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9日,春風和煦,萬物生發。河南省南召縣馬市坪鄉西大莊小學組織勞動社團成員學生在勞動教育實踐基地百草園開展勞動教育實踐課——移栽蒲公英、大蔥等。師生們在春日暖陽下攜手勞作,將勞動實踐與德育教育深度融合,為孩子們的成長播撒希望的種子。
活動現場,輔導員帶領學生分工協作,從挖穴、培土到栽種、澆水,細致講解蒲公英和大蔥的種植技巧,并同步普及蒲公英其藥用價值和生態功能。“蒲公英不僅是野菜,更是中藥材,能清熱解毒、消炎健胃。它的根系還能改善土壤結構,保護生態環境。”輔導員的講解讓學生們對一株株平凡的植物肅然起敬。
勞動間隙,班主任以蒲公英為話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蒲公英不畏貧瘠,在石縫、墻角都能生長;它的種子隨風遠行,落地即扎根。”學生們踴躍發言,提煉出蒲公英“堅韌、奉獻、傳播希望......”的品質。班主任囑托大家要像蒲公英一樣,無論未來身處何方,都能腳踏實地、向陽生長,成為對社會有用的人。這番話語引發學生深思,四年級學生陳嫣然表示:“我要學習蒲公英的堅韌,不怕困難,努力成長,將來回報家鄉!”
作為鄉村學校勞動教育的重要載體,該校的勞動基地已成為學生感知自然、錘煉品格的重要實踐課堂。校長陳東介紹,為了深入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全面加強新時代大中小學勞動教育的意見》、《河南省鄉村學校“綠色點亮生活,健康護佑生命”主題實踐活動實施方案》的精神,近年來該校在教育局、中心校的指導下,把課后服務與勞動教育相結合,以“勞動+”的模式開展特色課程,融合語文、數學、英語、生物、科學、思政等課程,既提升了學生綜合實踐能力,更傳遞鄉土情懷與責任擔當。蒲公英的生命力與育人理念高度契合,學校希望通過這樣的活動,讓鄉村孩子從小樹立‘向下扎根、向上生長’的信念。
本次活動,師生共移栽蒲公英苗、大蔥600余株。充滿希望的勞動基地里,新苗與少年的身影相映成趣,承載著質樸而遠大的成長愿景。未來,學校將持續深化勞動教育內涵,讓更多“蒲公英”的種子在孩子們心中生根發芽。(陳東文/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