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耿鵬飛
“藥品質量只有一百分,九十九分等于零”,你沒有聽錯,這是悅康藥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悅康藥業”)董事長于偉仕對公司產品的嚴格要求。在他的帶領下,悅康藥業從名不見經傳、僅有10畝半白地的小藥廠,用二十年時間,一步步成長為中國醫藥工業百強企業、科創板新貴。
悅康藥業集團董事長 于偉仕
2月15日,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的科創七街11號院內,中國工業報走進悅康藥業,先后參觀了悅康展廳、藥物研究院、質檢中心、智能化車間以及悅萊欣CRO(悅康藥業旗下的全資子公司),深入了解了悅康藥業的研發實力、生產流程、質量管控體系、智能化生產以及數字化轉型過程。
做更好的創新藥
早在上世紀九十年代從事醫藥流通銷售時,于偉仕就目睹了藥品質量參差不齊的現象,而藥品作為特殊的商品,患者可能無法直接感知到藥品質量好壞,所以企業的良心堅守至關重要。于偉仕對此感觸頗深,“要想走得長久,還是要靠勤奮,靠誠信。”
“制藥能開玩笑的嗎?制藥容不得半點馬虎”,從那時起,于偉仕就確立了“藥品質量只有一百分,九十九分等于零”的理念,創立悅康藥業后,這一質量原則貫穿悅康發展始終。在藥品質量方面,悅康藥業的內控標準高于國家標準,堅持“誰生產,誰負責,在藥品生產有效期內完全負責”的藥品質量責任制度,從原料、到生產、到運輸、到銷售,任何環節都必須嚴格把關。以質檢環節為例,僅奧美拉唑腸溶膠囊單產品就設置了涵蓋原料、輔料、包裝材料、中間產品、成品、穩定性等檢驗在內的200余項質量檢驗項目。正是這種對質量的苛求,悅康藥業獲得了行業和百姓的多方認可,實現飛速發展,2008年悅康藥業的產值就已突破10億元大關,進入中國醫藥工業百強行列。
近年來,國內醫藥形勢不斷變化,上游原料藥的保供成為風險問題,市場供應鏈一體化的藥企更具穩健成長的能力。“我堅持做三件事,那就是產品、產能、產業鏈,從建廠我就確定這三項任務,一直沒有變過”,在于偉仕的帶領下,悅康藥業以“產品、產能、產業鏈”為核心,在北京組建了集團藥物研究院,并以安徽、河南醫藥原料基地為基礎,在北京、廣州、合肥建立了不同的制劑生產基地。全產業鏈的建設,不僅構筑了企業的抗風險能力,也讓企業的發展更具有可持續性。
在2024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創新藥”一詞首次被明確提出,并作為加快發展的新興產業之一。2025年開年以來,包括山東、廣東、江蘇在內的多個地區積極投入資源,并紛紛出臺各類政策,以推動生物醫藥產業的創新和發展。其中,多地對于創新藥的扶持力度尤為顯著。
據中國工業報了解,2023年,悅康藥業研發費用為4.36億元,占營業收入達10.38%;2024年前三季度,悅康藥業研發投入3.15億元,同比增長3.94%。目前,悅康藥業打造了涵蓋核酸藥物、多肽藥物、中藥創新藥、高端化藥等藥物的十一大核心技術平臺,真正實現了從仿制藥向創新藥的轉型。
打造醫藥領域的芯片
創新藥研發同樣需要聚焦核心治療領域未被滿足的臨床需求,聚焦前沿技術路線,需要企業具備敏銳的洞察力和前瞻性。于偉仕透露,超長效降脂小核酸藥物、預防帶狀皰疹的疫苗以及預防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疫苗等三款產品相繼獲得美國臨床試驗批準。其中,超長效降脂藥物是國內首家也是唯一一家獲得美國臨床試驗批準的針對高膽固醇血癥的超長效小核酸藥物。
“技術平臺相當于醫藥領域的芯片。悅康非常重視關鍵技術的研發和突破,依托技術平臺,做一系列的創新藥的項目。”悅康藥業集團董事兼藥物研究院院長宋更申介紹悅康藥業的產品技術路線時說道,悅康藥業未來將重點布局細胞與基因治療藥物、核酸藥物以及多肽藥物。
宋更申向中國工業報分享道,研發這些創新藥物,需要掌握基因編輯、蛋白質工程、人工智能輔助藥物設計等前沿技術,并且要將這些技術巧妙融合運用。
多年來,悅康藥業始終堅持創新引領高質量發展,打造悅康藥業特色的競爭優勢,2024年初,悅康藥業開啟了與華為的數字化轉型全面合作。于偉仕向中國工業報介紹,2024年3月18號,悅康藥業與華為在華為深圳總部進行全面戰略合作簽約;4月18號,華為派出十幾位專家,為悅康藥業全體高層干部培訓;5月18號,華為專家進入了悅康藥業總部、所有分公司進行實地調研;自6月18號以來,華為每一天都有十余位專家在悅康藥業駐場,親自指導企業的數字化變革。
于偉仕強調,悅康藥業要用先進的技術,依托華為的硬件開放、軟件開源的技術優勢,學習華為的頂層設計、組織架構、流程體系、管理系統,來助推悅康的快速發展。借助華為在云計算、大數據、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優勢,悅康藥業將在公司管理、組織架構、戰略執行、供應鏈集成、市場營銷體系、智慧工廠、數字化等方面進行變革升級,全面提升研發效率、優化生產管理、強化供應鏈協同、實現精準營銷和個性化客戶服務,加速悅康增長。
用AI布局的新未來
步入悅康藥業的生產車間,智能化的氣息撲面而來。高速壓片機宛如訓練有素的工匠,精準且高效地進行投料工作;AI視覺檢測系統時刻保持敏銳,如同不知疲倦的衛士,同步掃描藥品外觀,一旦發現任何細微缺陷都能及時察覺。而物聯網平臺則如同一條無形的紐帶,將車間內26條生產線的溫濕度、能耗、良品率等各類數據,實時上傳至云端。在這里,從原料入庫的那一刻起,直到成品出庫,整個流程都實現了數字化管控,構建起一個高度協同、高效運轉的智能工廠體系。
悅康藥業智能化車間生產藥品中
據了解,悅康藥業已圍繞智能化、自動化、綠色化方向,投入巨資對現有藥品生產線進行技術工藝改造和設備智能化升級,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現了智能制造和綠色生產,被評為“國家智能制造試點示范企業”和“全國綠色制造體系建設示范企業綠色工廠”。
而在人工智能領域,多年前,悅康藥業就已意識到AI的重要的方向和趨勢并進行布局,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
他向中國工業報介紹,悅康有幾個關鍵技術,都是基于AI實現了突破。治療RSV(呼吸道合胞病毒)的YKYY018就是這樣一個項目,目前該病毒在全球范圍內還沒有治療性的藥物,悅康用AI生成式模型去生成多肽的分子,經過高質量數據的一輪一輪的投喂,最終得到了一個很理想的候選分子。
“這是真正的原創新藥,而且是完全的設計,同時我們一系列的核酸的底層關鍵技術,包括遞送系統、修飾TLP等,設計過程都用到AI的算法,使我們整個研發效率大幅提升,研發的周期大幅縮短。”宋更申說道,更重要的是,它提高了研發的成功率。
站在國內醫藥行業高質量發展的新節點上,悅康藥業以創新為驅動,以臨床價值為根本,不斷提升研發實力,解決更多患者的未竟之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