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工業報 耿鵬飛
在當今汽車行業深度變革的時代,數字化轉型已成為車企突破發展瓶頸、贏得市場競爭的關鍵路徑。
3月20日,在華為中國合作伙伴大會2025期間的舉辦的擁抱汽車新“四化”把握行業新機會分論壇上,能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能科科技”)售前及產品應用中心總經理張棟帶來《攜手華為打造車企數字化研發新動能》的主題演講,詳細闡述了能科科技與華為堅持構建“以客戶為中心”的“伙伴+華為”體系,服務車企數字化轉型的邏輯變遷。
工業數字化深耕,筑牢合作根基
作為工業數字化領域的先行者,能科科技自2006年成立以來,始終以“全流程數字孿生技術”為核心引擎,構建起覆蓋軟件服務、華為云平臺及工業工程的全棧能力。2016年登陸創業板后,其業務版圖加速擴張,深度賦能央企重工、半導體電子、汽車及軌道交通等關鍵領域,成為工業數字化轉型的標桿服務商。
華為云以鯤鵬、昇騰構筑的算力基石,以及CraftArts、CodeArts、ModelArts等基礎服務,與華為的強強聯合,為能科科技提供了“AI+設計”、“AI+制造”、“AI+運維”的超級底座。
雙方的合作絕非簡單的技術疊加,而是深度融合的生態共創。例如,基于華為CodeArts的敏捷開發能力,能科科技為汽車行業打造了從需求定義到驗證的一體化軟件解決方案;借助ModelArts與盤古大模型的AI勢能,雙方在智能工藝優化、供應鏈風險預測、AI質檢等場景中開辟新戰場。
這種“華為硬核技術+能科行業縱深”的協同模式,正重新定義工業數字化的邊界。從華為云架構到AI驅動的業務閉環,雙方以技術共生推動生態共榮,全面加速車企乃至整個制造業的數字化轉型。
車企變革潮起,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當前汽車行業正經歷著前所未有的變革。
2024年7月,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首次月度突破50%大關,達到51.1%。隨后的8月,根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分會的統計,新能源車零售滲透率達到了53.9%。9月、10月、11月的滲透率雖有輕微波動,但也依然維持在50%以上。“預計2030年將攀升至90%,賣10臺車有9輛是新能源汽車。這一趨勢促使車企從傳統的模仿研發轉向正向研發,對產品數字化研發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張棟表示。
在張棟看來,產品復雜度的提升是車企面臨的一大難題。為滿足消費者日益多樣化的需求,汽車在設計時需要考慮更多因素,如電機性能、電池續航、底盤舒適性、車輛造型等。同時,智能化功能的增加,使得軟件在汽車中的比重不斷上升,這對軟件的質量、安全性和智能駕駛功能的可靠性提出了嚴苛標準。“例如,智能汽車的自動駕駛系統需要處理海量數據,并做出精準決策,任何微小的軟件缺陷都可能引發嚴重后果。”張棟說道。
快速響應市場變化成為車企生存的關鍵。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車企不僅要面對國內同行的競爭,還要應對海外品牌的挑戰。“內卷”現象促使車企不斷推陳出新,加快新車型的研發速度。然而,研發周期的縮短與產品復雜度的提升相互矛盾,給車企帶來巨大壓力。
“面對這些挑戰,數字化轉型成為車企的必然選擇。通過數字化手段,車企可以實現研發流程的優化、數據模型的高效管理和跨部門的協同合作,從而提高研發效率、降低成本、加速創新,提升企業競爭力。這也為能科與華為的合作提供了廣闊的市場空間和發展機遇。”張棟表示。
攜手賦能制造業,打造數字新生態
在此背景下,能科科技與華為攜手,能做什么,又是怎樣做的?
“能科科技全力推進與華為的合作,在支撐車企數字化轉型過程中,華為云如工具鏈等是我們合作的重頭戲。”張棟說道,我們正構建面向整車研發的數字主線,貫穿全流程。在車輛早期方案定義時,精準明確車輛整體指標需求,把客戶需求轉化為車的需求,再細化到車身、造型、動力總成等分系統。此后,在詳細設計、試驗、采購、工藝、制造等業務環節統一規劃,全面提升整車的數字化研發效率和質量。
“我們的目的只有一個,就是為整車研發業務全力賦能,讓研發工作高效推進。”張棟表示。
據介紹,能科科技與華為聯合打造基于華為云的能科“樂系列”解決方案,為整車研發提供一站式作業平臺。該平臺整合了樂研、樂造、樂數等多個組合產品,涵蓋從需求分析、產品設計、工藝規劃到生產制造、數據管理的全流程。
“基于華為云之上的組件,能科科技讓客戶更好開發各個業務系統。通過AI方式把業務場景、業務活動、數據模型挖掘出來,用大模型做到核心業務點和業務活動的提質增效。”張棟表示,這是我們共同為制造業數字化賦能的過程。
張棟強調,數據賦能是能科科技的核心亮點之一。通過多源異構數據整合,將來自不同系統、不同格式的數據進行融合處理,形成統一的數據視圖。利用智能標簽、算法模型和多維模型等技術,實現數據的深度分析和應用。例如,在研發領域,通過對多領域的模型進行深度分析,智能推薦研發的數字模型,提高研發效率;在采購領域,通過分析供應商關聯關系,預測供應風險,提前制定應對策略;在銷售領域,通過對客戶數據的分析,實現精準營銷,提高客戶滿意度。
目前,能科科技與華為的合作,已在多個車企項目中成功落地。在某大型車企的一站式作業平臺項目中,實現了造型和車身設計環節的數字化協同研發,縮短了研發周期,提高了設計質量。后期,該平臺還將進一步拓展到動力總成、智能網聯等研發設計領域。“最終目標要實現整車設計、功能軟件、仿真試驗,包括樣車實驗完整的模型打通,打造成全域數字模型協同研發體系。”張棟表示。
AI重塑研發,激發新動能
談及當下火爆的AI。張棟談到,華為提供了大模型、工具和整合算力平臺,讓我們看了一些機會。從數據、模型開發,到AIAgent,最終目標實現面向于研發的或者制造的各個業務場景應用。
例如,在CAD設計中,AIAgent能夠幫助工程師快速統計模型零件數量、查詢設計標準文件、檢索相似三維模型、圖紙質量智能審閱等,大大提高設計效率。在工藝環節,AI+工藝解決方案實現了工藝審查、工藝路線規劃、供應商能力選型等工作的智能化。
張棟說道:“新一代車企數字化研發新動能,包括提升研發效能、加速創新、提升競爭力。一是實現業務閉環,可追溯、可復用、可伸縮;二是通過數字主線打通多域數字模型;三是數據使能,通過數據結合各種算法、方式、AI大模型,使得業務提升效能。”
能科科技與華為在車企數字化研發領域的合作,為行業提供了創新的解決方案和成功范例。隨著汽車行業新“四化”(電動化、網聯化、智能化、共享化)的深入發展,相信能科科技與華為將繼續攜手前行,不斷探索創新,為車企數字化轉型注入源源不斷的新動能。
請輸入驗證碼