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眼下,正值黃花種植的關鍵時期,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區大羅鎮董家梁村的田間地頭呈現出一片繁忙景象。村民們正搶抓農時,爭分奪秒地栽種黃花菜種苗,期待新的一年里,這手里的小“金針”,繼續變成致富的“黃金花”。
在董家梁村的黃花種植基地,村民們分工協作,配合默契。他們有的忙著拉線定距,為黃花種植規劃整齊的行列;有的揮鋤打窩,動作嫻熟,為黃花種苗營造適宜的生長空間;還有的忙著翻耕土地、清除雜草,讓土壤變得疏松肥沃,為黃花的茁壯成長奠定堅實基礎。歡聲笑語在田野間回蕩,處處洋溢著春日勞作的喜悅。
“這幾天正是種黃花的季節,大隊里喊我們來栽黃花,一天80塊錢,又把家也照管了,把錢也掙到了。”村民孫壹碧一臉笑意。
為推動黃花產業高質量發展,董家梁村采取了一系列有力舉措。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經營模式,實現黃花的統一回收、加工與銷售。不僅解決了單個農戶經營規模小、銷路狹窄的難題,還憑借規模和品質優勢,在市場競爭中占據一席之地,增強了抵御市場風險的能力。同時邀請農技專家深入田間地頭,為村民提供從種植、管護到采摘、加工的全方位技術指導,助力黃花實現高產高效。
“我們村黃花種植面積達300余畝,總產值10余萬元,預計年產黃花6噸,這一產業的蓬勃發展,可以帶動四五十戶農戶實現就地務工、就地發展、就地增收。”大羅鎮董家梁村黨總支書記施海清充滿希望。
巴州區大羅鎮種植黃花歷史悠久,可追溯至180余年前。這里的黃花以早熟、高產、質優著稱,于2014年成功獲得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登記保護,已然成為當地的一張特色名片。近年來,大羅鎮通過引導村民復耕復墾撂荒地、拋荒地,積極探索黃花種植模式,以增加農民收入、提高農民生活水平為主要目標,通過政策扶持、產業升級等方式,加快發展富民產業,為鄉村振興持續注入強勁動力。黃花已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黃金花”。
據了解,下一步,大羅鎮將緊緊圍繞市、區“融圈建鏈”整體部署,用活大羅黃花國家農產品地理標志招牌,因地制宜建成苗圃培育區、種源保護區、勤工儉學區、加工物流區、農旅體驗區,帶動沿線農戶自發種植,進一步擴大黃花種植規模,全力推動大羅黃花朝著規模化、高質化、品牌化方向邁進,讓這一特色產業釋放更大能量,惠及更多百姓。(王茂東)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