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賈支渝
近日,山西省生態環境廳印發《山西省重點項目環評服務保障措施》,明確主動開展服務、提高審批效能、加強跟蹤調度等3方面11項措施,以環評服務“加速度”助力重點項目“早落地、早見效”,助力統籌推進山西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
健全“馬上辦”等機制,打造政務增值服務
在措施中,山西省生態環境廳提出,積極主動開展服務,完善省級重點項目專班服務、專員跟進機制,主動與省、市有關部門溝通對接,實時掌握重點項目謀劃及進展情況,動態更新重點項目清單;開展環評前期指導服務,從政策、技術和選址等方面開展合規研判,避免出現重大方向性錯誤;審批時實施“清單制+責任制+銷號制”管理,健全簡單事項“馬上辦”等機制,打造政務增值服務。
提供“一對一”服務,簡政增效賦能
《措施》明確,要提高審批效能,對滿足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落實園區規劃的入區建設項目,壓縮環評編制內容,簡化政策規劃符合性分析、選址的環境合理性、區域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評價等內容。同時,優先開展省級重點項目預評估,幫助企業解決環評編制中存在的問題,提高環評文件質量和評估效率。此外,開辟綠色通道,為重點項目提供“一對一”服務,簡政增效賦能,試點同一建設項目的多個生態環境審批類事項的同步辦理,開展“多評合一”試點,強化環評要素保障,助力重點項目早日落地見效。
跟蹤管理,確保省、市、縣三級統籌推進
《措施》強調,要加強跟蹤調度,各市環評審批部門要同步制定省級重點項目服務保障措施,建立建設項目環評審批信息臺賬,實行跟蹤管理,確保省、市、縣三級統籌推進。同時,要健全本市生態環境部門服務重點項目的工作機制,建立問題解決工作閉環程序。為推動技術難題高效解決,確保相關工作順利開展,《措施》提出,省生態環境廳將會同有關單位和有關專家,實時響應并精準答疑,提供全方位的技術指導,為工作推進提供堅實有力的技術支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