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3日,深圳市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會上,深圳市委科技創新委員會辦公室主任、市科技創新局局長張林介紹了深圳打造最好科技創新生態和人才發展環境的總體情況。并與深圳市發展和改革委員會主任郭子平,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副局長、市人工智能產業辦公室主任林毅,深圳市委組織部部務委員、市人才工作局局長羅冰,就如何優化創新生態、精準優化營商環境、推動人工智能和人形機器人產業發展以及持續優化人才政策等問題回答了記者提問。發布會由深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市政府新聞辦主任蘇榮才主持。
近年來,深圳積極推動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實施更積極、更開放、更有效的人才與創新政策,統籌推進教育、科技、人才體制機制一體化改革。深圳將整個城市打造為新質生產力和創新的策源地與孵化器,著力構建系統完備、協同高效的創新生態體系,加速建設具有全球重要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全方位、深層次地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
持續推動全社會加大創新投入
深圳堅持長期主義,鼓勵各類創新主體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根據國家統計局2024年的數據,深圳全社會研發投入2236.61億元、增長18.9%,連續9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研發投入強度達到了6.46%。其中,企業研發投入占比93.3%,研究與試驗發展人員全時當量達到46.1萬人年。2024年,深圳3.7萬戶企業享受研發費用所得稅加計扣除金額達到3798億元,同比增長11.4%,金額創歷史新高。
深圳支持企業及其他社會力量通過設立基金、捐贈等方式,加大對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的投入。接下來,深圳市區財政將繼續增加年度科技預算安排,并逐步提高對中小微企業科技創新的資助比例;繼續加大政府財政和國資國企對科技創新的投入力度,引導駐深資本支持科技創新,統籌用好各級政府引導基金和社會資本,通過市場機制、市場力量,提升企業研發投入,推動全社會研發投入持續保持10%以上增長。
發揮企業科技創新主體作用
深圳90%以上的創新型企業是本土企業,90%以上的研發機構、研發人員、研發資金都在企業,90%以上的職務發明專利和重大科技項目發明專利都出自企業。深圳持續推動政策、資金、項目、平臺、人才等創新資源更多布局在企業,形成大企業頂天立地、創新企業開天辟地、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格局。
2024年,深圳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突破2.5萬家,平均每平方公里擁有12家,密度居全國第一。2024年,深圳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96家、制造業單項冠軍企業29家,總數分別達到1025家和95家,增量均居全國第一、總數均居全國第二。
接下來,深圳將建立完善企業梯度培育體系,既充分發揮大企業的帶動作用,又充分調動廣大中小微企業、初創企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鼓勵和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組建創新聯合體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鼓勵中小微企業自由探索、自主申報,承擔研發攻關項目;推動各類公共、半公共創新平臺、創新載體、科技基礎設施、科研儀器設備向中小微企業、初創企業以及社會各方面青年創業者開放共享。
堅持海納百川大力引才育才
深圳始終把人才作為這座城市最寶貴的財富和最強大的生命力,不唯地域、不問出身、不求所有、不拘一格、不遺余力地引進、培養、使用、協作和服務各類人才。目前,全市高層次人才2.62萬人,留學回國人員22萬人,技能人才406萬人,各類人才總量700萬。920名深圳學者入選全球前2%頂尖科學家榜單。2024年,深圳的常住人口增加近20萬人,增量較2023年增長了55.4%,連續兩年位居《中國城市95后人才吸引力排名》第一名。
接下來,深圳將采取有針對性的超常規舉措,出臺創新創業青年人才政策,進一步優化實施引才伯樂獎、鵬城優才卡等現有政策,加力推出新一批人才評定、頂尖人才直認、重點產業緊缺崗位清單、人才褒獎激勵等系列新措施,以請進來、走出去等方式強化人才合作協同,以誠意滿滿的“橄欖枝”吸引更多的“金鳳凰”。
實施鯤鵬青年創新創業合作計劃
深圳是創新創業的熱土和樂園,一直以來深圳持續完善全方位創新創業服務體系,出臺實施《深圳市創業項目管理辦法》等政策,舉辦中國深圳創新創業大賽、“創青春”、“挑戰杯”等創業賽事活動,激發全社會創新創業創造活力。連續7年聯合深交所推出優秀創賽項目線上路演活動,助力企業融資80多億元。截至目前,深圳系列創業賽事已培育26家上市企業、320余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4600余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涌現出了像晶泰科技、元戎啟行、海柔創新等一大批人工智能、機器人新賽道的新銳企業。
為進一步支持廣大青年創新創業,去年11月深圳在高交會上啟動了“鯤鵬青年創新創業合作計劃”,邀請全球全國高校、研究機構、在校學生、青年教師和科研人員,與深圳合作創新創業。
接下來,深圳將與國內外近100家創新創業大賽組織單位、知名高校和創投機構簽約,聯合推薦具有投資前景的創業項目入庫,為在校大學生創業實踐和青年創業者提供用房、資金等全要素支持,最高的資助金額達到100萬元。近期,深圳還將出臺實施新一輪支持發展瞪羚企業、獨角獸企業政策文件,促進企業加快發展壯大。
建立完善“一張床、一間房、一套房”的無憂安居體系
深圳全力做好各類人才住房保障工作,讓人才在深圳安心逐夢。實施“深夢揚帆”“深夢啟航”計劃,深圳已經實施了12年為來深求職的高校應屆畢業生提供7天免費住宿的政策,對來深就業創業的人才以優惠的租金價格提供一張床或一間房。大力保障各類人才住房供給,為50萬人才提供了住房保障。接下來,深圳將制定更具針對性的住房保障政策,只要是在深圳就業或創業的人才,都想方設法提供一張床、一間房,甚至一套房等服務。將為高校應屆畢業生來深求職提供免費住宿天數從7天延長到15天。對于在深就業創業的人才,結合實際提供面積不等的保障性租賃住房,讓有志在深圳發展的各類人才進得來、住得安、留得下、能成業。
建立完善“一張辦公桌、一間辦公室、一層辦公樓”的樂業辦公體系
深圳持續優化產業空間總體布局,創新空間保障方式,打造一批高質量、低成本的創新創業空間,目前全市創新型產業用房總面積達933萬平方米。與此同時,深圳在全市范圍內梳理了70個集中連片區域、總面積約100平方公里的產業用地,并推出13平方公里首批招商用地,確保好項目都有地可落。已構建起“市-區-街道-園區”四級的虛擬園區體系,提供注冊登記、融資、保險、會計、法律、數字化等一攬子服務保障體系。深圳正在規劃建設的總面積達525平方公里的20個先進制造業園區、20個科技創新集區,將不斷提升產業園區服務水平,提供基礎性公共服務的智慧化、標準化園區。市區聯動集中推出不少于400家孵化器、眾創空間、科技園區等各類產業創新空間面積1600萬平方米,為初創企業梯度配置“一張辦公桌、一間辦公室、一層辦公樓”的空間。
強化科技金融支持
深圳積極發展科技金融,成立了千億級的產業引導基金、百億級的天使母基金和20億元的科技創新種子基金,構建覆蓋科技創新全命周期的金融服務體系。2024年新增私募股權、創投基金152支,管理規模超1.5萬億元。創新推出研發貸、并購貸等信貸產品,2024年末全市科技貸款余額達9873億元。支持科創企業赴海內外上市融資,2024年境內外新上市企業22家,累計上市企業達579家。健全融資風險分擔和補償體系,設立了50億元風險補償資金池,對科技貸款損失最高補償50%。
接下來,深圳將進一步健全促進科技創新的多層次金融服務體系,引導銀行業加強科技信貸支持,保險業積極發展智能駕駛、無人機等科技保險產品,證券業加大企業上市、再融資、并購等支持,創投業持續壯大耐心資本、大膽資本,依托前海股權交易中心建設“專精特新”專板,近期將出臺促進風投創投高質量發展政策文件,引導創投機構投早投小投長期投硬科技。
發揮科技創新支撐作用
深圳圍繞加快解決重點產業鏈“卡脖子”問題,構建由企業自主確定技術路線、全流程項目管理,政府負責配套和服務的工作機制,全市共支持企業實施270多個技術攻關項目。全市已建和在建的智能算力超過62E,超智協同、異構融合、普惠泛在的可持續算力供給體系正在加快形成。建成鵬城國家實驗室、14家全國重點實驗室、4家廣東省實驗室和國家第三代半導體技術創新中心深圳綜合平臺,全市各類創新載體超4000家。
接下來,深圳將繼續實施科技重大專項,“揭榜掛帥”類項目資助額度最高3000萬元,論證類項目資助金額最高1億元。建設國際先進技術應用推進中心(深圳),概念驗證中心和中小試基地最高資助2000萬元。優化重點實驗室政策,對市重點實驗室最高資助500萬元,對牽頭在深全國重點實驗室最高資助3000萬元。
2025年,深圳將多渠道募集45億元資金,專項用于訓力、模型、語料、場景補貼、科技研發等,為初創企業使用算力提供最高60%的資助。
大力推動場景應用和市場開拓
深圳堅持把整座城市作為新技術新產品的試驗場,深入開展新場景大規模示范應用,積極開展“我幫企業搭場景”專項行動,在先進制造、低空經濟、金融服務、政務服務、城市治理、交通運輸、公共安全等領域開拓一批應用場景,累計發布近200個“城市+AI”應用場景,在全國率先將政務服務系統接入DeepSeek系列大模型,上線運行“深小i”AI政務助手。全力推進“我幫企業找市場”,2024年舉辦高交會、文博會等展會超400場,服務近7萬家企業,推動“深圳創造”“深圳產品”走向全國全球。
接下來,深圳將積極推進全時全域全行業應用場景開放,盡最大努力幫助企業對接各類應用場景資源,尤其是在人工智能領域再開放一批“城市+AI”應用場景,在人形機器人領域推動產品在教育、家庭、醫療康養等服務領域及工業制造、安防巡檢、搶險救災等領域試點應用,完善首臺(套)、首批次、首版次等推廣應用政策,讓新技術更好更快變成產品,進入千行百業和千家萬戶。
深入推進面向國內外的開放創新合作
深圳充分發揮鏈接全球創新資源開放合作的優勢,大力引進蘋果、英特爾、亞馬遜、西門子等世界500強企業在深圳設立研發中心。世界無線局域網應用發展聯盟、國際星閃無線短距通信聯盟等6大國際組織落戶深圳,累計輸出138項團體標準。加強同共建“一帶一路”國家和地區科技合作,引導深圳企業在海外設立100多個研發中心。以前海、河套為平臺強化深港科技合作,深圳-香港-廣州科技集群連續5年在世界知識產權組織《全球創新指數》中排名第二。
接下來,深圳將以更大力度、更開放的政策,對接全國全球創新資源,對國際合作項目最高支持3000萬元。大力支持企業主導或者參與制定新一代移動通信技術、人工智能、云計算與邊緣計算等領域國際標準。支持企業廣泛布局研發中心,集聚用好人才及各類創新資源,積極融入全球創新網絡。探索實施“開源合伙人”支持計劃,打造科創開源之城。
打造一流營商環境和高品質生活環境
深圳堅持營商環境沒有最好只有更好,按照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和對照世界銀行營商環境評估標準“三化一對照”的思路,累計迭代推出1500余條優化營商環境改革措施,持續完善城市公共服務,連續4年獲評“營商環境最佳口碑城市”,2024年全市新增登記經營主體56.2萬戶,平均每月新增經營主體近5萬戶,累計存續總量440.4萬戶、居全國城市首位。
深圳以“山海連城綠美深圳”生態建設為牽引,全面提升城市建設管理運營水平,持續優化城市環境和生活品質,打造全域公園城市,鯤鵬徑獲評2024中國十大登山戶外運動特色目的地。
接下來,深圳將持續深化營商環境改革,開展包容審慎監管,推行沙盒監管模式,在重點領域建立“免申即享”政策清單,做好知識產權的創造申請維護保護使用,支持深圳證券交易所建設好科技成果與知識產權交易中心,在全社會營造鼓勵創新、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
近期,深圳將出臺新一輪優化市場化營商環境工作方案,進一步加強民營經濟權益保護,支持更多民間資本參與重大項目建設,厚植民營經濟的發展沃土。(毛志亮/文 主辦方/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