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第二十屆ALE論壇(汽車燈具產業發展技術論壇)盛大開幕。作為全球汽車燈具行業的“風向標”,本屆論壇以“AI智光,車燈新智界”為主題,吸引數百家車企、供應商及技術專家共探智能車燈發展新路徑。在主論壇上,華為智能車燈模組產品規劃總監王帆發表《智能車燈用戶價值與融合創新》主題演講,系統闡述了華為在智能車燈領域的技術突破與用戶價值。
華為智能車燈模組產品規劃總監王帆在智能車燈論壇上發表演講
“全民智駕”時代:車燈智能化加速的底層邏輯
王帆指出,隨著智能駕駛技術從L2+向L3級快速演進,車燈的角色已從基礎照明工具升級為“智能交互終端”。激光雷達、4D毫米波雷達等感知技術的普及,以及端到端大模型的引入,推動車燈向像素化、智能化方向發展。他強調,車燈智能化需圍繞兩大核心展開:用戶價值的深度挖掘與技術創新的持續突破。
華為的實踐表明,智能車燈不僅是安全配置,更是整車競爭力的關鍵賣點。以問界M9為例,其搭載的HUAWEIXPIXEL智能車燈模組在上市前便登上媒體熱點榜TOP1,用戶使用頻率持續攀升。隨著基于整車融合創新的功能場景逐步上市,智能車燈的價值也在逐步被用戶認可。王帆表示智能車燈的用戶價值在安全、交互與娛樂層面有三重革新。
智慧照明:從傳統照明到自主照明
華為智能照明光毯技術通過動態算法實現“車道貼合”與“抖動抑制”,使地面障礙物識別距離提升60%,坑洼路面識別距離提升55%。結合高精ADB(自適應遠光燈)技術,可精準遮蔽對向車輛光源,同時保持遠光覆蓋范圍,實現“亮暗有數,雙向安全”。
數據來源于華為車載光Lab,基于某車型傳統照明對比
智能交互:車燈成為“會說話”的智能終端
在智能交互領域,華為提出“車燈即語言”的理念。通過示寬光毯、禮讓行人燈語功能,車燈可清晰傳遞駕駛意圖,提升通行效率。例如,在窄道場景中,光毯與車身等寬的設計能輔助駕駛員預判通過性;在禮讓行人時,動態投影可傳遞友好信號,減少人車沖突。王帆預測,隨著L3級自動駕駛商用元年的到來,車燈交互將承擔更多“自主決策表達”功能,如自主會車、自主避讓行人等。
數據來源于華為JDC智能車燈市場調研,數據經過匿名化處理分析
智享娛樂:打破座艙邊界,打造戶外娛樂空間
華為將車燈與座艙娛樂系統深度融合,推出超近場迎賓投影、體感游戲等創新應用。問界M9的“車燈體感游戲”上線3天使用超15萬次,用戶可通過車身攝像頭捕捉動作,在停車場實現“戶外大屏游戲”。這一功能背后,是光學體驗設計、投影算法實現、融合感知人體姿態識別、智能座艙聲光電配合等多領域技術的協同創新。
數據來源于xx車型統計,數據經過匿名化處理分析
智能車燈正從“功能部件”向“價值載體”轉型。華為將以安全為基、交互為橋、娛樂為翼,持續探索車燈與自動駕駛、智慧城市的深度融合。隨著2025年L3級智駕商用落地,華為愿與行業伙伴攜手,推動車燈成為“人-車-環境”和諧共生的關鍵紐帶,共同邁向更安全、更愉悅的智能出行時代。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