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皮冬瓜一年兩熟,上一季的冬瓜個頭大、產量高。一畝約有2萬斤,按每斤0.6元算,大概能收入1.2萬元左右。我現在種有10畝,已經連續種了三年,每年收成都不錯。”廣西藤縣新慶鎮建新村黑皮冬瓜種植戶朱庭運高興地說道。
(圖為廣西藤縣新慶鎮建新村冬瓜種植基地)
時下,正值瓜苗移栽的黃金時節。在新慶鎮建新村黑皮冬瓜種植基地,村民們正忙碌著,緊鑼密鼓開展移栽苗工作,力求在冬瓜早市搶占先機,為頭季豐收打下基礎。
“我之前是在廣東打工,后面為了照顧家庭,也看到冬瓜種植的前景,所以選擇回家鄉發展。”朱庭運談及種植情況,眼中滿是自信。自投身冬瓜種植行業,朱庭運種瓜不僅經驗豐富、效益好,還帶動不少鄉親就業增收。
現年47歲的村民黃大姐一邊忙著手上的活兒,一邊介紹:“在這里干移栽瓜苗、澆水采摘的活兒,每天收入都有100元,我家就在旁邊,開銷小,掙的錢都能攢下來。”據悉,該種植基地常年用工10人,都是周邊的村民。
(圖為廣西藤縣新慶鎮建新村村民移苗栽苗)
“預計今年7月初,頭季冬瓜就能搶‘鮮’上市,后續還有二季,采摘下來的瓜能存放一個月左右,每年有老板直接到地里收購,然后銷往全國各地。”朱庭運笑著說,冬瓜早點上市,價格就會高一些。預計今年總收入有望突破20萬元。
據了解,藤縣新慶鎮依托轄區特色農業產業規模化經營示范帶動效應,先后引進黑皮冬瓜種植、四季蜜龍眼、紅香柚、澳洲堅果等多個特色產業項目。當地村民通過流轉土地收“租金”,在基地打工掙“薪金”的方式,逐步形成農業增效、農民增收促進產業振興的新格局。目前,新慶鎮種植黑皮冬瓜200多畝,產值約300多萬元。
“建新村已成為遠近聞名的‘一村多品’現代特色瓜果種植專業村,黑皮冬瓜、四季蜜龍眼、紅香柚等種植產業也成為村民增收致富的產業。”新慶鎮黨委書記陳東斌說,該鎮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大力發展村級集體經濟,充分利用農業基地優勢,通過“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發展模式,持續培育“一村一品”“一村多品”特色產業,鼓勵和引導村民返鄉發展種養殖產業,現全鎮成立種養植專業合作社59個、家庭農場32家,帶動1500多名村民聚集到產業發展中,為鄉村振興奠定了堅實基礎。(陸曉曉文/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