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六堡茶,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六堡茶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祝雪蘭表示:“六堡茶可以煮,可以泡,收藏越久越好!”“村里還沒有統一品牌,我個人注冊了一個。”“產量、價值還可以”。這是作者以祝雪蘭的事跡繪制的CG連環畫及根據有關報道寫的文字。
祝雪蘭是廣西梧州市蒼梧縣六堡鎮山坪村黨支部書記、村委會主任,是一名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和振興鄉村的帶路人,也是一個新時代創新創業的先鋒。
作為廣西壯族自治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六堡茶制作技藝的代表性傳承人,祝雪蘭創建了“茶園講堂”,手把手地傳授祖傳的手工茶“三炒三揉”訣竅,讓20多人成為專業制茶師,近千人掌握了制茶工藝。并發動村民成立六堡雪茗茶葉合作社,帶動村民種植六堡茶。
祝雪蘭和多名行業人士一起收集民意寫建議立法保護六堡茶,梧州市有關部門順應民意匯聚民智制定了《梧州市六堡茶文化保護條例》,為六堡茶產業發展壯大提供了法治保障。
為實現山坪村整村脫貧的國家標準,祝雪蘭說服兒子、兒媳,將自家地處村地理中心位置的大田山梁上的地,無償捐給村里蓋村級公共服務中心。
祝雪蘭引進大灣區資金,建設山坪瑤鄉六堡茶田園綜合體,發展山坪村六堡茶產業和鄉村旅游業,實現了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其成果被稱為“山坪經驗”。
祝雪蘭還將六堡茶蘊含的廉潔元素與新時代廉潔文化有機融合,打造“以茶話廉”的教育平臺,以“一杯清茶論古今,兩袖清風存正氣”的茶廉精神教育干部群眾崇善尚德、勤廉節儉,為推動社會形成崇尚節約的新風尚作出了貢獻。(潘彤)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