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5日,安徽省在“奮發有為往前趕”系列新聞發布會上,公布了2025年產業發展的宏偉藍圖。為塑造發展新動能新優勢,安徽將大力推進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和未來產業培育壯大工程。
在新興產業領域,安徽計劃在2025年實現汽車全產業鏈營業收入突破1.75萬億元,推動新材料和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營收邁上新臺階,均突破萬億元。為實現這一目標,安徽將充分依托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國家實驗室等戰略科技力量,持續實施省重大產業創新計劃,聚焦能源、信息、環境、健康等領域開展產業鏈協同攻關。同時,建立前沿技術創新培育工作機制,對前沿技術進行開放式全量發現、常態化遴選優選和梯度式培育轉化。
此外,安徽省還將加快建設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并積極培育爭創后續批次國家集群。在新能源汽車、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術等重點領域,致力于打造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先進制造業集群。同時,開展“人工智能+”行動,計劃將智能算力規模提升至2萬P,新引育重點數商100家以上。
在未來產業發展方面,安徽將推動首批省級先導區落地一批孵化平臺和產業項目,啟動籌建第二批先導區,并積極爭創國家級先導區。在量子科技、空天信息、低空經濟、人形機器人等前沿領域,培育一批有影響力的未來產業“新星企業”,建設未來場景實驗室和試驗區,將合肥濱湖科學城打造成前沿科技轉化首發應用區,力爭全省未來產業規模突破1600億元。
回顧2024年,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成績斐然,全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達到43.6%,較上一年提高0.7個百分點;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增長22.3%,對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的貢獻率達到35.3%。汽車產量357萬輛,新能源汽車產量168.4萬輛,均位居全國第二,整車出口量更是躍居全國首位。晶圓代工能力躋身全國前三,顯示面板產能位居全國第二。智能算力規模超過1.6萬P,人工智能產業發展評價位居全國第六。
安徽省在未來產業布局上也邁出了重要一步,出臺了全國首部省級層面未來產業法規,并籌建首批10個省級未來產業先導區。量子科技企業數量位居全國第一,聚變能源商業化進程走在世界前列,低空經濟規模也位居全國前列。(趙志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