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曹雅麗
“以數字技術創新構建新質生產力,促進新型工業化發展。加強異構算力建設,實現智算普惠,服務新質生產力發展、加強供應鏈金融一體化建設,助力中小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今年全國兩會上,全國政協委員、京東集團技術委員會主席曹鵬圍繞“新質生產力”帶來了三份建議。這些建議不僅為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提供了新思路,也為推動中小企業發展新質生產力指明了方向。
近年來,我國數字經濟發展勢頭迅猛,成效十分顯著,已成為推動制造業轉型和變革的關鍵力量。數智技術正加速與工業制造的交叉融合,推動產業技術體系的快速迭代和升級,重塑傳統行業的各個環節和流程,成為構建新質生產力、促進新型工業化快速發展的核心驅動力。
“但在推進數智技術與工業制造的深度融合的過程中,仍存在產業鏈供應鏈數智化應用轉型協同力度不足、工業品數據化標準化進度滯后,數字技術服務市場發展不均衡等問題”曹鵬對記者說。
對此,曹鵬建議,以供應鏈降本增效為出發點鼓勵數智技術創新與協同發展。以供應鏈降本增效為出發點鼓勵數智技術創新與協同發展;大力推動工業品標準化建設,搭建新型工業化的數字基礎設施;以采購管理作為切入點持續提升產業鏈供應鏈韌性和安全水平;引導鏈主企業建立開放平臺,帶動上下游構建供應鏈生態。
曹鵬告訴記者,通過推動數實融合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是我國進一步培育發展新動能、打造新經濟增長點的必由之路。而近期DeepSeek掀起的人工智能領域中國技術沖擊波,更進一步展示了數字技術創新引領產業發展的強勁動能,以及中國科技工作者的澎湃創造力。
“但多年的產業實踐發現,在打造以技術,特別是人工智能技術為驅動的新質生產力過程中,還存在一些需要逾越的阻礙。例如,隨著大模型應用井噴式爆發,國內亟需強大智算基座支撐;國內智算總量足夠,但異構算力、算力分散問題較為嚴重,利用率較低;中小企業投身大模型應用,難以負擔智算高成本。”曹鵬說。
對此,曹鵬建議,發展新質生產力,加強建設異構算力降低智算成本。夯實自主可控的智算底座,鼓勵智能體大規模創新應用。存算協同發展,降低企業智算成本、提升計算效率。推動鏈主企業向中小企業開放智算配額,實現產業智算普惠。
中小企業是我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重要力量,在推動經濟增長、促進就業、改善民生、激發創新活力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中小企業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除了人工智能技術方面的障礙,供應鏈金融一體化也面臨多方面的痛點和障礙。
“當前,供應鏈金融一體化雖已展現高效協同、降低融資成本等優勢,但仍面臨B端與C端割裂、科技與金融脫節等問題。”曹鵬說,強化供應鏈金融的一體化建設顯得尤為重要,這將有力推動中小企業新質生產力的蓬勃發展。
曹鵬認為,構建“產銷一體化”數據平臺,促進B端與C端信息共享,實現精準需求匹配與資金閉環流轉,助力中小企業品牌與銷售提升;加大金融科技研發投入,利用大數據分析深化供應鏈數據挖掘,提升中小企業風險評估精準度,政府可設專項基金支持研發,并建“產業數字風控聯盟”。
此外,建立供應鏈信息共享機制,通過信息化手段提升供應鏈透明度與協同效率,鼓勵上下游協同合作,運用智能合約加速資金流轉,建立風險管理機制;設立“跨行業金融創新試點”,鼓勵金融機構與供應鏈核心企業拓展外場合作,實現跨行業資源整合,明確合作框架與風險分擔,為中小企業提供多元化金融服務。
通過數智技術與工業制造的深度融合,加強算力普惠和供應鏈金融創新,中小企業將迎來更廣闊的發展空間。未來,在政策支持、技術創新和產業協同的多重助力下,新質生產力將成為推動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為全球產業變革貢獻中國智慧與中國力量。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