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曹雅麗
為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開展鄉村振興及“百千工程”相關工作要求,推動農產品加工業優化升級,助力一二三產融合發展。近日,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等7部門聯合發布《北京市關于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發展的若干措施》(以下簡稱《若干措施》),從用地支持、準入管理、裝備提升、產品創新、倉儲流通、市場拓展、金融支持、人才培養、質量安全等9個方面提出了政策措施,推動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高質量發展。
2月21日,北京市經信局舉辦政策解讀發布會。《若干措施》明確,對符合要求的農加工建設項目,按照項目總投資的一定比例予以支持;按照政銀擔企協調聯動的機制,對符合要求的農加工項目,提供政策性擔保、貼息等金融支持;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引入先進設備和技術,為符合條件的農加工中小企業開展綠色診斷,指導技術改造;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延長產業鏈和價值鏈,開發高端、定制化的農產品加工品。
加大政策含金量
題文:《若干措施》加大了政策的含金量,給足農產品加工企業資金和金融支持。對提高本地農產品加工能力、延伸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的新主體項目,按照項目總投資的一定比例予以支持。
《若干措施》聚焦產品加工主體反饋的“用地難、準入難”兩大痛點,提出“國有建設用地、點狀配套設施用地、農村集體建設用地、設施農業用地”四條落地路線,允許在現有設施基礎上進行改擴建,著力解決農產品加工項目用地難題。同時,明確了經信、農業農村、規自、環保、市場監管等部門職責,要在備案、審批等環節為農產品加工主體市場準入做好服務。
《若干措施》加大了政策的含金量,給足農產品加工企業資金和金融支持。《若干措施》提出,對提高本地農產品加工能力、延伸農產品加工產業鏈條的新主體項目,根據《北京市鄉村振興產業綜合發展項目資金管理辦法(試行)》,對符合要求的產品加工建設項目,按照項目總投資的一定比例予以支持。同時,按照政銀擔企協調聯動的機制,對符合要求的農產品加工項目,提供政策性擔保、貼息等金融支持。
據了解,《若干措施》對于納入支持的新主體項目,市級財政按照項目總投資的50%給予支持,支持額度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
什么樣的創新主體能享受政策支持?對此,北京市農業農村局產業發展處處長鄭桐富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表示,產業的基礎依托是農業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凡是符合區域農村產業發展定位布局,具備一定新理念、新技術、新業態、新生產組織方式的主體,都可以參與項目申報,都有爭取項目資金的機會。
“新主體支持政策堅持惠農、富農,把是否有聯農帶農機制、是否能促進農民就業增收致富作為政策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申請的新主體項目要有一定的資金配套能力和項目成熟度。財政資金支持農產品加工項目起的是引導、示范作用,主要還是靠市場主體自身投入。”鄭桐富表示,因此,推進農加工項目的實施主體要有一定的示范性,有一定的資金配套能力,項目用地、資質、內容等要符合規劃,手續完備,科學合理,確保項目確定后能夠迅速實施,建一個成一個。
對于建設用地供應計劃方面,北京市規劃和自然資源委員會自然資源開發利用處副處長黃蔚表示,2025年安排指標60-80公頃,年度安排指標逐年提升,農產品加工等鄉村產業用地需求應保盡保。
黃蔚介紹點狀配套設施用地方面,北京市堅持規劃引領和綠色發展,明確各區按照“村地區管、鄉鎮統籌”原則先行開展試點工作,結合農業生產、農業高科技、種業高科技、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需要,研究確定試點鄉鎮及試點項目,切實保障農業生產等配套設施用地需求。設施農業用地方面,在符合規劃要求的前提下,設施農產品用地中的初選包裝、初加工場地,可以用于蔬菜、果品等鮮活農產品分揀、分級、清洗、預冷和包裝,以及凈菜加工,不包括利用設施農業用地中的附屬設施用地開展農產品其他類型的就地加工。
支持企業引入先進設備和技術
題文:把農加工中小企業作為重點支持對象。首次貸款貼息標準:對中小企業貸款實際利息給予20%的貼息,貼息資金不超過實際放款額的1%
《若干措施》提出,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引入先進設備和技術,為符合條件的農加工中小企業開展綠色診斷,指導技術改造;在促進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發展壯大的同時,引導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落實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標準,提升農產品質量和安全水平,筑牢質量安全屏障。
“我們將為有意愿的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開展免費的綠色診斷服務,根據診斷結果指導農產品加工企業綠色技術改造,促進企業節能降碳、降本增效。將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首次貸款信貸投放力度,對符合條件的企業首次貸款按實付利息的20%或40%給予貼息支持,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北京市經濟和信息化局中小企業處處長楊靖國表示。
楊靖國介紹,2月20日,北京市經信局聯合五個市級部門發布實施首貸貼息2025年修訂版政策,即《北京市中小微企業首次貸款貼息實施細則(2025年修訂版)》,2025年實施細則支持對象是符合《中小企業劃型標準規定》(工信部聯企業〔2011〕300號)的中小微企業,把農加工中小企業作為重點支持對象。首次貸款貼息標準:對中小企業貸款實際利息給予20%的貼息,貼息資金不超過實際放款額的1%;如果是創新型中小企業,最高對實際利息給予40%的貼息,貼息資金最高不超過實際放款額的2%。
“我們將定期開展企業調研和座談會,實時掌握農產品加工主體的發展情況和訴求。將持續完善企業訴求反饋渠道,做好農加工企業的‘娘家人’,推動農加工企業蓬勃發展。”楊靖國表示。
支持延長產業鏈和價值鏈
題文:農產品加工業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構建利益鏈的關鍵環節,對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若干措施》支持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延長產業鏈和價值鏈,開發高端、定制化的農產品加工品,發展“小而精”“優而美”的特色農產品,培育具有“京味特色”的農產品品牌。
楊靖國介紹,北京市經信局將扎實做好“土特產”文章,培育一批特色農產品加工企業。推動29家產業創新平臺資源深度賦能農加工中小企業,通過組織對接活動,推動農加工企業和產業創新平臺“結對子”,幫助企業獲得工藝指導和技術支持。將堅持“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立足首都產業特點和區域特色,挖掘一批延伸提升農產品加工產業鏈和價值鏈的農加工項目,培育一批開發“小而精”“優而美”特色農產品的企業。
此外,北京市經信局還將推出專門支持農產品加工企業的“設計券”“直播券”,支持品牌設計和市場拓展。“設計券”主要支持企業購買外包裝設計及品牌推廣服務,包括但不限于LOGO設計、外包裝設計、產品拍攝、品牌建設與推廣、設計物產權保護等;“直播券”主要支持企業購買“短視頻、直播帶貨”等宣傳服務,包括但不限于直播平臺、網紅大V主播、流量推送、直播間廣告位投放以及技術支持服務等。
鄭桐富表示,北京市農業農村局將深化“北京優農”品牌建設,通過開展農產品進社區、舉辦“北京特色農產品消費季”、京郊特色農產品市集等形式,助力農加工主體打造品牌、拓展市場,激發農產品加工中小企業發展活力。
“總之,農產品加工業是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價值鏈、優化供應鏈、構建利益鏈的關鍵環節,對于實現農產品減損增效,提高農業附加值,推進農業提質增效,促進農民就業增收,推動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鄭桐富表示,下一步,將圍繞推動政策實施,深入基層、農業企業等送政策、送服務,廣泛開展宣貫活動,確保政策落地見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