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馬艷
知識產權是國貨品牌崛起的堅實后盾,它賦予了國貨品牌創新的活力。“保護品牌知識產權,就是保護企業創新,就是保護消費者權益,就是優化營商環境。”全國人大代表、內蒙古鄂爾多斯投資控股集團總裁王臻提到,從關系老百姓衣食住行的民生品牌到大國重器,中國品牌從不同領域提升國人的生活品質和產業的國際競爭力,助力推動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不過,王臻也指出,中國品牌成長過程中在知識產權領域仍面臨著諸多問題和挑戰,需要引起重視和解決。比如針對名牌的商標侵權行為時有發生,特別是電商平臺侵權行為更為突出。
“針對現實存在的商標侵權問題,加強在《商標法》框架下的保護力度,是提升企業品牌質量、推動市場公平競爭、完善知識產權保護體系的迫切需要。”對此,王臻建議,一是加強商標類廣告語知識產權保護。傳統商標保護主要集中在品牌名稱、標志等視覺元素上,商標類廣告語作為品牌傳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應加強保護。建議修訂《商標審查標準》,完善廣告語顯著性認定細則與商標審查規則;通過立法與審查規則改革,構建廣告語“使用+注冊”雙軌保護體系,統一認定標準;加強跨部門協同,構建“反不正當競爭法判例-商標審查”聯動機制,明確侵權認定標準,加大懲罰性賠償適用。
二是加大電商平臺品牌保護力度。隨著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線下實體店侵權行為也隨之轉移到線上店鋪,電商平臺逐漸成為侵犯他人知識產權的溫床。線上侵權還存在著固定線索難、維權成本高等突出問題。建議強化平臺主體責任,加強法律對電商平臺關于知識產權的監管與審查要求,完善全國統一的市場監管部門與公檢法聯動協同機制,完善知識產權跨區域保護機制,加大執法與懲罰力度,加快信用記錄共建共享共用步伐,構建平臺誠信機制,希望通過各相關方卓有成效的工作,讓“國貨之光”更加璀璨奪目,照亮中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前行之路。
“加強品牌知識產權保護,需構建立法、執法、服務三位一體的治理體系,更好的推動知識產權保護從‘被動防御’轉向‘主動治理’,為國家品牌戰略提供法治保障。”王臻說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