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8日,“第23屆北京國際熱處理展覽會”的新聞發布會如約線上直播,邀請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會長李新亞、秘書長呂東顯,愛協林熱處理系統(北京)有限公司CEO任維峰,天津市熱處理行業協會秘書長薛偉國,北京某汽車公司研發中心熱處理高級工程師孔德群五位嘉賓以同頻共振的形式向行業介紹了本屆展會的相關信息,并分享了展會的亮點和重要安排。
本次發布會由中國熱協孫超副秘書長主持,5位嘉賓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呈現給觀眾對“第23屆北京國際熱處理展覽會”更清晰的認知,并回答了來自中國工業報和《金屬加工》雜志社兩位記者的提問。
李新亞:熱處理行業發展向好,但面臨挑戰
十四五期間熱處理行業產業規模持續擴大,綜合實力進一步增強,截至2024年,我國熱處理行業年產值突破1500億元,規模以上企業數量超過3000家,從業人員超50萬人。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三大產業集聚區形成完整產業鏈,涌現出一批如江蘇豐東、廣東世創、亞捷科技等獲得國家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稱號的龍頭企業,以及北方華創、杭州金舟、恒進感應等多家先進工業母機裝備制造企業。行業平均設備數控化率提升至95%,真空熱處理、可控氣氛熱處理等先進技術普及率大幅提高。
十四五期間,熱處理關鍵技術取得突破性進展,我國自主研發的多項熱處理技術裝備,獲國家及省部級科技進步獎,標志著核心技術自主化邁出堅實一步,超低能耗智能熱處理裝備,單位能耗較傳統設備降低40%;航空航天用高溫合金構件的熱處理工藝控制精度達國際領先水平;人工智能驅動的工藝優化系統在汽車零部件等企業廣泛應用,良品率大幅提升。
“十四五”期間,政策紅利釋放,行業生態持續優化,國家十四五規劃將熱處理作為“工業強基工程”之一,“智能制造發展規劃”明確推動熱處理數字化車間建設為重點發展方向,地方政府配套出臺多項技改補貼、稅收優惠等政策,行業企業累計獲得專項扶持資金超20億元。
盡管如此,熱處理行業發展仍面臨三大關鍵挑戰:一是核心技術“卡脖子”問題尚未完全破解,高端熱處理裝備核心部件(如高精度傳感器、真空系統等)進口占比超30%,部分高端工藝軟件受制于國外授權限制,制約產業鏈安全;二是綠色轉型壓力加劇,“雙碳”目標下,熱處理作為高載能工序面臨嚴峻考驗,目前行業碳排放強度仍高于發達國家平均水平20%,中小企業環保改造資金缺口突出;三是人才結構性短缺制約高質量發展,兼具材料科學、工藝技術、智能控制的復合型人才缺口達40%,一線技能工人老齡化問題突出,行業人才吸引力亟待提升。
面向“十五五”和2035制造強國目標,中國熱處理行業將以“高端化、智能化、綠色化、國際化”為戰略方向,錨定“四化”戰略,打造全球標桿,重點實施技術創新攻堅、數字智能賦能、綠色低碳轉型計劃,深化“一帶一路”國際產能合作,支持企業海外建廠;助推全球熱處理技術互動,構建開放創新生態圈,推動全球合作共贏。
即將召開的第23屆北京國際熱處理展覽會,依然是亞洲最大的行業展會,就是匯聚全球智慧、共創行業未來的重要舉措。本屆展覽會以“智能·綠色·共贏”為主題,展會規模再創新高,多項熱處理新技術、新裝備首次亮相;同期活動豐富多彩,產學研用深度融合:設置“熱處理創新發展論壇”、“航空航天熱處理論壇”、“先進熱處理技術裝備推介會”等多場活動,搭建展覽展示和深入交流平臺,推動技術創新、推廣先進適用技術。
呂東顯:本屆展會活動精彩、亮點突出
第23屆北京國際熱處理展覽會是經商務部批準、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主辦、我國唯一的國際性熱處理專業展會,展會規模11000平米,是目前亞洲最大,全球第二的熱處理專業展覽會。2024年12月,在2024中國會展品牌發展大會上,北京國際熱處理展覽會獲評“2024年度中國會展品牌展會”。第23屆北京國際熱處理展覽會將于4月27-29日,在北京國家會議中心隆重舉辦。截止目前展位即將售罄,超過200個行業相關品牌參展。
本次展會有以下三個亮點:
一是參展品牌眾多,可控氣氛熱處理裝備及生產線方面,參展商匯集了包括江蘇豐東、愛協林、唐山亞捷等數十家國內外知名品牌參展。真空熱處理設備及真空獲得設備方面:北京機電所、ECM、埃地沃茲等數十家品牌為我們帶來最新的技術和裝備。感應加熱設備領域,易孚迪、艾瑪應泰、十堰恒進眾多等展商也會帶來最新的感應熱處理解決方案。淬火介質是熱處理工藝環節中最重要的工藝材料,南京科潤、德潤寶、物得寶爾等多家展商也將在展會期間為我們展出最新成果。此外以科能亞太、駿騰方湖、福愛爾等熱處理工裝企業,馬拉松、施耐德、武漢華敏等熱處理控制及自動化企業,以海斯特等熱處理生產管理系統服務商,以金科興業、博斯德等熱處理環保裝備和系統的服務商為大家帶來環保解決方案。
二是配套活動豐富多彩,展會同期中國熱協將組織召開中國熱處理行業協會九屆七次理事會議暨第九次常務理事會議、地方熱處理行業組織負責人會議、第三屆中國熱處理行業創新發展論壇,航空航天、汽車鋼/鋁合金、綠色低碳分論壇等多場會議交流活動,圍繞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交流研討,培育和發展熱處理新質生產力。展會期間還將舉行熱處理行業高質量發展選樹活動授牌活動,按照《進一步提高產品、工程和服務質量行動方案》實施要求,對遴選出來的熱處理行業質量誠信企業、熱處理行業優質品牌、熱處理行業質量品牌領軍人物、熱處理行業優秀質量品牌工作者和熱處理行業優秀工匠等先進企業和個人給予表彰,旨在提高熱處理工藝裝備水平和服務質量,培育熱處理行業優質品牌,弘揚企業家精神和工匠精神,加強行業自律,營造重質量創品牌的行業氛圍,推動熱處理行業高質量發展。本次展會期間還將舉辦國際買家團貿易對接會,幫助行業企業了解國際需求,推動產品走出國門,開拓國際市場。
三是精心組織產業鏈上下游專業參觀團,增強展會互動效果,本次展會中國熱協各分支機構將分別組織汽車鋼、鋁合金、工程機械、軸承、工模具等專業參觀團;各地方行業組織和在京兵工、航空航天、船舶、汽車等各大集團,也將組織地方參觀團和行業企業參觀團到會參觀交流。
任維峰:展會平臺雙向受益,愛協林有驚喜
任總簡述了愛協林集團有150多年歷史及現在整個集團的發展規劃,愛協林中國今年迎來40周年,并喬遷至新的總部。以此為契機,集團創建中國區總部,立足中國,立足北京,發展新產品、新市場,新業務模式。本屆展覽會愛協林產品定位節能環保、綠色智能,將展示愛協林真空爐發展情況,同時熱處理行業碳排放軟件已上線。任總認為,愛協林在中國熱協這個大平臺上通過北京國際熱處理展覽會、會議、技術交流等方式進一步鞏固和擴大愛協林知名度;通過平臺、協會的工作幫助愛協林更好、更快地融入國內市場,更深入參與到中國產業升級,也更好了解本地客戶需求和政府政策指導方向,使愛協林在中國市場發展更穩健長久;借助中國熱協的平臺,也反向影響愛協林集團在技術、市場發展等方面的決策。
薛偉國:天津展團和參觀團規模將擴大
自2022年起,天津熱協連續三年組團參展和參觀,先后組織了近百家會員企業積極參加由中國熱協舉辦的北京國際熱處理展覽會。
本次展會天津熱協繼續組織天津熱協裝備和材料會員企業參展,展團面積較上屆增加了12%,包含熱處理裝備、工藝材料、環保設備、商業熱處理以及檢測服務等。通過組團參加熱處理展,能夠提升天津熱處理裝備在整個行業的顯示度,將好的產品,新的技術在這個行業大平臺上進行展示,企業借此機會不僅提高企業知名度,還能夠直接面對行業用戶,深入了解市場需求,拓展業務領域。通過統計前幾屆展會的參展反饋,每次都有參展企業直接在展會上獲取訂單的合作。
天津熱協除了組織參展團外,每屆展會都會組織會員單位組成熱處理參觀團來參觀展會。展覽會不光是一個展銷的平臺,而且是一個了解行業最新信息,最新技術、最新裝備的平臺。全國200多家熱處理品牌聚集在一起,是非常難得機會,所以我們組織和鼓勵會員單位安排相關人員來參觀展會,通過展會上和展商們的交流,了解到更多裝備發展信息,通過參加展會期間的行業論壇,對最新技術的發展有了更深的了解。幾年下來,從展會中獲取的信息,為企業技術創新和升級改造提供了有利支撐,提升了企業的競爭力,也推動了天津熱處理高質量發展。
孔德群:汽車行業對熱處理需求有新挑戰
近年來,新能源汽車異軍突起,傳統燃油汽車也在持續升級;汽車行業蓬勃發展,對熱處理裝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能源汽車領域,電池、電機關鍵零部件的制造,每一個環節都需要高精度、智能化的熱處理裝備來保障工藝的精準實施。在傳統燃油汽車方面,為滿足日益嚴苛的排放標準,發動機零部件的性能需要不斷提升,從而對熱處理裝備的高效性、可靠性,提出了新的挑戰。
根據中熱協之前公布的數據,一輛乘用車,需要熱處理的零部件,主要在車架、發動機、傳動系統、制動系統、轉向系統、行走系統等,約占汽車重量的60%左右。新能源汽車零部件也需熱處理,但相對少一些,約占汽車重量的40%左右。汽車行業的發展就像一場永不停歇的馬拉松,熱處理裝備則是助力其不斷突破極限的跑鞋,需求日益增長,也日益嚴苛。
在這樣的行業背景下,第23屆北京國際熱處理展覽會,意義非凡。同期將舉辦,多場航空航天、汽車等行業熱處理論壇,為我們搭建了一座技術交流的橋梁。“獨學而無友,則孤陋而寡聞。”在這里,我們有機會了解,國內外熱處理技術及裝備的前沿發展,也有機會聆聽行業專家的最新研究成果。正火、退火、淬火、回火,汽車熱處理行業一片紅火。油車、混動、增程、電車,祝福中國汽車工業一路奔馳!“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第23屆北京國際熱處理展覽會,是我們攜手共進、探索未來的新起點,讓我們把握這一契機,共同推動熱處理技術與裝備的創新發展,為汽車行業乃至更多領域的進步,貢獻一份力量!
現場提問
金屬加工記者:請問呂東顯秘書長,剛才您談到此次展會同期,將舉辦第三屆熱處理行業創新發展論壇和組織專業觀眾觀展交流,請您介紹一下這對本屆展會和行業有什么促進作用?
呂東顯:科技創新是提升我國制造業水平的基礎和關鍵,熱處理是制造業的“隱形冠軍”,在產業鏈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作為材料性能的“基因改造者”,其技術創新升級直接影響產品的壽命與成本,例如,風電軸承經深層滲碳處理可使壽命提升3倍,新能源汽車通過鋁合金固溶處理實現車身減重30%,助力能效突破。熱處理更是智能制造的核心接口,某企業通過工藝數字化將產品一致性從92%提升至99%,推動產業鏈協同升級。
召開創新發展論壇、組織專業觀眾到會觀展交流,也是希望在這個專業展會平臺,供需雙方能夠面對面交流,實現高效的技術融合與供需對接,打造全方位交流展示平臺,推動制造也協同創新,加速產學研轉化,為供需雙方提供一站式服務。
中國工業報記者:請問孔德群工程師,汽車行業發展迅速,對于熱處理的要求也在不斷提高,您期待在本次展會上看到哪些新的技術和裝備?
孔德群:從汽車用戶的角度出發,我對以下兩個方面更為期待:
首先,是期望在本次展會上看到,更多的先進節能的低碳化熱處理技術與裝備。在當前汽車行業迅猛發展的大背景下,碳排放早已成為全球關注的焦點。熱處理技術與裝備的革新,對實現汽車產業的低碳化轉型,具有重大的戰略意義。
其次,是體現新質生產力的智能化熱處理技術與裝備。比如人工智能、大數據等前沿技術在熱處理領域的創新應用,利用智能化控制系統,依據汽車零部件的材質、形狀等精準調控熱處理參數,實現熱處理生產的全過程監控與智能優化,穩定產品質量,為汽車產業的綠色發展,注入新的動力。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