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8日,是二十四節氣之雨水。在黃河北岸的河南省新鄉市封丘縣,雨水雖未如約而至,但小麥卻暢快地“喝”上了黃河水。
城關鄉汪寨村的一條黃河灌渠里,水位線已直逼堤岸,緊鄰的麥田在陽光下波光粼粼,小麥根系已泡浴在黃河水中。該村黨支部書記孔維鋒連聲稱贊:“黃河的水肥,而且水量夠大,澆地可得勁了。”
兩個月前,同樣位置,挖掘機轟鳴,孔維鋒和鄉親們擼起袖子疏通溝渠,為的就是此時的“旱能澆”和雨季的“澇能排”。
“以前灌渠積淤長草,俺家的地挨著渠也澆不上水,只能扯開一盤盤水帶引水,最長能扯幾十米。”汪寨村村民程遠國告訴記者,“現在閘門一開,地勢低的麥地直接灌溉,一分錢不用花。地勢高的麥地需要抽水,澆1畝地只要4塊多。”
不光是汪寨村,封丘縣沿黃9個鄉鎮的60萬畝耕地都被“幸福河水”滋潤著。
“幸福河水”是奮斗來的。去年8月份開始,封丘縣便開始謀劃溝渠連通工作。成立了以縣委書記任政委、縣長任指揮長的指揮部,全縣19個鄉鎮劃分為5個片區,每個片區由一位縣委常委牽頭分包,全面督促指導推進,跨鄉問題由縣里協調,跨村問題由鄉鎮協調。
如今,封丘縣1579公里水網“經脈”暢通,干支渠“大動脈”脈動強勁,斗、農、毛渠“毛細血管”暢通無阻。
據封丘縣水利局局長李付峰介紹,當前是小麥返青水灌溉關鍵期,平均每天有100多萬立方米的黃河水滋潤麥田,保障農業生產的同時,也保護了生態環境。
“黃河水泥沙大,溝渠是不是總淤塞?”記者的顧慮,在封丘人民心里“不叫個事兒”。城關鄉黨委書記柳利民說:“農閑時候,我們隨時可以再來一次溝渠連通‘大會戰’。”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