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記者 祁曉玲
3月29日,在2025年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理事長陳清泰指出,當前全球汽車產業正處于深度變革與格局重塑的關鍵時期,電動化與智能化已成為推動產業發展的兩大核心驅動力。
電動化成果顯著,持續鞏固領先優勢
陳清泰回顧了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歷程,強調中國通過提前布局國家戰略和精準施策,在汽車產業電動化轉型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2024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量突破千萬輛大關,標志著產業已進入市場化驅動的穩定發展階段。他認為,這一成就是中國科技與制造業水平躍升的重要體現。為進一步鞏固電動化領域的領先優勢,陳清泰提出五大關鍵舉措:堅持國家戰略引領,強化頂層設計,穩定產業發展預期;突出科技創新核心地位,重點突破全固態電池等關鍵技術;健全產業服務體系,完善充電網絡、金融保險、電池回收等配套環節;推動新能源汽車與清潔能源協同發展,充分發揮減碳效益;構建全球化服務體系,統籌“引進來”與“走出去”戰略。
智能化轉型加速,跨界融合勢在必行
展望汽車產業下半場時,陳清泰特別強調智能化轉型的重要性。他指出,隨著AI大模型等前沿技術的快速滲透,汽車產業正經歷著深刻的重構過程。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中國L2級以上智能駕駛新車滲透率已超過55%,他認為,未來幾年,新售出的乘用車中基礎智能化功能有望全面普及。面對這一趨勢,陳清泰表示:“在如此復雜的技術變革面前,單打獨斗已難以應對挑戰,跨界融合與協同創新才是制勝之道。”他觀察到,全球產業界正加速布局智能駕駛和智能座艙等關鍵技術領域,競爭焦點已明顯向智能化方向轉移。
為推動智能化發展,陳清泰提出三大建議:
1.完善制度設計,加快高級別自動駕駛相關法規標準制定;
2.打破行業壁壘,構建跨界協同的創新生態系統;
3.突破“卡脖子”技術,重點攻關芯片、操作系統等核心領域。
陳清泰強調,中國汽車產業要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堅持“兩條腿走路”:一方面要夯實電動化先發優勢;另一方面要加速智能化轉型步伐。他特別指出,在AI技術重構汽車產業的大背景下,唯有通過跨界融合與協同創新,才能在全球產業變革中保持競爭優勢。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