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閻良區關山鎮是久負盛名的甜瓜基地,鎮上的每個村子都種有甜瓜,一開春,田間地頭,瓜棚里外人頭攢動,一派繁忙景象。趁著大好春光,瓜農們忙碌的在移栽瓜苗,早春的陽光暖暖的,天氣乍暖還寒,泥土的芬芳在微微潤濕的空氣中散發而出。瓜棚下人們短袖、薄衣上陣,有的在運苗,有的在刨土,還有的在栽苗,人人忙的不亦樂乎,瓜棚內外歡聲笑語。剛出苗床的甜瓜青苗嬌嫩可愛,三兩片新葉隨風招展,葉片上的小水珠晶瑩剔透。瓜苗即將搬入新居,有了更大的獨立空間,往后的日子他們要深深扎根大地,吸取養分,分蘗壯根,開花授粉,直至一個個甜瓜長大成熟。
種植甜瓜的工序很多,秋天玉米收完后,選一片上乘的好地,土質肥沃,易于灌溉。買來農家肥拋灑在土壤上,先讓地壯實起來,“莊稼一支花,全靠糞當家”,農家肥的選取直接關系到甜瓜的甜度、瓜形、產量等。然后插竿扎棚,點籽育苗,營養土中鋪上地膜通電加溫。出苗后隔兩三天見一次水,每天觀察溫度和病菌,月余后移栽至大棚。移栽后就更加忙碌了,要取芽枝授粉,施肥灌溉,還要鋤草通風。
棚里棚外兩重天,棚外春風送暖,舒適宜人,而棚內溫度高達30度左右。瓜農門揮汗如雨,脖子上掛著毛巾,忍受著悶熱的氣流,蹲在一顆顆瓜苗前精心護養,手上腳跟都沾滿泥土。趁著清早棚里溫度還不高他們就進來,一直干到汗流浹背,腹中饑腸轆轆才起身出棚。立起來那一剎那,頭悶眼昏,腰酸背疼,那是長時間高強度的勞動導致的,經年累月,他們已經適應了瓜棚里的勞作。
甜瓜產量高,銷量好,一畝地能賣萬元左右,可是要種植者吃苦耐勞,要投資巨大,要規避風險。不過相比其他的種植,甜瓜的高收益還是吸引著廣大瓜農,淳樸厚道的他們就想著把甜瓜種成,把日子過得如甜瓜樣甜甜蜜蜜。就這樣一座座大棚,一畝畝甜瓜,如雨后春筍般在關山大地上蓬勃而起。加上政府的極力扶持,每年從西北農林大學邀請專家教授進地指導,科學種植,精細管理。關山特有的水文土壤,光曬日照,關山瓜農敢為人先的大膽闖試,提攜互幫的辛勤耕耘使得關山甜瓜聞名遐邇。
甜瓜在關山已成規模種植,也是關山農業經濟的明信片,進入關山,大片的瓜棚相連相接,蔚為壯觀,置身于千畝瓜棚前,感受到勞動的壯美、偉大。綠波蕩漾的瓜棚內甜瓜蔓上一顆顆剛開出的乳黃色小花,鮮艷,嬌嫩,勃勃生機中孕育著豐收的喜悅。
當甜瓜成熟的日子到來,瓜農們采摘滿一袋袋、一籠籠甜瓜,扛著提著放入農用車,運往統一收購點。交易地人山人海,車水馬龍,天南海北的客商都云集在關山收購甜瓜。雙方討價還價,過磅付錢,客商們走南闖北,不辭辛苦的對接洽談。使得關山甜瓜走向農貿集市,走向超市攤點,走向物流配送,走進了千家萬戶,此刻瓜農們忙碌而喜悅,領著大把的人民幣,他們在默默的點數著,付出終于有了回報。辛苦了大半年,從平地、施肥、扎棚、點籽、出苗、移栽、開花、澆水、授粉、結果,甜瓜經歷了冬、春、夏三個季節。從一粒種子到滿棚綠油油的甜瓜苗再到嬌憨可愛躺滿瓜棚的一個個甜瓜,是綠色生命頑強拼搏的生長過程,是瓜農們播撒希望,獲取果實的期盼,更是他們不畏嚴寒風雨、辛勤耕作的時光縮影。(靳亞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