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曙光存儲公司副總裁楊志雷受邀做客CGTN《輿論縱貫線》兩會專題,就AI時代存儲的重要性、兩會政策對科技行業的影響等話題與主持人展開對話。
楊志雷在節目中談到,目前我國的科技創新,尤其是國產存儲已躋身全球第一梯隊,某些方面甚至已經超越了曾經代表世界頂尖存儲技術的歐美企業。
這一論斷的底氣,源自曙光存儲最近在國際存儲性能委員會(SPC)SPC-1基準測試中創造的里程碑——其自主研發的全閃存儲系統FlashNexus以32控架構、3000萬IOPS的極致性能和0.202ms的超低時延,強勢登頂全球榜首,刷新了行業認知。不僅如此,FlashNexus的千IOPS成本僅為155.01美元,較五年前國際頂尖產品降低了80%,真正實現了高性能與高性價比的完美平衡。
曙光存儲的技術突圍,并非閉門造車的成果。在硬件層面,其與國內主流SSD廠商深度合作,將介質特性與軟件算法深度融合,形成"智能多流"調度機制;在生態層面,在中電標協數據存儲專委會等多個協會擔任領導職務,主導、參與制定《分布式文件測試方法》等多項國家、團體標準,積極謀劃產業戰略方向、加強產業協同,加強數據存儲標準體系建設,堅持以應用為導向構建產業生態,持續提升產業創新能力。這種開放合作的姿態,不僅推動了國產存儲產業鏈的整體升級,更讓曙光存儲成為全球存儲生態中不可或缺的中國力量。
面對AI時代的海量數據需求,曙光存儲早已布局"全場景存儲矩陣":集中式全閃系統領跑SPC-1榜單,分布式存儲登頂IO500,還首創“通存”解決方案,借助同根同源的集中式存儲資源池與分布式存儲資源池,讓數據無界流動。這種"多條腿走路"的策略,既滿足了金融、能源等領域關鍵業務的極致性能需求,也為具身智能、智慧城市、科研計算等海量數據應用場景提供了彈性擴展方案。
20年技術深耕,曙光存儲始終堅持"自主可控"的發展理念,從底層代碼到系統架構實現100%自主研發。當前,曙光存儲正依托國內處理器、介質與網絡技術的突破,持續探索硬件直連等前沿方向,致力于讓存儲系統成為釋放算力潛能的"超級引擎"。
站在AI革命的浪潮之巔,曙光存儲以硬核實力書寫著中國科技的崛起篇章。從SPC-1的登頂壯舉到推動數據存儲技術產業標準的制定,從關鍵領域的國產化替代到全球市場的話語權爭奪,這家中國企業正以創新為槳,在存儲技術的深藍海域破浪前行。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