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袤的黑土地上,備春耕的號角已經吹響。眼下,哈爾濱市雙城區正緊鑼密鼓地籌備春耕生產,科技力量成為這片土地上最亮眼的底色,為糧食豐收注入強勁動力。
“以前100人能種兩千畝地嗎?現在有了這臺機器,效率高太多了!”說起那臺來自丹麥的風幕式農藥噴灑機,雙城區的玉米種植戶老孫滿臉笑意,言語間滿是對這臺“種地神器”的喜愛。臨近春耕,雙城區周家街道東寧村熱鬧非凡,幾十臺大型農機整齊排列,那臺價值30多萬的丹麥風幕式農藥噴灑機格外引人注目。令人驚喜的是,老孫沒花一分錢就用上了這臺“寶貝”,它由省級植保部門下發,目前雙城區僅有三臺。
這臺風幕式農藥噴灑機工作原理巧妙,通過風機產生負壓,風幕能把草吹得底朝天,讓藥劑均勻附著在雜草上,除草效果顯著。不僅除草速度快,還節省農藥,助力農作物增產,可謂一舉多得。當地相關部門看中其巨大潛力,計劃通過試驗示范,在合作社打造示范基地,將其推廣開來,帶領農戶多打糧、打好糧。
在東寧村,農戶們不僅有先進農機助力,自身農機維修技能也十分出色。旋耕機、播種機、噴藥機等幾十臺機器,除特殊情況外,基本都能在家自行修理。“以前一個人能種多少地啊!我們四個人現在能種好幾百晌地,全靠機械化!”農戶們自豪地說。
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選對品種和選好種子是提升農作物單產的關鍵。雙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推廣站站長趙偉向農戶們講解道:“國家提倡大面積提升農作物單產,選種時一要選對品種,要優先選擇高產、耐密、矮稈、熟期適宜的品種,同時,穗位要低,110厘米左右,還要有棒大、粒多、軸細的特點,這樣的種子是理想的品種。二要選好種子,買回來的種子不能直接播種,需先篩選一下,密植栽培要挑選出籽粒飽滿、生命力旺盛(芽率93%以上)且大小均勻的種子,這樣播到地里才能保證苗齊、苗全、苗壯,實現一次播種保全苗。
為保障今年糧食豐產豐收,雙城區農業技術推廣中心積極行動。一方面確保農資儲備充足,另一方面開展線上線下培訓,已舉辦17期,培訓841人次。工作人員走進27個鄉鎮、街道、村屯,深入到棚室、田間進行技術指導,技術集成運用植保無人機、平衡施肥、風幕式農藥噴灑機等技術,為糧食增產保駕護航。
在先進農機和科技力量的雙重加持下,雙城區的備春耕工作正有條不紊地推進。田間地頭,農戶們忙碌的身影充滿希望,他們期待著今年迎來一個豐收年,也讓黑土地再次煥發出勃勃生機,為國家糧食安全貢獻堅實力量。(王春林)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