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耿鵬飛
在2025年全國兩會上,“人工智能+”行動與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成為熱議焦點。中小企業是經濟發展的主力軍,在穩定經濟增長和促進創新等方面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2025年政府工作報告強調,“加大對中小企業數字化轉型的支持”“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如何進一步推動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提質增效?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移動上海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總經理樓向平提出,面對AI技術革命浪潮,中小企業需把握機遇,通過智能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這一建議直擊當前中小企業發展痛點,為激活新質生產力提供了系統性解決方案。
AI賦能中小企業,需破解三大難題
隨著年初大模型DeepSeek的驚艷亮相,中小企業主動擁抱AI意愿隨之加強,AI技術是推動新質生產力發展的核心動力,中小企業需把握機遇,通過智能化轉型實現高質量發展。樓向平向中國工業報表示,盡管中小企業擁抱AI的意愿顯著增強,但仍面臨三大核心障礙。首先是供需錯配困境,企業需求與AI供給存在信息壁壘,共用模型與行業語料數據缺失,導致技術應用“水土不服”。其次是智能算力結構性短缺,高端算力缺口較大,中小企業因成本壓力難以獲取適配的算力資源。更為嚴峻的是數據安全風險,一部分中小企業缺乏基礎防護能力,易遭受模型投毒、數據篡改等攻擊,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為此,樓向平建議在場景挖掘、算力統籌、安全保障等三大關鍵領域協同推進,促進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發展。
標桿示范與生態構建,促進人工智能賦能中小企業發展
為深化場景應用,驅動“人工智能+”深度融合。樓向平強調“試點先行、標桿引路”。建議建議收集各行各業中小企業應用人工智能實現轉型升級的成功案例,通過政府官網、行業協會、線下研討、經驗分享等形式加強宣傳,發揮標桿示范效應,形成可復制的轉型范式。
此外,他還建議搭建線上、線下AI應用供需對接平臺,打破信息壁壘;鼓勵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踴躍參與“揭榜掛帥”等場景攻關,加速“人工智能+”跨行業、跨區域場景開發;建議推動龍頭企業開放AI開發平臺,建立區域級AI共享服務中心,以SaaS模式為中小企業提供靈活便捷的大模型底座服務等。
在算力供給方面,倡導構建多元智算體系,推出公有云租賃、邊緣計算等靈活服務模式。以長三角算力調度平臺為例,實時監測節點算力使用情況,動態優化資源配置。這種市場化供給機制,既滿足了差異化需求,又避免了資源浪費。數據安全體系建設則需構建“標準+平臺+審核”三重防護。樓向平建議強化安全管理,筑牢“人工智能+”數據防線。一是制定《中小企業AI應用合規指南》,明確數據采集紅線;二是依托頭部企業建設安全服務平臺,提供低成本數據管理工具;三是建立全國性語料管理平臺,實現知識產權風險過濾與價值觀對齊校驗。
當前,我國正從“制造大國”向“智造強國”邁進,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既是必答題,更是搶答題。樓向平代表的建議,既著眼當前痛點,又謀劃長遠發展,為破解“不會轉、不敢轉、不能轉”困局提供了系統性方案。
在這場數智化浪潮中,中小企業唯有主動擁抱變革,方能在新質生產力競爭中搶占先機。通過政策引導、技術賦能與生態共建,我國定能走出一條具有特色的中小企業智能化轉型之路,為全球產業升級提供“中國方案”。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