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王珊珊
DeepSeek的“真香定律”正攪動汽車圈,并掀起了一場智能革命的熱潮。據中國工業報不完全統計,截至2月,已有近20家主流車企和車機服務商宣布在智能座艙或AI運營領域與DeepSeek完成深度融合,這一數字還在不斷增長。其中包括長城汽車、零跑汽車、上汽集團、長安汽車、東風日產、比亞迪、北汽極狐、江汽集團、一汽紅旗、一汽奔騰、斑馬智行、億咖通等車企或車機服務商,以及零跑、極氪、智己、極狐等造車新勢力。
DeepSeek是國內一家人工智能公司研發的語言大模型,憑借其低成本、高效率的語言理解和邏輯思考能力迅速躥紅,吸引了各領域合作方競相引入以實現智能升級。汽車行業對它的引入,為智能化升級注入了新的活力。通過與車企自研系統的深度融合,DeepSeek能夠提升智能座艙的交互體驗,實現更加自然流暢的人機對話。
積極擁抱AI、提升智能化已經是汽車企業日益追求的共識。當下大火的DeepSeek,無疑成了車企們追求智能化升級的一劑“良方”,大家紛紛尋求合作,以提升各自品牌的智能交互體驗。幾年前,百度發布“文心一言”大模型時,也曾出現類似場景。
與此同時,車企也在人工智能領域主動加大投入。智己汽車的智能座艙引入DeepSeek大模型的同時,也與豆包、通義等大模型合作;小鵬汽車、理想汽車也都發布了各自自研大模型,這些大模型都可能被應用于這些車企的智能汽車中。
此次車企集體接入DeepSeek,究竟能否為汽車領域智能駕駛帶來實質性提升和全新體驗,還是僅作為追趕熱度的營銷噱頭?這成為行業關注的焦點。
汽車圈的AI升級潮
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加入DeepSeek的陣營之中,不僅可以快速打破行業內的技術壁壘,降低AI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應用成本和門檻,還能帶來更加強大的性能和更好的服務,提升智能汽車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2025年的“當紅炸子雞”非DeepSeek莫屬,截至2025年2月,多家主流車企宣布與DeepSeek達成技術融合。
2月6日,吉利宣布其自研的星睿大模型與DeepSeek-R1深度融合,將利用后者對車控和主動交互等模型進行蒸餾訓練;2月7日,嵐圖汽車宣布,嵐圖知音將成為首個融合DeepSeek的量產車型。同一天,極氪宣布,極氪智能座艙助手AIEva已完成DeepSeekR1大模型集成并即將上線。東風汽車宣布,東風猛士917智能座艙完成DeepSeek-R1模型的接入。奇瑞集團2月9日宣布,與DeepSeek圍繞雄獅智能座艙系統LionAI展開深度技術融合校驗。2月11日,北汽極狐宣布,極狐阿爾法S5智能座艙接入DeepSeek大模型。同日,上汽通用汽車宣布,成為首家將DeepSeek-R1深度融入智艙的合資車企。此后零跑汽車、比亞迪、寶駿、長城、深藍、廣汽集團、一汽大眾等車企相繼發布合作公告。
此外,汽車智能駕駛上游也陸續有企業宣布支持DeepSeeK大模型,芯片企業包括華為昇騰、愛芯元智、地平線、芯擎科技、英偉達等,智駕方案提供商包括當虹科技、東軟集團、億咖通、商湯科技等。
在汽車智能化日益普及的今天,智能交互系統已成為現代汽車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盡管許多車企已經搭載了自研或第三方提供的智能交互系統,但消費者在實際體驗中仍然遇到一些痛點。例如,交互功能不自然、不流暢以及不夠聰明,影響了用戶的駕駛體驗。
前自動駕駛運營者、現電霰科技創始人祝凌云表示,語音交互操作主要涉及簡單的車機控制操作,如打開空調、播放音樂等指令,這些操作通常較為直接,對響應速度要求較高,但對推理能力的需求相對較低。現有的智能交互系統大多已經能夠較好地處理這些語音指令;不過,涉及聯網查詢天氣、附近餐廳推薦以及長途規劃等需要復雜推理能力的操作,不僅要求系統能夠快速響應,還需要具備強大的數據處理和推理能力,以提供準確、有用的信息。
“DeepSeek具有架構和算法創新優勢,能降低內存占用和計算開銷,提高算力利用效率。車企接入后可將原本只能在云端處理的運算轉移到車機端側,有望提升車機響應速度。部分車企還可利用它進行后臺智駕數據訓練,提高訓練的效率和質量。”常信科技CEO葛林波表示。通過利用先進的算法和模型,DeepSeek能夠更準確地理解用戶的意圖,提供更智能、更個性化的服務。例如,在查詢天氣時,DeepSeek不僅能夠提供實時的天氣信息,還能根據用戶的出行計劃和偏好,推薦合適的著裝和出行建議。在推薦附近餐廳時,它也能考慮用戶的口味、預算和位置信息,提供更貼心的服務。
他還指出,交互體驗方面,吉利接入后,AI系統可精準理解用戶模糊意圖,調用約2000個車載接口并主動分析用戶需求;東風接入后,車內語音交互更自然,場景理解更智能;上汽的寶駿汽車實現了任務智能調度。
2月25日,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在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專家媒體交流會上表示,因中國汽車企業廣泛接入DeepSeek,對特斯拉FSD入華后國內企業在智能駕駛領域繼續居于領先地位更抱有信心。
據媒體報道,“越來越多的汽車企業加入DeepSeek的陣營之中,不僅可以快速打破行業內的技術壁壘,降低AI在智能汽車領域的應用成本和門檻,還能帶來更加強大的性能和更好的服務,提升智能汽車的附加值和競爭力。”
實際上,自2022年ChatGPT爆火后,車企已經陸續推動AI大模型上車,部分新勢力車企還發布了自有AI大模型,如理想發布了MindGPT;華為發布了盤古大模型3.0;小鵬發布了XGPT靈犀大模型等。但值得注意的是“蔚小理”以及鴻蒙智行還沒有加入“擁抱DeepSeek”的大軍,這或許與其自身的AI發展戰略有關。
2月5日,小鵬汽車董事長何小鵬在開工信中提到:“中國科技公司DeepSeek讓全球科技圈震撼,不僅實現媲美OpenAI大模型的產品體驗,更將成本壓縮到極低。下一個十年,AI會驅動汽車產生巨大變革,也會驅動全球范圍內硬件軟件產生巨變。”目前,小鵬更傾向于通過自研技術來提升智能化體驗。
賦能行業變革還是營銷噱頭
DeepSeek不是萬能的,車企要有自己強大的數據和分析能力,因為再強大的大模型,如果原始數據是受污染的,得出的結論永遠不可能正確。
2023年百度推出文心一言大模型后,十幾家車企快速響應并宣布接入該大模型,包括吉利、長城汽車、長安汽車、東風日產、零跑汽車、智己汽車、嵐圖汽車、愛馳、集度汽車等,以提升產品的智能化水平、改善用戶體驗,并加速向智能汽車領域的轉型。合作車企普遍表示,文心一言的接入將為其產品帶來更加智能化的交互體驗和服務,提升用戶的滿意度和忠誠度。同時,文心一言也將幫助這些車企更加精準地捕捉市場需求和用戶需求,推動產品創新和升級。但關于接入該大模型后帶來的成果,鮮少車企反饋,此次DeepSeek引發的新熱潮對于汽車行業到底是真賦能還是營銷噱頭,業內有贊許也有不同的聲音。
自動駕駛從業者李杰表示,DeepsSeek屬于通用AI領域,車企品牌宣布接入,首先它是免費的,在不增加成本的情況之下,增加一個很火并且大家都認可的功能,多了營銷噱頭。這次集體接入,不會對智能駕駛和交互體驗帶來一個本質性的提升,最多就是能組建新的各種汽車俱樂部,交流體驗。
葛林波認為,從市場角度看,在競爭激烈的汽車市場中,智能化是重要發展方向,接入DeepSeek可使車企在宣傳上突出智能化特色,吸引消費者關注;加大AI技術應用是汽車行業發展的大趨勢,車企接入DeepSeek也是在為未來的智能化發展布局。
深圳東風環境有限公司副總裁胡雙認為,DeepSeek所倡導的智能交互體驗和AI技術不僅僅是營銷噱頭,它是行業發展趨勢的體現。隨著車載系統不斷向智能化、個性化演進,DeepSeek通過其技術實力與合作伙伴的深度協作,能夠有效提升汽車在駕駛、控制、數據管理等多方面的表現,帶來更加流暢、高效、智能的體驗。尤其是在駕駛安全、車主交互以及自動駕駛等領域,其技術可為車企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深圳東風也在積極探索如何利用AI和大數據來提升環保與智能管理,為車企帶來切實的技術提升,同時也為智能化綠色出行提供新的可能。
咸陽鑫晟達汽車總經理吳濤表示,站在車企的角度,接入DeepSeek有以下三方面好處:首先,可以借助當前DeepSeek的流量,吸引客戶的關注,甚至將對DeepSeek有好感的客戶轉化為車企的客戶;其次,發揮DeepSeek人機交互的優勢,提高車輛人車交互和智能駕駛的感受;最后,接入DeepSeek后,可以在降低自身大模型研發成本的同時規避智能化發展落后的風險,讓客戶的關注點回歸到車輛自身的特點。
車路云一體企業星云互聯CTO鄭一辰表示,日前,星云互聯云控基礎平臺完成DeepSeek接入。基于DeepSeek低成本、高性能、高開放度優勢,云控基礎平臺的數字孿生、交通實時大數據分析等能力進一步提升,對極端交通場景與事件具有更強的理解力,可突破多模態數據融合解析與群體智能上的推理難點,讓車路云一體化的全局協同能力得到進化。
DeepSeek最重要的賦能點就是提升推理能力。由于其在端側上全面高效準確的推理能力,能夠支撐對復雜極端交通場景與事件的分析判斷,提升目標識別精度,增強云平臺的認知決策準確率。如在超大路口,面對數萬級體量的自動駕駛與非自動駕駛混行,即使遭遇路口博弈仍能實時協商路權,保障通行順暢。其次是效率賦能。DeepSeek可在海量原始數據中提取高價值片段,仿真引擎生成的億級各類極端場景數據,與真實路側數據的混合訓練效率全面提升。采用DeepSeek流式數據處理方式,結合邊緣計算等技術,實現實時數據處理與增量學習,提升系統的實時性和適應性,確保模型持續優化。DeepSeek相對于閉源模型無論在算力消耗、性能和價格上都極具優越性,這都將大大降低車路云三端的部署成本、算力需求、訓練成本,降低數據采集和標注成本,無疑是規模化的加速器。
對此,祝凌云也認為,DeepSeek上車并非噱頭,提升肯定會有,具體體驗還需要實證。
葛林波則表示,部分車企可能存在借DeepSeek的熱度吸引消費者、提升品牌關注度的情況。但從潛力角度分析,DeepSeek通過架構和算法創新,有望對智能駕駛產生深遠影響,加速國內自動駕駛發展進程。
“一方面,DeepSeek代表前沿技術趨勢,企業順應趨勢無可厚非,但接入后功能實際落地情況還取決于各家技術水平;大模型車端服務主要體現在智能座艙與自動駕駛兩個領域。側重于娛樂和交互功能的智能座艙與大模型技術有著天然契合度,能夠有效發揮大模型的語言處理能力。然而,對于自動駕駛發展而言,大模型目前是一把‘雙刃劍’。大模型目前具有較強的不確定性,與自動駕駛對安全的需求具有一定差距。雖然越來越多車企基于傳統智駕結構,打造‘感知規劃端到端’模式,希望最終增強車輛應對復雜交通場景能力,但這背后依然由傳統智駕結構作為安全保障來兜底,實現大模型全面上車需要整個行業持之以恒的探索創新。”北京車網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孫寧表示。
吳濤表示,DeepSeek應該能在人車交互方面帶來更好的體驗感受,對智能駕駛方面會有一定的促進作用。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秘書長崔東樹則提醒,車企接入DeepSeek對智能化水平的提升有促進作用,但DeepSeek并非萬能,車企要有自己強大的數據和分析能力,因為再強大的大模型,如果原始數據存在問題,得出的結論永遠不可能正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