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馬艷
圓滿實現“十四五”發展目標,經濟大省要挑大梁。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四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
經濟大省,再次被委以重任。
那么,大省之“梁”要如何挑?習近平總書記指明了四個著力點:在推動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在落實國家重大發展戰略上走在前,在促進全體人民共同富裕上作示范。
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在代表委員中引起熱烈反響,熱議如潮涌。
創新鏈產業鏈共融共舞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
然而,要如何抓好科技創新、產業創新,如何將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發展?習近平總書記作出了科學指引。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抓科技創新,要著眼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堅持教育、科技、人才一起抓,既多出科技成果,又把科技成果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抓產業創新,要守牢實體經濟這個根基,堅持推動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和開辟戰略性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賽道并重。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要搭建平臺、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
“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我們備受鼓舞、充滿力量。接下來將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圍繞在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上‘打頭陣’這一任務,研究制定具體的貫徹措施和行動。”全國人大代表、江蘇省科學技術廳黨組書記、廳長徐光輝表示,接下來,他們將著力在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應用基礎研究策源、高新園區新質轉型、企業科技創新引領、科技體制改革集成等方面下功夫,加快建設高水平科技強省,著力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
一直將科技創新視為立身之本的全國人大代表、盛虹控股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繆漢根在聽了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后難掩激動。繆漢根說,盛虹將承擔起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的職責,加大科技創新力度,計劃投資13億元,建設國家東中西區域合作示范區新材料中試基地,可同時承載20個化工中試放大項目,推動創新從“實驗室”到“生產線”。盛虹還將繼續推動綠色轉型,持續探索從源頭到過程、再到末端的減碳路徑,推進清潔電力應用,努力打造零碳產業鏈,為扎實推進新型工業化作出更大貢獻。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抓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融合,要搭建平臺、健全體制機制,強化企業創新主體地位,讓創新鏈和產業鏈無縫對接。這一重要講話讓我感到肩上有了更重的責任。”全國人大代表、安徽省合肥國軒高科動力能源有限公司試制工程院機加部總監姚金健也表示,將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推動國軒高科持續構建以材料科學和數字科學為基礎的能源科學體系,堅持“做一公分寬、一公里深”,加快前沿技術、關鍵技術攻關,牢牢占據技術制高點,讓科技創新更好造福人民群眾的美好生活。
助力民營經濟“大顯身手”
作為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民營經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習近平總書記指出,要全面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
“我真切地感受到民營經濟發展的第二個春天又來了。”繆漢根無比振奮。“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全面落實民營企業座談會精神,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持續優化營商環境。這一重要講話讓我們深受鼓舞、信心倍增,更加堅定了我們要一心一意辦好企業。”繆漢根說,盛虹控股集團將扛起新時代民營企業的使命,堅持實業報國,深耕石化領域,加強高端新材料的研發力度,努力早日建成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為中國民營經濟發展壯大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對民營經濟的高度關注,不僅為民營企業家提供了明確的信心和方向,也激勵著相關代表委員為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而不斷努力。全國政協常委、江蘇省工商聯主席劉聰提到:“要完善支持民營企業科技創新工作機制,促進創新要素向民營企業集聚。開展創新型企業、成長型企業賦能行動,組織開展服務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系列活動。以更多企業的創新發展、高質量發展交出‘挑大梁’的合格答卷。”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視同仁對待各種所有制企業。衡陽將著力抓實三件事,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全國人大代表、衡陽市委副書記、市長朱健認為,要進一步凝聚共識,推動各級干部牢固樹立親清政商關系;大力協調金融機構放下包袱,為民營企業放貸降息,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嚴格規范涉企行政檢查,在全國首創企業“賦碼”保護機制的基礎上,繼續推行行政檢查訪企“碼上約”、入企“碼上記”、離企“碼上評”、助企“碼上答”,切實減輕企業負擔。
吃改革飯、走開放路
經濟大省挑大梁,要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通過深化改革開放不斷除障礙、增動能。
對于改革和開放,來自經濟大省的代表委員們也有了新思考。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棗莊市委書記張宏偉表示,“推動經濟社會發展行穩致遠,改革開放既是關鍵一招,也是信心之源。”張宏偉指出,棗莊市將扎實抓好國資國企、財政金融等重點領域改革,多措并舉穩外貿穩外資,進一步增強創新轉型發展的內生動能,為山東省“走在前、挑大梁”積極貢獻力量。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江蘇要在推進深層次改革和高水平開放上勇爭先。蘇州一定抓好貫徹落實,堅定不移地吃改革飯、走開放路,向改革要活力、向開放要空間。”全國人大代表、蘇州市委副書記、市長吳慶文表示,將全力抓改革增動力,堅持以經濟體制改革為牽引,統籌推進各領域改革,努力實現資源配置效率最優化和效益最大化。
全國政協委員、深圳市政協副主席、民盟深圳市委會主委吳以環則表示,深圳要當好創新驅動的引領者,在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過程中扮演好領頭雁、排頭兵的角色,推動經濟發展提質增效升級;要當好深化改革的示范者,為進一步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作出更多先行探索;要當好對外開放的領跑者,在全國乃至全球坐標系下謀劃好制度型開放,通過前海、河套等重大平臺,塑造強大的發展新動能。
經濟大省挑大梁,意味著更大的責任,也意味著更大的機遇。各省份若能以自身所長為根基,鼓足勁頭向前沖,必能譜寫出中國式現代化的新輝煌篇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