的人工智能服務器,搭載了全國產化的算力,單機算力相當于傳統的服務器大概30臺左右,讓DeepSeek性能提高了20%以上。
完善“源頭創新—技術轉化—產品開發—場景應用—產業化—產業集群”的培育鏈路,安徽正著力打造創新引領、自主可控、競爭力強的未來產業體系,到2027年,未來產業規模將有望突破2000億元。奮楫者先,創新者強。2024年,安徽省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50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7533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13家,總數均居全國第一方陣。
科技領先一步,產業領跑一路。在科技創新的引領下,安徽汽車相關產業創新闊步前行。在蕪湖,這家中國汽車智能底盤領域領軍企業,研發投入超5.5億元,擁有一支由1300多名專業技術人才組成的創新團隊,在汽車制動系統、智能駕駛、輕量化鑄造等關鍵技術領域,建立起完善的研發矩陣。
蕪湖伯特利汽車安全系統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忠喜
“新春第一會”提出,要不斷提升科技創新策源能力。我們緊密跟隨汽車行業智能化的發展步伐,通過持續的技術創新和產業升級,為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業集群的快速崛起提供強勁動力。
在銅陵,這家企業自主研發的新材料比上一代產品,在5G通信的高頻高速以及AI領域,實現更快速、更低損耗信號傳輸,目前已出口國際市場,這個系列的產品月銷量突破百噸大關。企業從終端客戶入手,瞄準銅產業鏈中高端,利用產業鏈各企業在技術工程化方面的經驗,及高校、科研院所在學科、人才、試驗平臺等方面的優勢,建立“理論研究—工藝技術開發—產品驗證及應用”全流程開發體系,實現從“0”到“1”的研發突破、從“1”到“100”的成果轉化。
安徽銅冠銅箔集團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總經理印大維
應用于5G、6G,特別是未來的AI服務器方面會有更好的應用場景。目前銅冠銅箔(是)國內唯一一家能批量生產RTFHVLP系列的企業。
圍繞創新鏈布局產業鏈,圍繞產業鏈部署創新鏈。安徽各地正搶抓機遇,主動作為,加快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因地制宜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快構建以企業為主體的科技創新體系,80%以上的省科技攻堅項目由企業牽頭,企業研發投入占全社會比重達81.3%。科技創新這一“關鍵變量”,正在成為安徽新興產業發展的“最大增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