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財經《經濟半小時》)今年全國兩會期間,人工智能成為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政府工作報告》提出,持續推進“人工智能+”行動,將數字技術與制造優勢、市場優勢更好結合起來,支持大模型廣泛應用。作為驅動21世紀的超級引擎,人工智能大模型如何在工業制造領域大顯身手,賦能傳統產業轉型升級呢?
人工智能大模型DeepSeek爆發式增長,從今年1月底上線到用戶數突破一個億僅用7天。最新數據顯示,DeepSeek日活躍用戶已突破3000萬,創下全球人工智能領域最快增速紀錄。
眼下,DeepSeek的開源模式正推動全新的人工智能生態建設。截至目前,已經有160多家企業接入DeepSeek,推動多個產業智能化升級。
江西景德鎮一家煤化工企業已經為接入DeepSeek購置了服務器,為大模型的運行提供算力支撐。
這家公司的主要產品是炭黑,炭黑生產如同在3000℃高溫下“炒菜”,反應溫度波動1%就會導致整批次產品報廢。之前產品質量的好壞完全依賴現場工藝師傅的“手感”,導致產品合格率長期徘徊在82%。
2023年底他們引入數字化手段,將工藝知識圖譜與人工智能大模型深度融合,打造出煤化工行業專屬大模型,將20位老師傅40年經驗轉化為3.6萬條知識圖譜節點,與AI大模型融合訓練,創新性構建“數字煉金術”。溫度控制不再是難題,炭黑整體的精度質量提升到95%以上。
兩年來,企業先后投入了近5000萬元進行智能化改造,由此帶來的效益也顯而易見,因此他們決定引入DeepSeek,讓人工智能與煤化工進一步融合。
在安徽合肥,一家合成革生產廠,建立起合成革缺陷瑕疵數據庫,開發出人工智能質檢系統,這個工業大模型上崗之后,以人工智能代替人眼檢測,提升了工作效率。
近幾年,企業自研的大模型推動了產業智能化升級,但是,受高算力成本、數據壁壘等因素制約,應用落地進展緩慢。而DeepSeek的開源模式則打破了這一局限,為各行業提供了低成本、高效適配的人工智能解決方案,未來將持續加速大模型在工業、制造等領域的深度應用。
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副總工程師徐鵬飛今年的提案是繼續聚焦核工業數字化智能化建設。
全國政協委員中核集團副總工程師徐鵬飛:我希望是五年,我們提供一個孿生的數字化的核電廠,通過健康管理,不斷進行實時監測。靠智慧運行的監測,保證整個核電廠的運行健康。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