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左宗鑫
春回大地,時盛歲新。2025年全國兩會在萬眾期待中召開。
2025年,“十四五”規劃即將收官,“十五五”規劃正值謀劃,新征程新使命,無疑提升了社會各界對今年全國兩會的期待。
作為觀察中國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窗口,2025年全國兩會透露出哪些關鍵信息?對規劃未來有何重要指導意義?中國式現代化更加壯美的新篇章又該如何譜寫?這些問題引發外界廣泛關注。
在對標去年底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九大重點任務基礎上,圍繞全國兩會上的熱點、焦點問題,中國工業報社、中工智庫從2月24日至3月8日,依托報社微信、網站、微博等全媒體矩陣,發起面向千萬用戶的“提‘質’奮進共譜‘新’篇——2025年全國兩會問卷調研”,旨在探索新觀點、研究新趨勢、發現新機會、提供新價值,為工業和信息化領域的高質量發展積蓄新動能。現在,我們將數據及觀點展示如下,以饗讀者。
第一部分:工業提“質”奮力向“新”
參與調研的受眾認為,我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特別是在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和促進技術創新方面。然而,在培育和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過程中,企業仍然面臨著一些挑戰,如人才短缺和技術瓶頸等。為了克服這些挑戰并進一步提升新質生產力,企業需要關注技術研發和人員培訓等領域,并積極尋求政府政策、供應商技術合作和銀行融資等外部支持。同時,企業還應明確科技創新的主攻方向,如人工智能、自動化和智能化,以及綠色生產技術等,以推動企業的持續發展和轉型升級。
【觀察1】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在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產品質量和促進技術創新方面成效顯著。
2023年9月,習近平總書記創新性提出新質生產力,一年多來,新質生產力的發展已經在中國大地上全面落地生花、枝繁葉茂。在您看來,一年來,在培育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方面有何成效?【多選題】
【觀察2】人才短缺和技術瓶頸是當前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面臨的最大挑戰。同時,資金不足和政策支持不足也是重要問題。
您認為,在推進新質生產力發展過程中,最大的挑戰是什么?【多選題】
第二部分:“新”型消費“質”向未來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中國品牌具有較強的創新能力,高科技和新興產業領域品牌備受認可。然而,在國際市場上,中國品牌仍需在產品質量、品牌形象、產品設計和市場營銷策略等方面加以改進。未來,中國品牌應繼續拓展國際市場、增強創新能力、提升產品質量、加強品牌建設,以實現更高水平的發展。
【觀察1】新能源產業、航空航天、新能源汽車和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品牌被認為最能代表“中國制造”,展現了中國在高科技和新興產業方面顯著進步和影響力。
您認為,哪類品牌最能代表“中國制造”?【多選題】
【觀察2】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最需要改進的方面是產品質量、品牌形象、產品設計和市場營銷策略等方向。
您認為,中國品牌在國際市場上最需要改進的方面是什么?【多選題】
第三部分:全球“新”局“質”造出海
調查問卷結果顯示,企業在國際市場上遇到的主要挑戰包括政策法規的復雜性、文化差異和競爭加劇,而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企業帶來了擴大市場份額、提升品牌影響力和促進技術創新等機遇。此外,綠色貿易、服務貿易和數字貿易的發展也對企業產生了積極的影響。在政策支持方面,企業應關注融資支持、行政審批簡化和稅收負擔降低等關鍵領域。
【觀察1】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企業帶來的最大機遇主要體現在擴大市場份額和促進技術創新上,同時也有助于提升品牌影響力。
您認為,高水平對外開放為企業帶來的最大機遇是什么?【多選題】
【觀察2】綠色貿易的推廣對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提升企業形象、增加市場競爭力和降低環境風險上,同時也有助于吸引投資和提升社會價值。
您認為,綠色貿易的推廣對企業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哪里?【多選題】
第四部分:綠色點亮“新質”生輝
從調查數據結果可以看出,綠色低碳轉型已成為企業發展的重要趨勢,大部分受眾對此持積極態度,并認為將有助于提升企業品牌形象、市場競爭力和法規合規性。同時,政府也應在推動綠色低碳轉型中發揮重要作用,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扶持,加強技術研發和促進企業間合作。
【觀察1】大部分行業在綠色低碳轉型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但仍有一部分行業的轉型效果一般或不明顯。
您所在的行業實施綠色低碳轉型的成效如何?【單選題】
【觀察2】未來綠色生產力的發展趨勢主要側重于技術創新。
您認為,未來綠色生產力發展的趨勢主要包括哪些方面?【多選題】
第五部分:“新”城涌動“質”美中國
新型城鎮化政策在大部分受訪者中得到了認可,被認為在推動城市發展和改善居民生活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然而,在新型城鎮化過程中也存在一些需要改進的地方,如教育資源分配、醫療設施建設以及社區服務等方面。同時,隨著新型城鎮化的推進,環境保護和文化認同感等問題也逐漸浮現出來,需要政府和社會各界共同關注和解決。
【觀察1】新型城鎮化帶來的最顯著變化包括就業機會增加、投資環境改善和生活便利性提升,其中,生活便利性提升的比例最高。
您認為,新型城鎮化最顯著的變化是什么?【單選題】
【觀察2】新型城鎮化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較高,超過80%的受訪者認為,政府對此“非常重視”或“重視”。
您認為,新型城鎮化對環境保護的重視程度如何?【單選題】
中工智庫是中國工業報社充分發揮更懂產業的產經財經融合媒體的信息鏈接優勢,遵循開放、共創、共建、共管、共享、共贏原則,建設的鏈接“線上+線下”“行業+地方”“工業+科技”“專家+平臺”的新型媒體生態型智庫。
【數據來源】面向中國工業報社、中工智庫全媒體平臺超千萬用戶發放該問卷。
【樣本數據】參與本次調查問卷的總人數為1210人,其中男性占比45.45%,女性為54.55%;年齡區間18-25歲占比18.18%,26-30歲占比24.79%,31-40歲占比42.98%,41-50歲占比9.92%,51-60歲占比0.83%,60歲以上占比3.30%;學歷高中及以下的占比為1.65%,大專的占比為10.74%,本科的占比為78.51%,研究生及以上的占比為9.09%;地區位于東北地區4.96%,華北地區26.45%,西北崎嶇4.96%,華中地區16.53%,華東地區14.05%,華南地區23.97%,西南地區9.09%;從事制造業的占比38.02%,信息技術業的占比21.49%,服務業的占比17.36%,其他的占比23.13%。
中工智庫
閱讀全部報告內容請掃碼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