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數據局2月18日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公共數據開發利用最新情況。會上提到,國家公共數據資源登記平臺將于3月1日正式上線試運行。目前,國家平臺已開發完成,正在進行部署和測試,浙江等省級平臺也開發完成,將與國家平臺同步上線,其他省級平臺將根據建設情況陸續上線。
據了解,全國登記平臺體系建設按照“一個標準,兩級平臺”的思路開展。這一平臺有怎樣的特點?對此,經濟之聲《財經態度》采訪了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吳沈括。
北京師范大學法學院博士生導師吳沈括表示,國家登記平臺更側重于全局統籌和標準化,負責制定統一的技術規則、業務標準。地方層面,由各省級數據管理部門牽頭建設省級登記平臺,對有地方特色的數據資源進行管理,推動區域內數據共享和協同。
國家數據局表示,今年的目標是構建起職責明確、分工負責、運轉有序的全國公共數據資源登記體系。吳沈括表示,這有助于協調各地區、各層級業務實踐,推動數據資源全國一體化統籌管理。在實際工作中,還應抓好數據分類分級、數據流轉利用過程中的業務規則設定、數據資源安全保障等重點。
會上還發布了第二批“國家數據局重點聯系示范場景”清單,包括《氣象數據助力新能源產業提質增效》等應用場景。此前發布的首批清單中,也有《精細氣象數據護航低空經濟發展》作為示范場景入選。吳沈括表示,氣象領域數據具有基礎好、多維度、高質量等特點,低空經濟飛行安全、新能源高效消納等對精細化氣象數據需求更迫切,這些示范場景為后續提升數據質量、完善開放共享機制和跨領域應用探索提供了借鑒。未來,以公共數據開發利用引領撬動各方數據融合應用,還應根據數據資源自身特點,結合公共治理和產業發展實際,找準需求、實現供需有效對接。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