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王珊珊
尋新質工業,探創新之道。
3月12日至14日,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徐金寶帶領“2025尋找新質生產力領跑者案例”調研組一行來到安徽省合肥市,走進蜀山產業園區和企業一線,深入采訪調研安徽省及合肥市發展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和寶貴經驗。
2024年,中國工業報社首度開啟“尋找新質生產力領跑者案例”調研行活動獲得巨大成功。2025年,中國工業報社積極踐行“促進工業與科技緊密結合”的初心和使命,以“科技引領,向‘質’而生”為主題,繼續開展“2025尋找新質生產力領跑者案例”調研行活動。
3月12日,調研組來到合肥市,分別走訪了“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安徽)有限公司、安徽應用數學中心、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中國環境谷”、科里科氣科創驛站—科學島站、合肥量盈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蜀山區科里科氣新智造產業園,詳細了解蜀山區的產業布局及新質生產力發展情況。
在合肥市政府,合肥市政府副市長、蜀山區區委書記王海霞,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陳飛,區政府副區長鄧九安,區委宣傳部副部長、文明辦主任薛凱,區工信局局長郭立海與中國工業報社代表進行深入交流。
科創走廊的核心地
2024年1—11月,蜀山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7.9%,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值同比增長8.3%。在規上工業戰新產業產值中,高端裝備制造業、節能環保產業以及生物產業三大產業占全區戰新產業總產值比重為84.4%,同比增長11.7%。全區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53.3%,占全區工業投資的比重達98.8%。近年來,蜀山區以“全域科創”、雙“谷”聯動(“科大硅谷”、“中國環境谷”)大力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培育先進制造業集群,新質生產力發展勢頭強勁,工業經濟持續向好。2023年,蜀山區獲評首批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城融合發展示范區。(長三角G60科創走廊包括上海、嘉興、杭州、金華、蘇州、湖州、宣城、蕪湖、合肥等9個城市,覆蓋面積約7.62萬平方公里,沿線城鎮化水平高、經濟活力足。)2024年,蜀山區累計培育國家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2家、省市級服務型制造示范平臺11家、新增國家級專精特新重點“小巨人”企業1家、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67家、省級創新型中小企業89家,34項產品被認定為“安徽省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安徽工業精品”。
產業集聚是驅動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的動力源泉。近年來,蜀山持續落實“抓工業投資、抓產業升級、發展新質生產力、推進新型工業化”發展目標,搶抓新興產業、未來產業新機遇,圍繞新能源、新材料、數字經濟等領域,加快布局一批產業項目,推動新質生產力在產業上“落地生根”。“雙招雙引”工作是蜀山區實現高質量發展重要抓手。2024年,蜀山區招引50億元以上項目1個、10億元以上項目7個、省外億元以上項目21個,10余個項目實現當年簽約和開工。
2024年1—11月,全區規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7.9%,規上工業戰略性新興產值同比增長8.3%。在規上工業戰新產業產值中,高端裝備制造業、節能環保產業以及生物產業三大產業占全區戰新產業總產值比重為84.4%,同比增長11.7%。全區工業技改投資同比增長53.3%,占全區工業投資的比重達98.8%。
座談會上,合肥市政府副市長、蜀山區區委書記王海霞介紹了蜀山區在科技創新、產業鏈布局等方面的優勢和進展。她同時還介紹了區委、區政府對科技產業的強有力支持,分享了蜀山區企業在工業軟件研發、環境治理等領域取得的亮眼成績。
聚焦城市發展經驗,“與科研院所緊密合作,推動科技成果地方轉化,通過干部掛職和建立合作伙伴機制促進創新。”王海霞表示。這也展現了蜀山區政府科技創新引領產業轉型的決心。
“中國工業報社作為國務院國資委旗下單位,致力于報道和推廣城市創新發展經驗,尤其關注綠色發展和新技術應用。”徐金寶表示。此外,雙方還表達了深化合作,共同推進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的意愿。
0到N的全方位賦能
“科大硅谷”服務公司致力于企業從0到N的發展模式,幫助企業解決找人、找錢、找場景三大難題。
在“科大硅谷”蜀山園硅谷大廈、“科大硅谷”服務公司董事長吳海龍以及蜀山科創集團就匯聚高端創新創業資源和促進科技經濟深度融合方面的主要做法和經驗與中國工業報社代表進行分享與深度交流。
吳海龍介紹,公司成立于2022年8月,旨在通過匯聚高端人才團隊和聚焦科技成果轉化,塑造合肥科創優勢,主要負責科技體制機制改革、高科技產業發展及公司治理升級等核心方向的研究工作,對科技創新、成果轉化、產業培育、科技金融、科創服務、創新生態建設等進行深度研究,形成前瞻性戰略洞察報告,為決策提供依據。
他們的主要工作是牽頭公司重點課題的研究和組織,協調內外部資源組建專項研究團隊,建立產學研用合作生態,推動研究成果向業務實踐轉化;開展海外高校、校友及企業等資源鏈接工作,搭建國際交流合作橋梁,為“科大硅谷”引入國際創新要素,同時配合省、市相關部門及公司開展海外出訪工作。
目前,平臺孵化了芯片領域的合肥乘翎微電子有限公司,公司專注于高性能電源管理芯片研發,創業初期獲得了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區三級政府基金支持,借助“科大硅谷”服務平臺公司的鏈接,完成了數千萬人民幣A輪融資,目前已完成創新性芯片設計20余顆,在芯片領域成果顯著;生物企業合肥神筆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儲能企業合肥國亨能源技術有限公司、以及自動駕駛企業安徽中科星馳自動駕駛技術有限公司,通過“科大硅谷”平臺的資源鏈接,其科研成果得以轉化為創新項目,并在合肥駱崗公園全空間無人體系應用示范項目中有所應用。
“‘科大硅谷’服務公司致力于企業從0到N的發展模式,幫助企業解決找人、找錢、找場景三大難題。”吳海龍表示。此外,他還分享了市場化運作在科技創新中的重要作用,以美國硅谷的成功經驗為參考,強調了科技、資本和傳播三者的結合。他特別指出:“品牌傳播中心作為一級業務部門的重要性,品牌就是生產力,通過營造創新創業氛圍和打造品牌力量來降低獲客成本和提升整體競爭力。還強調了通過科學可視化等方法,幫助科學家將研究成果轉化為易于理解和傳播的形式,以吸引更多的投資和關注。”
“科里科氣”的孵化器
科里科氣新智造產業園項目,打造“科大硅谷”科技創新孵化器,賦能科研成果轉化,助力蜀山區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
安徽應用數學中心(應用數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成立于2020年8月,由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牽頭,聯合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等單位共同建設。圍繞數字技術開展關鍵數學算法的攻關研究。它屬于跨學科交叉的新型產學研平臺,也是應用數學安徽省重點實驗室。“重點突破‘下一代科學計算與工業軟件內核’卡脖子技術,推動‘創新鏈、產業鏈、人才鏈、教育鏈’四鏈融合。”安徽應用數學中心產業生態部負責人葛長青介紹說。合肥人工智能與大數據研究院作為蜀山區與北京大數據研究院共建的新型研發機構,聚焦“人工智能+工業制造”,圍繞智能研發、智能設計、智能制造、智能管理四大板塊,在航空航天、汽車、高端裝備制造等產業領域全面發力,孵化了九韶智能、高斯智能等多家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推動我國高端制造業實現更高水平自主可控、走向世界領先水平。國產工業軟件突破方面,九韶內核AMCAX(九韶智能研發)是國際上極少數完全掌握CAD/CAE/CAM工業軟件底層內核技術的的國產幾何內核,打破了國外廠商的市場壟斷,實現從進口到自主研發的突破。AI監測方面,高斯智能是研發工業視覺檢測系統,服務汽車零部件、半導體制造,缺陷檢出率99.9%,替代進口設備成本降低60%。電網巡檢技術企業科威達,無人機圖像處理算法將巡檢效率提升4倍,覆蓋全國20%高壓電網,已形成“算法研發產品化行業落地”閉環。
2019年10月,“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環境產業合作示范園區”落戶蜀山,正式提出打造“中國環境谷”。講解員介紹,2023年,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環境研究院在此落戶,“雙院士”領銜、高端人才集結、1億元啟動資金......懷揣著滿腔熱血,全力攻克我國環境領域卡脖子的關鍵技術。同年,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基金(母基金規模120億元)正式落戶蜀山經開區,為“中國環境谷”崛起提供強勁動力。目前,“中國環境谷”已集聚陽光電源(零碳基地)、龍源電力、中貝新能源、湖南力合、藍盾光電等上市企業27家,擬上市企業4家,節能環保產業細分領域重點企業400余家,發布地方標準2項、團體標準31項,獲“國家工信部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等國家級榮譽3項,“全省首批省級新型儲能未來產業先導區”等省級榮譽6項。
科里科氣科創驛站-科學島站是由蜀山區政府、科學島控股、合肥市科創集團為科技成果轉化共建的啟動平臺,集成果展示、眾創空間、實驗室等功能于一體,是蜀山“全域科創”科學島走廊的“橋頭堡”。
據介紹,這里聚焦新環境、新健康、新智造,涵蓋大數據、人工智能、新能源等戰略新興領域。累計入駐團隊50余個、孵化企業46家。提供孵化空間(含實驗室、眾創空間、展示中心),為科研團隊和初創企業提供物理載體,推動中科院合肥物質研究院等院所科技成果的就地轉化與應用。整合政產學研資源,三方共建模式(政府+科研機構+市屬國企),打通科研端與產業端,鏈接政策、資金、技術、市場資源,加速技術從實驗室走向市場。通過蜀山區政府資源,為企業爭取稅收優惠、人才補貼等政策紅利。
期間,調研組一行在創驛站與合肥量盈安全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馮剛,就抗量子密碼領域的前瞻性布局以及技術突破和應用進行了深度交談。目前合肥量盈安全科技有限公司是以PQC抗量子密碼為基礎關鍵技術的密碼整體方案提供商,專注于抗量子密碼、高性能國密和數據安全領域,為政務、金融、醫療等領域提供新一代抗量子密碼安全解決方案。合肥量盈安全科技有限公司團隊首席專家來自中國工程院、國家實驗室(合肥),部分成員參與了相關密碼應用標準制定。馮剛表示,公司專注于應對量子計算對傳統密碼的威脅,技術布局具有前瞻性。
3月12日調研最后一站來到合肥市蜀山區科里科氣新智造產業園,這是蜀山區政府為拓寬就業渠道、開發就業崗位、促進和發展區域經濟而創建的再就業服務組織的一部分。蜀山區科里科氣新智造產業園前身是以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主的百幫產業園,于2002年8月成立。據介紹,由于園區位于片區產業核心區域,緊鄰科學家園,2023年規劃對百幫產業園進行改造提升——為科學島科創走廊產業先導工程——科里科氣新智造產業園項目,打造“科大硅谷”科技創新孵化器,賦能科研成果轉化,助力蜀山區科技創新與產業發展。規劃總建面約7.1萬㎡,項目于2023年7月開工建設,計劃2025年7月完工,已完成3家企進場裝修,預計本年10月入駐辦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