積極踐行綠色低碳發展,產品數字護照(DPP)為實現“雙碳”目標貢獻新力量
2025年3月12日,第47個植樹節如期而至。這一天,全國各地再次掀起植樹造林的熱潮,從城市公園到鄉村山林,從企業園區到社區綠地,綠色行動無處不在。植樹節不僅是對綠色生態的慶祝,更是對環境保護、生態平衡的堅定承諾。植樹造林通過增加綠色植被覆蓋,提高碳匯能力,為碳中和目標的實現提供了自然解決方案。
然而,植樹造林只是綠色低碳發展的一部分。工業領域作為碳排放的主要來源,亟需通過技術創新實現減排。在這一背景下,工業互聯網及其關鍵技術產品數字護照(DigitalProductsPassport,DPP)的應用,為實現“雙碳”目標提供了新的視角和路徑。
面向全球數綠協同發展趨勢,產品數字護照(DPP)技術體系建設初顯成效
產品數字護照(DPP)的本質是一組特定于產品的、可通過數據載體進行電子訪問的數據集,具有唯一標識性、數據集成性、可互操作性,用于在貿易和流通中證明產品的產地、身份、性能及可持續水平。在工業互聯網框架下,產品數字護照(DPP)的應用可以進一步拓展至“雙碳”目標的實現過程中。例如,通過DPP記錄和分析工業產品的能耗數據,企業可以更加精準地掌握生產過程中的碳排放情況,從而制定更加有效的節能減排措施。同時,DPP還可以促進工業產品的循環利用和回收再利用,減少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
當前,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中國信通院”)正攜手眾多行業領軍企業、標準化機構、科研機構及政府部門,加速推進產品數字護照體系的研究與探索進程,旨在協同構建自主體系。
在技術研究層面,中國信通院聯合中國紡織工業聯合會、冶金工業規劃研究院共同發布了《產品數字護照(DPP)技術發展報告(2023年)》。該報告不僅詳細闡述了我國產品數字護照的實施要求、流程及關鍵技術,還深入探討了電池、紡織品、鋼鐵等重點行業應用該體系的潛力。
在產業共識層面,中國信通院聚焦于電池、紡織、鋼鐵三大領域,已與相關行業的領軍企業及組織建立起開放合作、互利共贏的交流協作機制。各方正積極探討產品數字護照的實施策略與技術標準,并通過舉辦專題研討會、技術沙龍等活動,不斷深化彼此間的交流與合作,共同推動產業進步。
在國際合作層面,中國信通院已與國際機構圍繞透明可持續供應鏈及產品數字護照政策、解決方案等領域,建立了長期穩定的聯合工作機制。同時,中國信通院還在ISO(國際標準化組織)、IEC(國際電工委員會)、ITU(國際電信聯盟)等國際標準化技術組織中,積極開展產品數字護照標準的研究與布局工作,為提升我國在全球數字經濟領域的影響力貢獻力量。
覆蓋碳數據全生命周期管理,構建自主可控、多方協作的電池數字護照體系
2024年,產品數字護照關鍵技術研究和體系設計已取得初步成效。中國信通院支撐江蘇省南京市,在江蘇國際數據港落地全國首個電池產品數字護照注冊管理中心,形成了基于標識解析和數字身份技術底座實現電池產品數字護照的生成和管理能力。同時,聯合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率先組織開展先行先試,形成國內首個打通建模、采集、標識,以及注冊、存儲、核驗、應用等7大過程的電池產品數字護照。
電池生產過程
展望未來,產品數字護照是一項綜合性的系統工程,交織著政策、技術、產業、應用多重因素,需要匯聚政、產、學、研用等多方力量,中國信通院愿與社會各界同仁群策群力,攜手構建廣闊的產業生態。隨著產品數字護照(DPP)體系的不斷完善和廣泛應用,中國也將在綠色低碳發展的道路上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