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7日,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青島市人民政府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委、“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承辦的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圓滿落幕。
作為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濱之城”平臺正式啟動后首個重大活動、2025年聯合國海洋大會(法國尼斯)的會前特別活動,本次大會吸引了來自全球29個國家和地區的近400名國際涉海組織有關負責人,國內外涉海企業、政府部門、科研機構代表及專家學者參與,開啟了一場知識經驗互享、思想火花碰撞、理念共識凝聚的藍色盛會,為推動海濱城市與海洋科學發展提供了一個全球協同合作和交流的平臺。
閉幕式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海洋政策與區域協調主管、聯合國“海洋十年”全球協調員朱利安·巴爾比埃面向全球發布了《青島宣言》,呼吁全球沿海城市、港口、“海洋十年”行動及相關利益攸關方攜手共進,將“海濱之城”平臺打造成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海洋合作平臺,共同守護海洋的健康與活力,為后代創造一個更加繁榮、可持續的藍色未來。
《青島宣言》提出六大行動倡議:一是搭建全球海洋城市合作平臺,呼吁全球沿海城市加入“海濱之城”平臺,構建藍色伙伴關系網絡,提升沿海城市在氣候變化應對等領域的能力;二是推動海洋科技創新合作,促進海洋科學與城市科學融合,賦能海洋城市發展;三是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采取科學措施,發展清潔能源,增強海洋城市韌性;四是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加強海洋保護區建設,維護海洋生態健康;五是發展可持續的藍色經濟,推動新興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轉型,打造新質生產力;六是培育藍色市民,加強海洋教育,提升公眾海洋素養,保護和傳承海洋文化遺產。
作為大會的重要成果,本次大會發布了《“海濱之城”平臺年度進展報告》,青島西海岸新區、肯尼亞蒙巴薩郡等城市面向全球分享了在海洋生態保護領域的實踐經驗和先進做法,廈門市、海洋清理組織等8個新成員、新伙伴加入聯合國“海濱之城”平臺。在未來,平臺成員將群策群力,共同應對氣候變化、海洋污染等全球挑戰,攜手共建人海和諧發展的美麗家園。
會議期間,“適應、減緩和復原力:應對氣候變化”“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管理:應對海洋污染和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海濱城市藍色經濟可持續發展”“海洋素養、沿海居民教育和青年參與”“伙伴關系與能力建設”等五場專題會議成功舉行,與會嘉賓通過報告分享、討論交流等方式,為全球海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寶貴的經驗和建議。
“本次大會對解決海洋目前遇到的一些沖突和挑戰,如海平面上升、海洋污染、海洋生態系統退化等具有積極意義,中國在海洋環境保護方面的長期規劃值得肯定。”聯合國海岸帶韌性協作中心項目主管塞西莉亞·比托尼表示。
海洋是地球生命的搖籃,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空間。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的成功舉辦,是全球海洋城市發展進程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為海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新的思路、方向和動力,開啟了海洋城市發展的新篇章。未來,青島西海岸新區將進一步提升參與全球海洋治理能力與水平,努力打造“海洋十年”中國最佳實踐,為服務海洋強國建設、構建海洋命運共同體作出新的貢獻,真正實現“海洋讓城市更美好”的目標。(通訊員夏翠梅陶雯雯)
相關鏈接:青島宣言
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
海洋是生命的搖籃、資源的寶庫、全球氣候變化的控制器,也是人類社會可持續發展的基石。2025年2月26至27日,在聯合國“海洋科學促進可持續發展十年”背景下,由青島市人民政府與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政府間海洋學委員會共同主辦,青島西海岸新區管理委員會與“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承辦的首屆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城市大會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成功舉辦。大會以“海洋讓城市更美好”為主題,匯聚全球海洋城市、專家學者及各利益相關方代表,共同探討海洋城市可持續發展的科學路徑。值此盛會閉幕之際,我們面向全球發布《青島宣言》,呼吁全球沿海城市攜手創造和利用科學知識服務決策,構建公平合理、可持續的藍色伙伴關系,從而提升海洋素養,應對全球氣候變化,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推動海洋科技創新,發展可持續的藍色經濟,為實現聯合國海洋可持續發展目標貢獻力量。
一、搭建全球海洋城市合作平臺,構建藍色伙伴關系網絡
我們呼吁全球沿海城市積極加入“海濱之城”平臺,共同搭建藍色伙伴關系網絡,深化海洋城市間的合作與交流。通過分享最佳實踐、整合資源與技術,提升沿海城市在氣候變化應對、應對海洋災害的韌性提升、海洋生態保護、防災減災和海岸帶綜合管理等領域的能力。我們致力于推動全球海洋城市協同行動,共同實現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14(SDG14)及其他相關目標,打造海洋與城市和諧共生的范例。
二、推動海洋科技創新合作,賦能海洋城市發展
我們呼吁全球沿海城市加強海洋科技創新合作,促進海洋科學、本土知識體系與城市管理的深度融合,推動多學科交叉研究。通過共享科技成果,提升城市應對海洋領域挑戰的能力,增強海洋城市的韌性與適應能力。鼓勵全球海洋城市及各利益攸關方參考2024年海洋十年大會發布的《巴塞羅那聲明》中確定的優先事項,共同設計基于科學的解決方案,將優秀的科研成果更多地轉化為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政策工具和公共服務產品,為海洋城市的可持續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三、應對全球氣候變化挑戰,增強海洋城市韌性
我們呼吁打造基于科學的應對氣候變化、增強城市韌性的工具包,助力全球沿海城市采取科學措施應對全球氣候變化背景下海洋與氣候災害,包括加強海洋和氣候環境監測與預測、建設防災減災基礎設施、采納基于自然的解決方案、提升能力建設等。通過發展海上風電、太陽能、海洋能等清潔能源,推動沿海城市向低碳、綠色、可持續發展方向轉型。我們致力于構建氣候韌性城市,減少海平面上升和極端天氣和氣候對沿海社區的威脅。
四、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維護海洋生態健康
我們呼吁全球沿海城市加強海洋保護區建設,建立國際合作網絡,設立專項基金支持珊瑚礁、海草床、紅樹林等關鍵生態系統的恢復與保護。通過建立海洋生物多樣性動態數據庫,科學監測赤潮等災害對海洋生態健康的影響,推動基于生態系統的海洋與海岸帶綜合管理。我們承諾共同保護海洋生物多樣性,提高海洋生態系統的穩定性與可持續性。
五、發展可持續的藍色經濟,打造新質生產力
我們呼吁全球沿海城市制定和實施具有氣候韌性、包容性和公平合理的可持續藍色經濟發展政策與戰略。積極推動海洋生物資源高值化利用、海洋新能源、海洋裝備制造等新興產業發展,促進傳統海洋產業向綠色、循環、低碳方向轉型。
六、培育藍色市民,提升公眾海洋素養
我們倡導全球沿海城市加強海洋科普教育,推動海洋知識普及,培養保護海洋的青年一代。通過多元化的公眾教育活動,提升沿海居民特別是中小學生對海洋的認知與責任感。同時,我們呼吁加強對海洋文化遺產的保護與傳承,推動海洋文化產品的創新與傳播,增強全社會對海洋可持續發展的認同與支持。
以本次大會為契機,在由法國和哥斯達黎加共同主辦的2025聯合國海洋大會即將在法國尼斯舉辦之際,我們致力于與合作伙伴攜手,支持城市在科學與知識方面的需求,進一步實現"海平面上升與海岸帶韌性聯盟"(OceanRiseandCoastalResilienceCoalition)的愿景目標。我們呼吁全球沿海城市、港口、“海洋十年”行動及相關利益攸關方攜手共進,將“海濱之城”平臺打造成為開放包容、互利共贏的全球海洋合作平臺。讓我們共同守護海洋的健康與活力,為子孫后代創造一個更加繁榮、可持續的藍色未來。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