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機器人被譽為“制造業皇冠頂端的明珠”,是科技競爭的新高地、未來產業的新賽道、經濟發展的新引擎。2月12日,蘇州市吳江區召開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大會,吹響了全區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號角。
產業發展,藍圖先行。目前,全區智能機器人產業共有各類企業近50家,年產值約50億元,力爭到2027年實現企業數和總產值翻一番,企業數量超100家、產值達100億元,成為全市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特色示范區。圍繞這一目標,吳江發布智能機器人技術發展路線圖,對接下來智能機器人產業的發展方向、布局、空間規劃等做了初步的構建,主要圍繞長三角智能制造高地和“機器人+”應用示范區的戰略定位,構建覆蓋研發、制造、集成、服務的全產業鏈生態,為吳江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提供行動指南。
發展智能機器人產業離不開孵化基地、產業載體的支持。目前,吳江已建成蘇大未來智能機器人孵化基地,該基地依托蘇大未來校區探索“學科+產業”的創新模式,形成了從基地研究、技術開發到成果轉化與孵化的融合創新體制機制。同時,蘇州(太湖新城)智慧城市產業化基地、汾湖半導體科技產業園、東運人工智能產業集聚區三大成熟的園區載體已經形成,涵蓋研發、生產、銷售等產業鏈多個環節,為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搭建了堅實的載體。在此基礎上,吳江將啟動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智能機器人訓練場,該訓練場將加速智能機器人從研發到應用的轉化進程,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智能機器人訓練體系,提升機器人智能化程度與產業綜合競爭力,助推長三角一體化示范區在智能機器人領域走在全國前列。
蘇州大學未來科學與工程學院常務副院長陳濤介紹:“企業生產出來的智能機器人,就像我們人一樣,同樣需要進學校學習和訓練。接下來,我們一方面將加快訓練場地的建設,另一方面,將依托吳江產業特色,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的加持下,對單臂、雙臂、輪式、人形等機器人開展數據和模型的訓練,讓它們更好地適應智能制造、紡織、物流、文旅等領域的不同應用場景。”
吳江擁有深厚的產業基礎,智能機器人在此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讓供需雙方得到精準對接也是此次大會的目的之一。會場內外,不少機器人企業都展示了各自的技術實力與產品方案。歐菲爾智能科技的軟體焊接機器人可以完成拐角、死角、空間受限、危險環境的焊接任務。鈞舵機器人的靈巧手能完成多種高精度抓取操作,可搭載機械臂、人形機器人執行復雜任務。伊利諾的二便智能護理機器人可自動感應排泄物,完成吸抽、清洗、烘干等任務,適用于長期臥床癱瘓人群、大小便失禁人群等。同時,恒力集團等一批企業也在現場發布了第一批需求清單,涉及化纖領域的裝卸機器人、清洗噴漆一體化機器人、智能驗布機器人、絲錠包裝機器人、電梯機器人等。
西湖大學教授、吳江籍人工智能專家金耀初說:“我欣喜地看到,吳江正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推動智能機器人產業發展,充分彰顯了吳江的戰略定力和創新魄力。我們團隊將與亨通集團進行深度合作,在工業可信大模型、多模態AI應用等領域開展相關研究,助力吳江打造智能機器人產業集群。”
吳江區區工信局相關負責人認為:“通過此次大會,相信在政府部門、各領域企業、科研機構的齊心協力下,全區聚焦發展智能機器人產業的目標、路徑會更加清晰和明確。”
接下來,吳江將大力推動產業生態構建以高能級創新平臺、特色化產業載體(園區)、優質的領航企業為基礎,主動吸引更多行業人才和項目資源落戶吳江。加快企業培育成長,做優做強做大產業規模,同時,大力推進典型場景應用,圍繞公共服務領域推廣和主導產業數實融合,以廣闊的社會服務和工業制造場景市場化需求,來有力牽引與帶動吳江智能機器人產業的高質量發展。(錢莉莉 吳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