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超安
作為引領、推動國內拖拉機產業發展的高端產品,近年來動力換擋拖拉機實現了不斷發展和突破。隨著惠農政策、產業政策的不斷扶持,其面臨著難得的歷史發展機遇,已經呈現出較好的發展態勢。
政策利好動力換擋拖拉機
農業農村部辦公廳、財政部辦公廳于2024年9月6日發布了《2024—2026年全國通用類農業機械中央財政資金最高補貼額一覽表》。文中對輪式拖拉機補貼金額進行了顯著調整,80馬力及以上傳統機型各分檔補貼額明顯下調,幅度從5200元到24600元不等。80馬力及以上動力換擋拖拉機各分檔補貼額有升有降,幅度從-900元到5000元不等。同時,80馬力及以上的四輪驅動輪式拖拉機新增了“動力換擋、智能控制拖拉機”分檔。與傳統機型相比,動力換擋機型的最高補貼額提高為7300元到33600元不等;動力換擋智能控制機型的最高補貼額增加更為顯著,提高金額為9000到36100元不等。
利好政策的出臺與實施,將對動力換擋系列拖拉機發展帶來實質性利好。值得關注的是,不排除個別馬力段產品將出現動力換擋拖拉機補貼后價格低于同馬力段機械換擋產品補貼后的“價格倒掛”現象,后續或將出現動力換擋產品市場份額比機械換擋產品市場份額多的“市場倒掛”現象。
國內市場動力換擋產品需求增長
動力換擋拖拉機產品主要分為Hi-Lo動力換擋、部分動力換擋、全動力換檔、無級變速(CVT)四類。動力換擋變速箱的突出特點是換擋時動力不中斷,簡化了駕駛員的操作過程,改善了拖拉機的操作性能,提高了工作效率。早在2010年,頭部企業就下線了本土的動力換擋拖拉機,打破外國企業對這一技術的壟斷。經過多年發展,國內動力換擋拖拉機經歷了從無到有、從有向好的過程,并實現了批量制造與銷售。
一是制造能力狀況。從國內市場來看,到2023年先后取得過動力換擋拖拉機鑒定推廣證書的企業接近30家。近年來,具有產品銷量的企業16家,其中外資品牌有5家,國內企業11家。國內企業銷售的產品多為Hi-Lo2換擋或半動力換擋,尚未在全動力換擋拖拉機領域銷售產品。從目前情況來看,國內企業開始構筑整體技術路線、無級變速傳動系生產線和完備的配套體系,著力打造獨立制造能力,拓展核心零部件供應網絡。
二是市場發展狀況。目前,我國動力換擋拖拉機市場仍處于培育階段。近年來,國內頭部企業動力換擋拖拉機累計銷量超過了200臺,腰尾部的動力換擋拖拉機累計銷量都不足100臺,半數以上企業銷量在個位數之內,基本處于市場驗證階段。目前有全動力換擋拖拉機補貼公示銷量的制造企業都是外資品牌。
三是產品技術現狀。國內農機企業開始探索、掌握了Hi-Lo動力換擋、部分動力換擋、無級變速(CVT)相關技術,并實現了商品化銷售。多家企業研發出了多速自動動力換擋傳動系,液壓機械無級變速技術不斷取得有效突破。
四是用戶需求現狀。從當前市場上看,目前在歐美發達部分動力換擋和全動力換擋機型、無級變速機型基本上銷售比例各為50%。結合用戶需求看,2020年至2023年累計補貼公示銷售動力換擋拖拉機約為9300臺,在全國30多個地區都有購機需求。購機用戶多為規模作業用戶群體。購機區域主要集中在新疆區域、內蒙古區域、黑龍江區域,需求占比達到70%。由于動力換擋拖拉機具有駕乘舒適、節能環保、性價比高等綜合優勢,未來具有較大的市場需求空間。
動力換擋拖拉機發展存在短板
橫向看,我國動力換擋拖拉機與跨國公司產品仍有一定的差距。其主要問題如下:
一是企業研發投入不足。動力換擋拖拉機的技術研發、設備更新、人才培養等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許多企業受經營目標及實力因素影響,出現了不愿投、投不起現象。由于資金受限,研發上投入資源缺失,導致產品技術創新緩慢,難以及時滿足市場對高性能、智能化產品的需求。同時,動力換擋拖拉機的研發和制造需要具備機械、電子、材料等多方面的專業人才。目前,國內在這方面的人才儲備相對短缺,制約了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發展。
二是市場需求階段低迷。近年來,動力換擋產品需求年均2000余臺,不及市場總量的1%。市場需求量較少,投入回報周期較長,企業普遍發展積極性不高。動力換擋拖拉機的價格相對較高,對于一些中小規模的農戶來說,購買成本較高,一定程度上影響了該拖拉機的市場推廣和普及。
三是制造能力存在不足。目前,國內大中拖制造企業198家,只有5家企業實現了連續多年的部分馬力段動力換擋批量制造能力,全系列全馬力段制造能力尚需一定的時間。部分企業變速器、液壓系統、濕式離合器等核心零部件長期依賴進口,專業測試設備不全,集成能力偏弱,在產品技術和質量上與國外先進企業仍存在一定差距。
四是競爭能力有待提高。外資品牌在高端市場具有領先的技術、質量和品牌優勢,對國內企業形成較大的競爭壓力。國內企業在中低端市場雖然具有一定的價格優勢,但在產品質量、技術水平和售后服務等方面仍需不斷提升,才能與外資品牌比肩競爭。
五是產業基礎有待增強。與其他先進農業機械相比,動力換擋拖拉機自動駕駛的精度、遠程控制的穩定性、精準作業的準確性等方面智能化水平仍有待提高。受制于技術因素影響,目前國內全動力換擋拖拉機產品制造技術仍待克服。
未來行業發展趨勢明顯
借鑒發達國家產業發展規律,結合我國市場驅動實際,動力機械換擋拖拉機將迎來一波發展機遇。
產品技術升級,智能化發展提速。未來動力換擋拖拉機的馬力段譜系不斷豐富,滿足不同用戶的作業需求。智能化將成為動力換擋拖拉機發展的重要趨勢。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產品可以在無人操作的情況下進行田間作業,不僅提高了作業效率,還減少了人力成本和勞動強度。遠程控制功能使得農民可以在舒適的室內環境中對拖拉機進行操作和監控,實時掌握作業進度和機器狀態。精準作業功能則通過先進的傳感器和控制系統,實現對播種、施肥等作業的精確控制,提高農業生產的質量和效益。
競爭更加激烈,實力型企業崛起。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產品質量的提升,國產企業有望向高端市場滲透,與外資品牌展開更加激烈的競爭。具有技術、制造實力儲備的企業,有望形成新的頭部企業。動力換擋產品競爭將延伸至售后服務和智能化解決方案。
政策扶持力度加大,市場化細分突出。政府對高端農機產品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為動力換擋拖拉機市場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政策環境。除了傳統的農業機械企業外,一些新興的科技企業也開始涉足動力換擋拖拉機領域,為市場帶來了新的競爭壓力。不同地區、不同規模的農業生產對動力換擋拖拉機的需求存在差異。企業需要根據市場需求進行細分,按照水田旱田、丘陵和平原、大規模作業和中小規模作業工況,提供中型、大型和重型拖拉機產品和解決方案,以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
用戶需求多變,差異化產品增加。除了對產品性能和質量的要求外,用戶還將更加關注產品的智能化程度、駕乘舒適性、售后服務、節能環保等方面。隨著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和集約化發展,用戶對大功率、高效率的動力換擋拖拉機的需求將不斷增加。同時,小規模作業用戶對中小型、多功能的動力換擋拖拉機也有一定的需求,以滿足小規模農業生產的需要。
制造能力提升,品質化產品保障。動力換擋拖拉機制造企業將更加注重環保和可持續發展,采用綠色制造技術。同時,企業還將加強與科研機構、高校等的合作,共同推動動力換擋拖拉機快速制造和銷售。動力換擋拖拉機制造企業還將通過戰略聯盟、資本運作等舉措,與核心供應商等建立互利雙贏的合作關系,實現供應鏈高效協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