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近日發布的1月主要金融數據顯示,安徽省制造業貸款余額在1月份突破了1萬億元。
2024年,安徽省規上工業總營收居全國第6位,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幅居全國第4位。從供需兩端來看,安徽省制造業貸款的萬億元突破都得到了有效支撐。供給端,是信貸結構主動適配產業結構,而這種適配又以需求拉動為牽引;制造業貸款需求的增長,總體來說還是源于訂單增長、研發投入、企業擴產等制造業基本面擴張性因素支撐。因此,制造業貸款總量的突破,總體驗證了制造業相對活躍的發展勢頭,反映出經濟運行的回升態勢。
開年首月的金融數據也印證了這一態勢:1月份當月,安徽省新增貸款2371.56億元,住戶中長期貸款同比多增,住房貸款需求企穩回升,普惠小微貸款同比增幅也達到15%以上。
金融助力制造業貸款攀升
開春以來,山鷹紙業(宿州)有限公司“年產360萬噸包裝紙一期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火熱景象,挖掘機鐵臂高舉,裝卸車穿梭有序……
據了解,山鷹包裝紙項目采用再生纖維回收技術,生產箱板紙、瓦楞紙等綠色包裝材料,可減少30%的木材消耗。而這些包裝材料,也是當下電商和快遞行業大量運用的包裝材料,需求強勁。這一項目全部投產后,年產值將達300億元,可提供5000個就業崗位,并帶動下游30余家包裝企業集聚發展。
“地上工程建設已基本完工,項目的順利推進離不開中國銀行宿州分行的支持。”山鷹紙業宿州項目有關負責人介紹,在項目審批階段,中行僅用了6天時間,就完成了貸款批復,并牽頭積極協調同業金融機構,參與項目銀團貸款,順利實現該項目25.7億元銀團貸款的落地;今年以來,該行已投放1.99億元項目貸款。
制造業貸款具有需求量大、用款周期長、風險控制難度高等特點。制造業企業在貸款過程中,往往面臨貸款期限越長,審批越難、利率越高的問題。因此,為制造業企業持續注入金融力量顯得尤為重要。
今年以來,安徽省制造業貸款保持較高增速。截至1月末,全省制造業貸款余額10375.32億元,同比增長16.18%,高于各項貸款增速5.95個百分點,當月新增382.17億元。
制造業是國家經濟命脈所系,推動全省經濟高質量發展,需重視制造業尤其是高新技術制造業、戰略性新興產業等擴大投資過程中的中長期融資需求。
據悉,近年來安徽省相繼出臺金融助力民營和中小微企業發展“10條”措施、信貸支持制造業高質量發展“8條”措施等,政策支撐力度不斷加強,積極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制造業支持力度。同時,圍繞先進制造業集群、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產業園區,深化“十行千億萬企”融資服務專項行動。
“我們引導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降低制造業企業融資擔保門檻,對獲得質量榮譽、參與制定先進標準、取得高端質量認證的優勢制造業企業,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開展提高增信額度試點;針對訂單增加、應收賬款期限增長的制造業企業,部分地市推動政府性融資擔保機構擴大‘訂單貸’增信規模,實行‘見貸即保’。”省地方金融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說。
住戶中長期貸款月度增加200多億元
“新年首月,安徽各項貸款大幅增加。”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有關負責人介紹,截至1月末,全省人民幣各項貸款余額88380.06億元,同比增長10.23%,增速居全國第4位,高于全國2.70個百分點,當月新增2371.56億元。
信貸“開門紅”的背后,主要有兩點驅動:一是從政策端看,信貸政策更加積極;二是從銀行端看,今年商業銀行更加重視“開門紅”,不僅有形式多樣的旺季營銷活動,而且將去年年底的部分信貸項目儲備延后至今年年初,或是盡量將后期項目前置。
新增貸款結構有何變化?企業和居民的貸款增長各有特點。
1月份,安徽住戶貸款增加227.07億元,這主要得益于住戶中長期貸款增長。
數據顯示,住戶中長期貸款當月增加212.25億元,同比多增22.89億元,折射出居民住房貸款需求企穩回升。
年初,在一系列政策組合拳作用下,房地產市場呈現積極變化。
國家統計局公布《2025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變動情況》顯示,今年1月份,70個大中城市中,一線城市商品住宅銷售價格環比繼續上漲,二三線城市環比總體略降;一二三線城市同比降幅均持續收窄。
與此同時,企業貸款特別是企業中長期貸款新增較多,為實體經濟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提供了較為充足的資金支持。在安徽人民幣貸款增量中,企(事)業單位貸款增量占比超九成,是信貸增長的“壓艙石”。
數據顯示,今年1月,安徽省企(事)業單位貸款增加2147.54億元,同比多增78.38億元,其中,短期貸款當月增加570.33億元,同比多增41.17億元。
“活水”流向重點領域、薄弱環節
開年即“開跑”,不少項目年初就開工建設。
為滿足年初集中的資金需求,金融機構早謀劃、早部署、早發力。“在年初加力擴圍實施‘兩新’政策的支持下,重大項目建設爭取盡早啟動的勁頭很足,帶動基礎設施貸款較快增長。”一家國有商業銀行安徽省分行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這也體現在金融數據上。截至1月末,安徽省基礎設施業貸款余額15575.68億元,同比增長9.50%,當月新增561.90億元。“今年以來,金融機構聚焦交通、能源、水利等網絡型基礎設施,城市基礎設施,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等五大基礎設施建設領域,不斷創新融資支持方式,發揮綜合金融優勢,服務安徽省新型基建發展。”人民銀行安徽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說。
記者從多家銀行了解到,開年以來,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加快形成,除了先進制造業、基礎設施建設,普惠小微、鄉村振興等領域融資需求不斷上升。
“現在辦貸款太方便!”談起最近的貸款經歷,安徽仕峰起重設備安裝有限公司負責人余士峰頻頻夸贊,“我正為新建廠房的資金犯愁,中信銀行的金融服務專員直接上門幫我辦理貸款,手續簡單、放款快,利率還優惠了0.5個點,400多萬元的貸款一年可節省3萬元利息。”
余士峰提到的金融服務專員源于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專員制度。安徽正著力打造網格化精細化的基層普惠金融服務新模式,為小微企業提供服務更全、價格更優、信息更新的金融服務,以推動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落地顯效。
越來越多的小微企業主像余士峰一樣,獲得了便捷及時的金融服務。截至1月末,安徽省普惠小微貸款余額13896.55億元,同比增長15.67%,當月新增295.62億元。
此外,安徽省涉農貸款穩步增長。金融機構深入挖掘涉農產業金融需求,合理配置信貸資源,優化授信流程和額度管理,以創新產品推動涉農行業及企業的發展。1月末,全省涉農貸款余額25411.13億元,同比增長9.72%,當月新增803.38億元。
金融“活水”正更精準、更靈活,流向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薄弱環節。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