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商務部、文化和旅游部等8部門辦公廳發布《關于開展汽車流通消費改革試點工作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支持汽車展銷進商圈、進公園、進文化場所、進體育館,促進汽車商旅文體健融合發展”“因地制宜打造汽車與旅游、文化、體育等跨界融合消費創新項目,促進汽車由交通工具向生活空間轉變”等內容。
汽車是人們日常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在旅游業發展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通知》提出的相關措施為加速推進汽車與文化和旅游行業深度融合、創新消費場景、激活文旅消費業態提供了方向指引,有助于進一步釋放大眾消費潛力、推動旅游業高質量發展。
相關研究顯示,2024年,我國自駕游出行規模有望超過46億人次,占國內出游總人數的比重提升至78%以上。以汽車行業為突破口,通過產業融合創新、業態創新、場景創新等方式,可以促進汽車行業與文旅行業加速融合,進一步釋放旅游消費潛力,激發旅游消費市場活力,助力旅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一是加速汽車與文旅產業融合,不斷拓寬旅游產業消費邊界。在產業邊界日漸模糊的今天,汽車已經不僅僅是一種日常交通工具,而是多產業鏈接的紐帶和新的生活空間。
汽車與旅游、體育、文化、營銷等產業的跨界融合,不僅可以拓寬汽車的功能邊界,也能夠持續拓寬旅游的消費邊界。汽車與旅游的融合發展,可以形成汽車自駕游、房車旅行、房車營地等新的消費形態,不僅為汽車愛好者提供更多場景、更多內容的汽車駕駛體驗,也極大拓展了游客在“行”方面的消費內容。
汽車與體育融合形成體育賽事,從F1到越野賽,汽車賽事的舉辦,可以形成旅游目的地的新IP,進一步增強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汽車賽事與地方文旅節慶活動和美食活動的結合,有助于擴大汽車賽事的影響力,吸引賽手、車隊、車迷等汽車相關群體,成為地方的旅游潛在客群,為地方文旅產業發展增加新的獲客渠道。
同時,汽車賽事的舉辦,也有助于帶動觀賽、餐飲、住宿、購物、娛樂等消費增長,促進地方關聯產業發展。例如,作為公園汽車賽事,2024北京·朝陽·金盞速度節將汽車賽事與音樂美食節相結合,讓參與者在“速度與激情”中同時感受音樂和美食的魅力。
汽車與文化產業的融合,可以形成地方獨有的汽車文化IP,成為地方綜合性汽車文旅體驗的新場所。例如,紅旗汽車文化展館是長春文化的一張名片,也是長春汽車工業發展的一面鏡子,已經成為獨具地方特色的文旅項目。展館整合了工業生產、汽車展銷、文旅參觀體驗、研學旅行等多種功能,進一步拓展了工業、商業和文旅的消費邊界。
二是推動汽車與文旅業態創新,不斷增強旅游產業發展動力。《通知》提出,支持有條件的地方和企業,聚焦汽車歷史、汽車技術、汽車賽事、汽車品牌等主題建設運營汽車博物館、汽車主題公園等,布局完善汽車相關多元業態和設施,滿足居民汽車休閑娛樂需求。
汽車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可以形成文旅新業態,進一步賦能文旅產業發展。汽車主題的博物館、主題樂園不僅是大眾了解、認知汽車產業發展和汽車品牌演化的重要場所,也是游客體驗汽車主題項目和汽車體驗性內容的重要場所。
從北京的汽車博物館、重慶的汽車主題公園到上海的汽車博覽公園,汽車主題業態的開發,不僅豐富了博物館和主題樂園的主題和內容,也將汽車體驗、文化休閑、旅游參觀、娛樂參與等內容融入汽車產業,重塑了汽車產業價值鏈條,為文旅產業發展提供了重要動力。
而房車營地、汽車影院等圍繞自駕車、房車發展而形成的業態,則構建了文旅+汽車/房車+夜經濟+影視等商業業態,進一步釋放了文旅和汽車融合發展動能。
汽車與美術館的合作,拓展了美術館的展示空間,形成了“移動的美術館”新業態,讓藝術為更多群體所共享。如奔馳V-Class和美術館合作打造的移動美術館,為藝術與汽車的結合提供了全新思路,也為地方文旅發展增加了新的吸引物。
三是開拓汽車與文旅消費場景,不斷拓展旅游產業消費空間。汽車與文化和旅游的融合,將汽車元素與文旅元素相結合,極大豐富了消費場景,為汽車與文旅的結合提供了更大空間。汽車展銷進入公園、體育館、商圈、文化場所等,不僅拓寬了汽車的展銷空間,也為文旅消費提供了全新場景。
今年春節,汕頭的年貨市集與五菱之光EV預售相結合,讓文旅消費與汽車消費無縫銜接,實現了文旅消費場景的融合創新。
成都則將國際體育賽事與汽車展覽相結合,在體育館內開展體育賽事,在體育館外推出“成都造”汽車展覽活動,通過互相引流的方式,實現了賽事觀賞和汽車展銷的客源共享,進一步拓展了文體旅消費的空間。
汽車與美食結合,將汽車文化和汽車元素融入餐廳設計之中,形成了汽車主題餐廳等業態,拓展了文旅消費的餐飲空間。
總之,《通知》的發布有助于以汽車行業為切口,借助產業融合、業態和場景創新,推動汽車與文旅深度融合,開啟文旅消費新藍海,為文旅產業發展注入新活力。(作者:特約評論員吳麗云;編輯:宋雨秋)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