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余娜
2月14日,2024全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形勢信息發布會在北京召開。中國工業報記者從會上獲悉,2024全年規模以上機械工業實現營業收入31.5萬億元,首次突破30萬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利潤總額1.6萬億元,同比下降8.0%,增收不增利。預計2025年機械工業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預計在5.5%左右。
中國機械工業聯合會執行副會長、新聞發言人羅俊杰介紹了2024年機械工業經濟運行情況。
機械工業產業規模再創新高。據國家統計局數據,截至2024年末,機械工業規模以上企業數量13.2萬家,較上年增加1.1萬家,占全國工業的25.8%。
增加值實現平穩增長。機械工業主要涉及的五個國民經濟行業大類增加值均實現增長,其中,汽車制造業發揮引領帶動作用,增速達9.1%;電氣機械和儀器儀表制造業增速平穩,分別為5.1%和6.0%;通用設備和專用設備制造業增速略低,分別為3.6%和2.8%。
產銷形勢穩中向好。汽車產銷創歷史新高,電工電器產品生產穩定向好,制造業回穩帶動加工裝備穩定增長,工程機械結束連續三年下行態勢實現筑底回暖,通用設備與基礎件產品呈增長態勢,消費市場回暖帶動照相機、服務機器人、包裝專用設備等產品產量增長,農業機械總體低迷,10種重點產品中7種產品產量同比下降。
價格疲軟效益下行。2024年,受有效需求不足、價格持續下降、上年基數較高等多重因素影響,機械工業效益指標承受較大壓力。全年規模以上機械工業實現營業收入31.5萬億元,首次突破30萬億元,同比增長1.7%;實現利潤總額1.6萬億元,同比下降8.0%。
投資增速回落趨穩。2024年機械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總體呈放緩走勢。一季度增速為12.5%,上半年為9.3%,前三季度為5.3%,10月降至3.9%低點后趨穩回升,全年增速為5.1%,高于全社會投資增速1.9個百分點,但低于全國工業(12.1%)和制造業(9.2%)投資增速。
對外貿易穩中有進。2024年機械工業頂住多重壓力,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出口額、貿易順差均再創歷史新高。據海關統計數據匯總,2024年機械工業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連續第四年超過一萬億美元達1.17萬億美元,同比增長7.5%,占全國貨物貿易的19%。
經濟運行總體景氣。2024年機械工業景氣指數呈前高后穩的態勢,年初指數較高,上半年逐月回落趨穩,三季度再次小幅回落,四季度有所回升,年底景氣指數為103.1。除年初較高外,各月景氣指數均在102-104區間運行,總體低于2023年水平,但仍位于景氣區間。
2024年,機械工業數轉智改成亮點,激發產業新動能。
一是智能工廠競相涌現。2024年80多家機械企業入選我國首批卓越級智能工廠項目名單;6座機械企業智能工廠入選全球“燈塔”工廠,機械工業累計入選數量達24座,占我國“燈塔”工廠總量的30%;規上企業數字化研發設計工具普及率超過80%,示范工廠研制周期平均縮短近30%。二是智能制造裝備快速發展。2024年工業機器人產量同比增長14.2%,達55.6萬套,再創新高。三是智能網聯汽車蓬勃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5G通信等新技術的應用加速了汽車的智能化發展,技術創新和應用場景不斷豐富,智能輔助駕駛、人機交互技術、智慧燈光系統等技術快速進步并從高檔車向大眾用車普及,L2級輔助駕駛乘用車滲透率顯著提升。
2024年,機械工業發展仍存在一些困難與挑戰。
一是市場需求不振。2024年制造業在手訂單指數持續處于臨界值之下的較低水平,年末機械工業訂貨指數較年中高點回落5個點左右。二是產品價格持續下降。2024年機械工業出廠價格指數降幅總體在2%左右,汽車、機床、光伏設備、機器人等行業反映價格競爭非常激烈。三是盈利水平明顯下行。2024年機械工業利潤總額自3月份開始持續同比下降,全年利潤率較上年下降0.5個百分點。四是賬款回收難壓力加大。2024年機械工業應收賬款總額達9.1萬億元,再創年度新高,應收賬款平均回收期比全國工業高32.7天。五是部分企業生產經營困難。2024年機械工業虧損企業虧損額同比增長26.4%,增速比全國工業高14.6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未來機械工業發展仍然是機遇與挑戰并存,但機遇大于挑戰,有利條件強于不利因素。綜合判斷,預計2025年機械工業將繼續保持平穩發展態勢,持續發揮國民經濟重要引擎的作用,主要經濟指標增速預計在5.5%左右,對外貿易保持基本穩定。”羅俊杰預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