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昭 胥會云
經濟轉型時期,科技創新被寄予厚望。
在近日發布的《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綱要》明確未來30年創新驅動發展的目標、方向和重點任務后,5月30日的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提出,要尊重科技創新的區域集聚規律,建設若干具有強大帶動力的創新型城市和區域創新中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也在會上強調,要大力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與科技創新協同以及區域創新協同。
國家政策對于科技創新一再傾斜,而我國目前各地區創新發展狀況又如何呢?盡管目前各個研究機構關于中國區域創新排名不盡相同,但大體上長三角、珠三角和北京等地是目前中國區域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地區。而深圳、北京、上海和杭州、南京等城市成為目前我國科技創新能力最強的城市。
上海作為經濟和人口規模均為全國之首的城市,目前創新能力卻與深圳、北京差距不小。不過,這一局面有望在近期上海陸續出臺激勵政策之下改觀。
目前而言,深圳無疑是中國科技創新能力最為突出的城市。廣東社會科學院3月發布的《中國城市創新指數》顯示,深圳創新指數得分最高,達820分(以千分制計算,下同),北京以806分微弱差距緊隨其后,上海544分,居第三位。余下城市依次為蘇州、杭州、西安、廣州等。
據深圳市統計局的數據,2015年全市先進制造業增加值5165.57億元,增長11.3%,占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76.1%;高技術制造業增加值4491.36億元,占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66.2%。
北京的科技創新能力與深圳旗鼓相當,北京高校科研機構、創新平臺、創新人才等方面的優勢其他城市難以撼動。目前中關村的科技企業集中在兩個領域,一派是以聯想和小米為代表的PC和手機企業;另一派是名聲在外的互聯網企業,如百度、奇虎、新浪、搜狐、優酷、愛奇藝之類。
此外,位居長三角的二線城市杭州近年來的創新表現亦相當亮眼。據不完全統計,杭州集聚了全國超過三分之一的電子商務網站,同時在電子支付、云計算、快遞、網絡營銷、信息技術、運營服務等領域涌現眾多專業的電子商務服務商,成為我國名副其實的“電商之都”。
作者:wy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