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新質生產力概念的提出,進一步明確了以科技創新推動產業創新、以產業升級構筑競爭優勢的發展方向。
“走向全球頂峰,比拼的不是規模和體量,而是高科技武裝下的高質量,必須要依靠科技創新才有未來。”2025年全國兩會召開之際,全國人大代表、傳化集團董事長徐冠巨接受了中國工業報記者專訪。徐冠巨表示,傳化集團把科技引領、創新驅動作為戰略核心加以推進,近三年保持年復合增速50%的科技投入和30%的創新投資。
徐冠巨介紹,目前,傳化集團建立“集團中央研究院+產業技術研究院+企業產品研發中心+外部伙伴聯合創新中心”的科技創新完整組織體系。整合科技創新資源,建立多層次科技人才隊伍。加強與中科院、山東大學、斯坦福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40余個高校機構、科研院所的合作。促進與科學家等領軍人才協作、科技成果轉化、創新人才引進,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在這一系列行動之下,涌現了一批成果,每年新產品收入占比超過20%。”徐冠巨說,其中,稀土橡膠打破我國40多年技術瓶頸,無氟抗芯吸劑實現全球首創,前紡油劑打破長期市場與技術壟斷,精草銨膦生物法技術實現原創,工業硅工藝技術行業領先。
形成新質生產力,就要積極發展、培育新興產業,以科技創新引領產業全面振興,帶動新經濟增長點不斷涌現。
傳化集團高度重視傳統產業升級,努力推動傳統產業升級服務新興產業發展,進而成為發展新動能的重要組成部分。傳化通過近40年積累的化學化工產業優勢,將數百個產品品系、近2萬個產品的制造基礎、優勢和能力,成功延伸至芯片、半導體、光伏、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等高科技領域;同時,通過模式創新帶動并放大科技創新,傳化科技城共享實驗室、共享器械平臺逐步建立,服務生物技術產業創新發展。
新質生產力,正在深刻改變企業的運營模式和創新路徑,推動企業在技術突破、效率提升和生態構建等方面實現跨越式發展。
“通過聯合技術創新,聯合上下游企業攻堅,打破了國外對我們十多年的技術壟斷,在細分領域展現出中國企業的技術實力,贏得國際客戶的信賴。”徐冠巨舉例說,傳化化學的無氟抗芯吸劑在環保和功能方面取得雙突破,引領行業,攻克結焦、毛絲等難題,解決了市場上含有PFOA/PFOS等產品對人體健康的危害,產品遠銷歐美客戶。
積極擁抱AI提質增效。徐冠巨介紹,傳化物流探索無人車“上倉下運”試點提升協同效率,探索低空物流場景與AI功能結合。同時,借助5G、無人機和機器狗等設備,實現自助服務、AI全方位監控和高效運營。
打造科技創新平臺,服務創業與企業成長。傳化科技城以科技創新為核心動力,構建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為科創企業按下發展“快進鍵”。
企業是科技創新的主陣地,也是科技成果的轉化地,企業要發展新質生產力,必須堅持創新驅動、數字賦能、綠色引領、開放合作,不斷提升自身核心競爭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未來,傳化集團需要進一步擁抱AI時代,同時,與領軍企業共建生態。”徐冠巨表示,傳化集團特別強調開放創新與平臺共享,充分發揮傳化的產業優勢、場景優勢,與行業領軍企業合作,構建創新生態。
記者了解到,傳化的化學化工材料廣泛應用于高科技領域。稀土橡膠為特斯拉、比亞迪、小米、蔚來、理想等新能源汽車提供輪胎材料,目前全球排名前25輪胎企業中有24家是傳化客戶。硅基材料憑借優秀的親膚、阻燃、粘接、減震等產品性能,通過與比亞迪、藍思、立迅、伯恩等標桿客戶合作,被廣泛應用于華為、小米的手機及可穿戴設備等高端電子產品上。
徐冠巨介紹,傳化物流強化場景+新技術、場景+新模式的布局。結合傳化智能物流平臺業務場景,正在積極探索Deepseek等各類大模型,深化打造垂直化的AI+物流技術應用。打造服務科技制造業的新模式,為寧德時代提供高效的物流解決方案。
傳化還充分發揮豐富場景和海量數據優勢。與螞蟻集團開展深度戰略合作,聚焦物流數字化、供應鏈金融服務、物流供應鏈生態建設等領域,共同推動物流供應鏈數字化轉型;參與發起設立錢塘征信,精準布局金融大數據領域,為征信市場帶來更大活力。
隨著人工智能與機器人技術不斷突破與應用,傳化積極擁抱新技術。加快推進AI+智能制造、AI+研發實驗室、AI+園區管理、AI+客戶服務、AI+智慧辦公的全面應用;發揮傳化制造優勢,圍繞AI與機器人產業鏈創新布局新材料,探索機器人仿生皮膚、輕量化材料、以及超算中心液冷等領域。
“未來,傳化集團將發揮多產業場景優勢,與AI大模型、通用機器人等創新伙伴開展合作連接,共同探索在化工制造、物流服務、生物農業、智慧園區等方面打造行業解決方案最佳實踐。”徐冠巨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