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新”而行、以“質”致遠。在剛剛過去的2024年,安徽經濟總量站上5萬億元臺階,新產業占比超40%,新質生產力成為增長主引擎。
“人生能有幾回搏”,從傳統農業大省到新興工業大省、制造強省,安徽用轉型之路生動印證了“創新是引領發展的第一動力”。
為了探訪安徽省新質生產力的生動實踐和寶貴經驗,讓更多的創新企業、領跑者企業被發現、被看見。3月13日上午,中國工業報社黨委書記、社長徐金寶親自帶隊,中國工業報社“2025尋找新質生產力領跑者案例”采訪調研組一行來到了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工信廳黨組成員、副廳長姚凱熱情接待了調研組一行,座談安徽工業經濟和新質生產力發展情況。
姚凱介紹了安徽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總體情況。2024年,“安徽制造”的辨識度、顯示度、美譽度日益提升。工業增速穩居全國前列。2014-2024年,安徽省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8.3%,居全國第3位,長三角第1位。總量實現大幅躍升,安徽省規上工業營收由2014年的3.7萬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5.5萬億元。新興動能持續壯大,2014-2024年,安徽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年均增速約為規上工業增速的2倍,占規上工業產值比重由22.5%提高到43.6%。發展效益顯著提升,其中,世界“燈塔工廠”數從1家增加到5家,居全國第4位;2024年工信部首次發布的制造業數字化轉型典型案例中,安徽省5個案例入選,數量居全國第1位。特色優勢更加鮮明,一批先進制造業聚鏈成群、集群成勢。到2024年底,安徽省汽車產量達357萬輛,占全國比重超1/9;光伏玻璃產量占全國1/2以上;工業機器人產量居全國第3位。市場主體梯次前行,2014-2024年,安徽省規上工業企業由16372戶增加到24056戶,居全國第6位;省級專精特新企業由400戶增加到7599戶;A股主板上市公司由80戶增加到184戶,居全國第7位。
姚凱介紹,2025年,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將扎實推進助企解難、動能培育、要素對接、政策落地、提質增效“五大行動”,深化鏈群融合,加強優質企業培育,強化科產協同,深化實數融合,擴大工業有效投資,推動制造業綠色低碳發展,塑造工業發展新動能新優勢。
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綜合處、規劃處、技改處、科技處、中小局、博覽局、省工信院、安徽經濟報等有關負責人,中國工業報社中工智庫安徽中心有關負責人,分別介紹了安徽工業高質量發展的有關情況。
徐金寶代表中國工業報社感謝安徽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的熱情接待和長期以來對中國工業報社工作的大力支持。徐金寶表示,調研組一行將通過近一周的深入探訪,力爭解析安徽著力培育科創新動能、實現工業規模質量結構三躍升的成功密碼,共同為安徽省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好宣傳和服務工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